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1979年
1979年2月11日 副场长郑德林接任场长。 4月10日 全场568名长期临时工转为固定工人。 4月 右派改正工作开始,全场20多名错划右派和中右分子全部予以改正,并妥善安置了工作。为20名四类分子摘帽,为1566名地富出身的子女改变了成分。 5月5日...
1980年
1980年1月29日 农场召开1979年度劳模暨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授奖大会。 3月19日~20日 农场召开第四次工会代表大会,选出以副场长韩瑞华为主席的工会委员会。 3月22日 农场召开第三次共青团代表大会。 6月10日 全场受雹灾面积89 689亩,绝产13 785...
1981年
1981年3月23日 农场召开三级干部会议,通过《包定奖方案》、《劳动竞赛方案》和《计划生育方案》。 3月 农场召开首届(恢复农场体制后)职工代表大会。 3月 一分场奶粉厂建成投产,计划年生产75吨奶粉。 4月6日 农场为33名统计人员评定职称。 4月 场区...
1982年
1982年2月19日~21日 农场召开首届三次职工代表大会。通过了《关于1981年工作总结和1982年工作任务的报告》及《1982年包定奖生产责任制方案》。 3月8日 农场在俱乐部召开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纪念大会,表彰70名三八红旗手和优秀女工干部。 3月10日 农场召开安全节能...
1983年
1983年2月5日~7日 农场召开二届一次职工代表大会暨1982年度奖模大会。会议通过了《建设文明场队方案》、《场规民约实施条例》和《1983年经济责任制方案》的决议。会上奖励了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3月 全场开展第二个文明礼貌月活动,继续治理“脏、乱、差”。 4月8日 农场开...
1984年
1984年1月1日 全场开展计划生育宣传月活动。 1月16日 农场党委授予66名党员为优秀党员的光荣称号。 1月21日~24日 农场召开二届三次职工代表大会暨1983年度奖模大会。会议通过在第三生产队试办职工家庭农场的决定,同时表彰了先进。 2月25日...
第一节 地理位置
第一编 地理第一章 位置境域第一节 地理位置赵光农场位于黑龙江省黑河地区北安市中部,地理坐标:东经126°26′-127°07′,北纬47°54′—48°12′。北以乌裕尔河为天然界水,与北安市东胜、胜利等乡隔河相望;南与克东县发展林场,北安市自治、缸窑、幸福林场及国营建设农场土地森林交错;西...
第二节 境域
第二节 境域农场筹建之初,先驱者踏查了通北地区大部分草原,粗测可垦荒地两万余公顷。开荒两年,到1949年全场有耕地近万公顷,农场初具规模。而后又连年开荒,1952年耕地达1.7万公顷,为农场进一步发展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 1952年前,多取岗地开荒,耕地分散。西起小二井子(取附近村落名,现十八队...
第一节 建置前
第二章 历史沿革第一节 建置前赵光农场在通北县境内创建时,即以通北命名,后改称赵光农场。赵光农场所在地建置前的历史沿革与通北县相同。 一、地理归属 周以前属肃慎,战国属貉地,汉属 地,后汉、三国属夫余,晋属寇漫汗,后魏、北齐属勿吉,隋、唐属黑水模歇,五代、辽属生女真地,金属上京会宁府,元属...
第二节 建置后
第二节 建置后“八·一五”光复后,通北县人民政府领导群众,建设民主政权,进行土地改革运动,支援人民解放战争,广大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47年,人民解放战争进入了一个新的转折点,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根据党中央关于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和创办“粮食工厂”的指示,东北行政委员会派周光亚在通北县...
第一节 场部
第三章 小城镇第一节 场部赵光农场场部坐落在北安市赵光镇,占地面积约6平方公里。设有5个居民委员会,1 444户,5 868口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978人。场区内有北安农管局直属的工、商、教育、粮食、运输等8个单位,人口5935人。早在50年代末期,这里就发展成为“北大荒”上的一座农业新城,成...
第二节 分场部
第二节 分场部 一分场 一分场位于全场的中心地带,面积138.47平方公里,耕地126 820亩,9个农业生产队,还有工副业队、修理所、砖厂和奶粉厂及李家变电所。12个居民点,6 006口人,职工2 177人。 分场部设在距离农场场部北端4公里的前进街西南角,占地约1平方...
第一节 地质
第四章 地质地貌第一节 地质据1951年东北土壤调查团《土壤专报》记载,赵光农场地质属于新生代第四纪洪积世的砂砾粘土层,上部是粘土,下部是砂砾。田间调查所见,上部绝大部分是黄土性粘土,砂砾仅在剖面底部。 黄土性粘土,主要分布在岗地上,占有很大面积。其组成以粉砂和细粒为主,偶尔也夹杂少量的小石砾...
第二节 地貌
第二节 地貌农场地处小兴安岭西南麓,是走向松嫩平原的丘陵地带。东、南两面临山,北面靠水,往西趋向松嫩平原。南面的次生林地是小兴安岭余脉,由东向西绵延伸向克东县界内,是松花江、嫩江两水系的分水岭。全场土地绝大部分是在岭北,地面被数十条大小自然水线强烈分割成波状漫岗,系高出松嫩平原的山前起伏台地,可分...
第一节 特征
第五章 气候第一节 特征农场位于黑龙江省寒温带大陆性的季风气候区。季节变化明显,冬夏差异大。冬季漫长、干冷,夏季多雨、湿热,春秋两个过渡季节天气过程频繁,气候变化剧烈。光、热、水气候资源丰富,适于麦豆等多种农作物栽培和草、木本植物生长,有利农、林、牧业的发展。 根据气候特征划分的四季是:春秋两...
«
1
2
...
8031
8032
8033
8034
8035
8036
8037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