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一节 文化设施
第六编 文化第一章 文化艺术第一节 文化设施 一、电影队 1956年成立电影队,当年有一台小型放映机,常常露天放映,只有老场部冬天在一小俱乐部里放映。场址搬迁后,现场部已有了宽敞的俱乐部,不再露天放映了。但各分场却依然如故。1965年购进两台小型放映机,1976年又购进一台大型放映机。这样...
第二节 群众文艺
第二节 群众文艺 建场初,文化生活比较单调,只能是看看电影,有时年节组织农工、犯人自编自演一些文艺节目。 1968年知识青年来场后,给僻静的北大荒带来了春色。为了加强群众业余文化活动,当年129,军宣队丛立梅负责组织场文艺宣传队,于杰、魏信忠任文宣队队长,演出了京剧《沙家浜》,自编自演反映现实...
第三节 文艺创作
第三节 文艺创作 一、概况 本场文艺创作的兴盛时期,是知识青年来场后。他们之中涌现出了一批文艺创作人才。当时本场的《龙门战报》和《龙门春早》诗刊就是由知识青年杨维玲、尚祖玉、王长君等人创办的。在1968年至1978年,本场的文艺创作质量较高,经常在《黑龙江日报》,《屯垦戍边报》、《黑河日报》上...
第一节 教育行政
第二章 教育第一节 教育行政 1957年—1958年,场第一所学校成立,一名教员苏玉英。场办公室主管教育。 1958年—1959年,由于两场合并,学校未迁,隶属德都县教育局。 1960年—1961年,农场分开,学校在场办公室领导下工作。校长刘仁安。 1962年—1966年,学校在场党委领...
第二节 普通教育
第二节 普通教育 一、普通教育的发展 龙门农场第一所学校建于1957年8月,校址在老场部。一名女教师苏玉英。有40来个学生。教师教1—4年级,属于4组复式班。当时教室只有一间,既是宿舍,又是食堂。教师、校长、工友、管理人员,全是苏老师自己。办学条件艰苦异常。 1958年末,农场与苏家店合并,...
第三节 职业高中教育
第三节 职业高中教育 一、建校 龙门农场职业高中建立于1982年8月,场党委把原中学团总支书记张启明调到职高,做职高负责人,开始创建职业高中,负责校舍修建。原中学教师龚云林也调到职高,协同张启明一起工作。经过二个月的筹备,校舍、教室、教材、招生准备工作基本就绪,于当年10月11日通过择优录取考...
第四节 职工教育
第四节 职工教育 龙门农场根据1982年教育部、国家劳动总局、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和中央职工教育委员会发出的《关于切实搞好青壮年职工文化,技术补课》的通知,成立了职工教育办公室,职工教育科长由高庆云代理,负责人涂贵直接抓此项工作。1984年7月,刘泽华直接主抓。补课的对象是1968年至1980...
第五节 幼儿教育
第五节 幼儿教育 龙门农场于1968年成立托儿所、幼儿园,两者合一。当时有2名教师:张会冬、孙会茹。孩子大小不一,小的有6个多月的婴儿,大的有6岁的幼儿。开始共有八、九个,后来入托的逐渐地增多。 教师对幼儿教育,方法灵活多样,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进行教育,小的幼儿睡摇篮玩玩具,对大的幼儿教数数,...
第六节 师资培训
第六节 师资培训 农场对教师的文化业务能力的培训提高工作比较重视。主要采取假期办班,离职进修,在职函授等三种办法和形式。 假期办班。农场利用寒暑假时间对中小学教师进行集中办班,分批轮训,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学习内容,主要是研究教材、教法、提高教师的教学业务能力。 离职进修。1980年农场送出3人...
第七节 教育经费
第七节 教育经费 随着社会主义四化建设的发展,人才的培养,受到整个社会的重视。本场的教育事业也受到各行业的关怀和支援,形成了尊师重教、社会助学的风气。 农场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除了每年上级教育部门拨给农场的教育经费全部用于教育事业外,从1981年开始,每年最低拿出5万元投放到教育事业中。198...
第一节 发展概况
第三章 卫生第一节 发展概况 从1955年建场至1985年的30年中,龙门农场卫生事业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即卫生所,卫生院,职工医院。 一、卫生所(1955—1969年) 卫生所是医疗卫生事业的基层组织,在建场初期发挥了它应有的作用,它在条件差,人员少,任务重的情况下,承担着党所赋予的医...
第二节 医疗医药
第二节 医疗医药 前期条件差,药品种类不多,医疗器械也只有几把换药的镊子和缝合针、线、体温计、血压计等。医疗范围只能处置普通常见小病小伤。每遇重病都要转到北安。每转患者困难很大,交通不便,用马车送患者要走三天,有的患者不等到北安就中途死去。 卫生所的后期和卫生院阶段条件好转,设备增加。增添的设...
第三节 卫生防疫
第三节 卫生防疫 建场初期的卫生防疫工作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为主要活动形式,由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每年进行春秋两季卫生大检查,以预防疾病,开展绿化、美化和两爱五改为主要内容。 同时,根据季节抽调一批医务人员,到生产队进行防病宣传和发放接种各种疫苗。 在卫生院时期,卫生防疫工作设有专人去抓,曾出现...
第四节 妇幼保健
第四节 妇幼保健 随着计划生育工作的不断加强,妇幼保健工作也开始重视。 1980年职工医院开设了妇产科,配有2名妇科专职大夫,对全场妇女性疾病进行了普查普治。坚持产前和产后随访制度,对上环、人流、引产和剖腹产等都能在本院进行,杜绝了产妇的意外死亡事故。 1982年配备了兼职儿科大夫,1983...
第一节 群众体育
第四章 体育第一节 群众体育 本场初建时的体育运动主要以篮球为主,参加运动的人员有管教干部和部队战士。 1968年知识青年来场,使本场体育运动向前推进了一步,运动项目增多,只球类就有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技术水平也有很大提高。当时场内闻名的体育健儿有杨佩元,温少明、徐建军、刘晓时等,他们...
«
1
2
...
7951
7952
7953
7954
7955
7956
7957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