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二节 药材种植
一、野生变家种 黑龙江地区种植药材历史比较久远。1684年(清康熙二十三年),就有栽培人参(秧参 )的记载,《东北历代疆域史》称:“官兵入山之后,按沟搜索,见有留居山内搭盖窝棚、 开垦土地、私采人参及栽种秧参者,即缉捕本人,焚毁窝棚,践踏田亩,挖掘粮窖。”另据 史料记载,1802年(清嘉...
第三节 药材养殖
黑龙江省是全国鹿的主产区之一,野生鹿约7800只,鹿茸蕴藏量约4万公斤,但仍满足不 了日益增长的药用需要。从1958年开始,对药用动物进行人工饲养。开始饲养时发展缓慢。 70年代初发展较快,从山区、半山区到平原,绝大部分市、县和农、林、牧场都有人工饲养 。最高年份有71个市县,大部分农、林、牧场...
第四节 生产扶持
发展药材生产需要投入资金,特别是多年生药材,由于生产周期长,投入多、见效慢, 生产单位和生产者无力承担全部生产资金投入。为资助和促进中药材生产发展,国家和省的 有关部门采取多种办法,解决急需的生产资金。 1954年,中共中央在批转中央文委党组《关于改进中医工作问题的报告》中指出“要有 计...
第五节 药材标准
药材标准是一项具有传统性的工作,长期以来有“看货评级,分档议价”的检测经验流 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对药材的质量工作一直非常重视。1959年,卫生部制定了 38种药材商品的标准,1964年又增加为54种,由卫生部、商业部联合下达,明确为部颁标准 。同年,在卫生部、商业部协助下黑...
第五章 开发利用
黑龙江地区药材资源开发虽历史悠久,但品种少,数量小。随着医药经济的发展,中药 店堂的建立,开发利用的药材资源品种也在逐渐增加。据史料记载,中华民国前,黑龙江地 区药材开发利用140余种。中华民国时期虽然一度出现过药材生产高峰,但日本侵占东北后, 黑龙江地道药材大量运往日本,药材资源遭到严重破坏。...
第一节 采集与收购
药材成熟后需适时采收,不同的药用部位,都有一定的生长成熟时期,而且有效成分贮 存量的高低也因季节而有不同。因此,要尽量选择药用植物有效成份含量最多时进行采收。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药材采集和收购 中华民国时期,黑龙江地区药材采收的品种、数量极其有限,大都由产区药店、药栈直 接...
第二节 开发利用品种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省医药经济迅速发展,黑龙江地产药材得到充分利用。19 82~1985年,中成药品种多达526种:二母宁嗽丸、人参归脾丸、人参益母丸、人参养荣丸、 人参再造丸、人参健脾丸、八珍益母丸、八宝瑞生丸(丹)、九味羌活丸、十全大补丸、三 鞭参茸固本丸、上清丸、大调经丸、大山楂丸、...
第六章 资源保护
药材资源是发展中药事业的物资基础。药材资源保护是保证药材资源正常繁育、永续利 用的重要手段。中华民国前,黑龙江地区虎、豹、麝、鹿等药用动物和黄芪、防风、甘草、 五味子等植物药材资源虽然丰富,但没有得到充分开发利用。东北沦陷时期,黑龙江药材资 源遭到掠夺,驰名中外的“小蒿子防风”、“甜甘草”、“宁...
第一节 政策和措施
为搞好药材资源保护,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及有关厅局,在不同时期,针对不同情况, 制发了一系列有关保护药材资源的政策和措施。 1956年10月,针对开荒使多种珍贵药材资源遭受不同程度破坏的状况,中共黑龙江省委 员会批转了省卫生厅党组《关于垦荒地区注意保护野生药材的报告》,要求各地农业部门、 ...
第二节 资源保护区
1962年,黑龙江省人民委员会批转了省卫生厅、农业厅《关于在安达、林甸等七个市、 县建立药源保护站的报告》,同意把野生药材种类多密度大的安达、林甸、富裕、甘南、泰 来、肇州、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等地的草原划为药材资源保护区。在保护区内,不能只打 草不注意保护野生药材资源,更不准在保护区内开荒和造...
第二篇 医药工业
黑龙江地区制药业历史久远,经历了兴衰起伏艰难的发展过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 ,党和国家对黑龙江地区的医药工业发展极为重视,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经过近四十年 的努力,将黑龙江省落后的医药工业,发展成为包括中药材及中成药加工业、化学药品(原 料药、制剂)制造业、医疗器械制造业、制药工业专用设备制...
第一章 发展概况
黑龙江省医药工业走过漫长的历程,经过艰难曲折而获得长足的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 建立前,黑龙江地区长期受俄、日等帝国主义的侵略,劳动人民饥寒交迫,民不聊生,民族 医药工业十分落后。中药生产为前店后场手工作坊式的加工;化学药品生产基础薄弱,设备 简陋,只能生产简单的酊水油膏;医疗器械绝大部分依靠进口...
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医药工业
一、中药饮片和中成药加工业 (一)中药饮片 饮片是中药材经加工炮炙后供配方使用的制成品。我国自宋代开始采用中药材研细末煎 汤的方法,称“煮散”。至南宋时期药市已多采用切片加工的方法,与粉末相比,用饮片配 方可保持药材外观特征,易于鉴别、调配和滤取药汁。黑龙江地区饮片加工始于金代,...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医药工业
一、社会主义改造时期(1949~1956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的三年恢复时期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在中共中央提出的党在过 渡时期总路线的指引下,人民政府对医药工业采取扶植发展的政策,促进了医药工业的发展 。 (一)中药饮片加工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黑龙江地区的中药...
第二章 医药工业结构
黑龙江省医药工业结构,包括工业布局和企业构成,是按照国家对工业总体布局和历次 调整、整顿方针,根据全省医药工业发展规划和历史上的经验教训,经过长期努力,才逐步 使工业布局趋于比较合理,医药企业结构比较完善。 医药工业技术性强,产品质量要求高,生产工艺复杂,产品是防病治病的特殊物质,医 药...
«
1
2
...
3705
3706
3707
3708
3709
3710
3711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