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四节 草场资源
第四节 草场资源 一、草原分布 龙门农场具有草原面积大、水源充足,草质茂盛的特点。全场有山坡、沟塘草原总面积110213亩。这些草原去掉树木、柳条河床、沼泽等面积,利用率可达60—70%。按每垧地载畜量牛0.65头,羊3.2只计算,再加上保险系数20%、这些草原可载牛2400头、载羊12338...
第五节 土特产资源
第五节 土特产资源 龙门农场处于半山区,林多草茂,野生动植物品种繁多,资源丰富,为广开副业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 动物资源:可供食用的动物有狍子、野猪、雉、飞龙、大雁、野兔、野鸭等;毛皮动物有狐狸、貉子、獾子、黄鼬,水耗子等;药用动物有熊、鹿等;还有各种农林益鸟,如啄木鸟、山雀等。 植物资源:...
第六节 矿产资源
第六节 矿产资源 石矿:龙头山埋藏有大量的石矿、埋藏量为5千万立方米,可供建筑房屋,修筑公路或铁路之用,近几年每年开采量为5000立方米。 沙矿:龙门农场有四处沙场,一队东北,七队南各一处,四队还有两处沙场,其沙呈灰白色或黄色,有粘性,可做建房用。
章下序
第四章 自然灾害章下序 龙门农场历史上所遭受的自然灾害主要有旱、涝、风、低温、霜冻、冰雹、虫害等,尤以涝灾最为频繁。 旱灾:多出现在晚春,正当小麦分蘖、拨节、秀穗时发生。由于春风大,土壤水分散失蒸发快,往往出现旱情。历史上没有记载,但根据当地人的口碑资料,大约每三年就发生一次旱灾,严重影响小麦...
第一节 建场
第三编 简史第一章 建场初期第一节 建场 一、建场 1955年9月10日,黑龙江省公安厅任命范万昌为黑龙江省第38劳动改造支队队长(龙门动改农场场长),到公安厅北安办事处报到。随从进场的干部有马德宝、钟风林、段树贵、孙珍、王海丰、邵春义、李永禄、刘文昌等8人。 9月10日后,由大队长钟风...
第二节 改造工作
第二节 改造工作 一、劳改农场的性质、任务、方针政策 劳改农场是劳改机关,是人民民主专政机构。它的主要任务不是生产,而是加强对犯人的改造。使他们以一个罪犯的身份进来,以一个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出去,重新做人。虽然担负着政治、经济两方面的任务,但生产不是目的,而是改造罪犯的一种手段。这样,在编制上,...
第三节 合与分
第三节 合与分 正当农场发展之际,1958年11月份,龙门劳改农场被归并到苏家店(现华山)劳改农场,犯人统统调往苏家店,机械和100多吨钢铁统统拉走,连井木和各站房木扒了也给拉走了,全场一空,各站撤销,只留一个原场部,由原场长范万昌和周路及一些就业农工不足300人留下,守着破烂摊,维持局面。19...
第四节 政治运动
第四节 政治运动 “三反五反”: 1956年,龙门农场开展了“三反”、“五反”运动。这次运动的主要对象是干部,重点是对掌管钱、物的人员进行揭发、检举。为了配合“三反”、“五反”运动,大搞增产节约竞赛活动。其做法:首先在思想上提高认识、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其次整顿劳动组织;第三清理财产、对损失浪费...
第一节 困难时期
第二章 农场建设的恢复第一节 困难时期 1960年1月,与苏家店农场仅合并一年就分开了。原与苏家店合并的理由是,龙门属于偏远地区,交通困难,不便于领导。此次之所以分开,系因北黑公路开建,龙门地处公路两侧,已经克服了交通不便这一缺欠。然而,这一合一分,给龙门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财力空虚,原先的建...
第二节 经营建设
第二节 经营建设 一、经营方针的改变 根据龙门农场自然地理和气候条件,尤其是草原丰富特点,1961年10月1日,上级党委对龙门农场的经营方向进行了调整,即由原来以农为主变为以牧为主的畜牧场。这一决策符合当地实际情况,以养羊业为主,畜牧业开始发展起来。1962年由笔架山农场调进325R细毛羊,1...
第三节 政治工作
第三节 政治工作 一、清理干部队伍 1961年,场内开展了教育干部、清理干部队伍运动。这次运动在党委的直接领导下,通过学习《十二条》、《农村人民公社60条》等党的方针政策,肃清干部队伍中的“左”倾思想,提高干部的政治思想觉悟。 在学习的基础上,对干部进行审查。对不适应在劳改系统工作的干部作了...
第一节 红卫兵运动
第三章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第一节 红卫兵运动 1、造反团成立 1966年8月30日开始,场部成立了“830造反团”、立新造反团。当年9月7日,全场开会批斗政委杨兴诚。批斗一天时间,就让其停止工作、靠边站。事隔一个来月,由北安劳改分局党委书记、政治处主任等组成的工作组传达了中央公安部、省公安...
第二节 “军管组”进场支左
第二节 “军管组”进场支左 一、第一次进场 1967年2月5日,以张发家为组长的四人军管组进驻龙门农场实行“军管”。2月初,龙门农场去省劳改局上访团回场后,“八三零造反团”和“东方红造反团”仍然互相攻击,处于对立状态。在军管组的建议下,这二个团进行辩论。二、三天后,“八三零造反团”在辩论中垮台...
第三节 场“革命委员会”成立
第三节 场“革命委员会”成立 1968年5月4日,场“革命委员会”正式成立。“革命委员会”由9人组成,乔克年(军管组长)任主任,原场长张君任付主任。随之,各分场、良种队也相继成立了“革命委员会”。 于5月9日,农场举办了“深挖学习班”,有36人被送进学习班审查、交待问题,7月13日,又举办了“...
第四节 接收城市知识青年
第四节 接收城市知识青年 龙门农场在1968年—1970年,1975—1976年间先后接收了二批知识青年,共4000名左右。其中上海市知识青年1624人,齐齐哈尔市知识青年I514人,牡丹江市知识青年285人,哈尔滨市知识青年400多人。这些知识青年来场,给农场带来了新的生机,新的血液,壮大了农...
«
1
2
...
7944
7945
7946
7947
7948
7949
7950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