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一节 农业单位
第二章 基层单位第一节 农业单位 生产队 第一生产队,位于场部地区所在地叶家窝棚屯。1986年1 月至1995年12月,为第一生产队。1996年1 月至2000年12月,重新排序后仍为第一生产队。总户数139 户,总人口458 人,其中职工133 人。耕地面积8235亩,拖拉机、联合收割...
第二节 工业单位
第二节 工业单位 乳品一厂 乳品厂于1987年12月26日建成投产,设计生产能力为日处理鲜奶20吨。1992年5 月1 日,二期工程竣工投产,可日处理鲜奶40吨,生产能力提高1 倍。1993年9 月,农场租赁德都县乳品厂,成立红光农场乳品二厂,乳品厂更名为乳品一厂。从1997年3 月11...
第三节 流通企业
第三节 流通企业 商店 1986年1 月至1987年12月,为农场统一经营,任命主任和书记。单独核算,自负盈亏,以商养商。1988年1 月至1993年1 月,经理牵头,实行集体租赁经营。1993年2 月至1996年4 月,实行委托经营。由农场任命经理和书记,商店内部实行柜台租赁。1994...
第四节 事业单位
第四节 事业单位 场直中学 1986年1 月至1991年2 月,为农场第一中学。1991年3 月10日,第二中学合并到第一中学,成立场直中学。共有18个教学班,教职员工75人,学生876 名。校舍面积3002平方米。1992年10月,中学教学楼建成,面积为3067平方米,投资140.26...
第一节 地方驻场单位
第三章 驻场单位第一节 地方驻场单位 银行 1986年1 月至1990年2 月,为省农业银行海伦县支行红光农场办事处。1990年3 月至2000年12月,为省农业银行海伦市支行红光农场办事处。 1992年10月末,投资28.07 万元建成412 平方米的砖混结构二层楼,11月上旬迁...
第二节 垦区驻场单位
第二节 垦区驻场单位 加油站 始建于1985年4 月,同年10月正式启用。1986年1 月至1998年10月,为农场物资科加油站。1998年11月至2000年12月,为黑龙江省农垦石油总公司驻红光农场石油燃料供应站。2000年,加油站有职工11人,有房舍面积144.25平方米,砖围墙22...
编下序
第二编 改革编下序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国营农场,应继续进行改革,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办好家庭农场”和农牧渔业部关于“必须在普遍推行职工家庭农场的基础上,实行企业的全面改革”的精神,按照省国营农场工会会议精神和农场总局、管局的部署,农场以兴办家庭农场为突破口,对农业、工商运建服企业、农场机关等进...
第一章 农业经济体制改革
第一章 农业经济体制改革 农业改革就是农业经营体制的改革。打破了过去由农场统一管理经营土地的旧体制,实行了“大农场套小农场,统分结合的双层管理经营土地的新体制”。家庭农场走过了由“两借”向“两自”,由单位的“足额上交、自负盈亏”向“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艰难路程,使其在实践...
第一节 创办阶段
第一节 创办阶段 家庭农场创办于1985年,土地全部租给家庭农场。所有的农业机械全部转让给职工,没钱购置的,以借贷的形式3 ~5 年还齐;用现金一次交齐的优惠30%。 这年全场共兴办各种类型家庭农场1395个。其中,联户家庭农场82个,独户家庭农场1313个。承包土地职工1920人,占农...
第二节 调整阶段
第二节 调整阶段 从1986~1993年的8 年中,家庭农场是在曲折中波浪式前进的。1986年和1989年曾有过两次调整,直到1994年才稳定下来。 所说的调整,是1985年和1988年两次全面兴办家庭农场后,一些大户家庭农场和有机户出现了生产挂账,严重危及农场的经济的发展。为确保农场投...
第三节 稳定提高阶段
第三节 稳定提高阶段 1994年以后,农场家庭农场才真正走上稳定、完善、提高的阶段。彻底取消了农机大组,全面兴办家庭农场,全部实行“定额上交、自负盈亏”的管理办法,使家庭农场真正成为“投资、经营、风险、效益”的主体,走上“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道路,并逐步向规范化家庭农场迈进。 在这个阶...
第一节 企业更迭
第二章 工商运建服企业改革第一节 企业更迭 农场工商运建服企业改革以“三个有利于”为指导思想,以推进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为中心,抓管理、上效益,使企业逐步向“产权明晰、政企分开、责权明确、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过渡,真正成为“投资、经营、风险、效益”的主体,在竞争中求生存、图发展。15年来,由于...
第二节 经营机制的转换
第二节 经营机制的转换 从1986年以来,场直工商运建服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是朝着“产权清晰、政企分开、责权明确、管理科学”的方向不断深化的。大体可分为经济责任制、试改、稳定、深化四个阶段。 一、实行经济责任制阶段 1986年,场工业企业根据农业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方法,出台制...
第一节 劳动制度改革
第三章 三项制度改革第一节 劳动制度改革 1986年以来,农场的工人分为固定工、合同工和临时工3 种。由于身份不同,就决定了工资的不同。同工不同酬,这在客观上势必会影响部分职工的生产积极性,不利于生产和建设。为此,从1992年开始,农场对企业的用工制度进行了改革。制定了“农场宏观调控、企业用工...
第二节 人事制度改革
第二节 人事制度改革 15年来,人事制度改革一直是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进行的。无论是干部的选择、调动,还是对干部的监管和考核,都向不拘一格选人才,拓宽用工渠道,建立竞争机制这方面发展。 一、干部的选择1988年,农场就开始打破领导干部和一般干部的界限,干部和工人的界限。在“公开、公平、公正...
«
1
2
...
15479
15480
15481
15482
15483
15484
15485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