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四节 民情
第四节 民情“下奶”。女人生孩子(俗称作月子),亲朋、邻友持鸡蛋、糖果、粉条、花布、童装或其他礼品前去送礼道喜,称“下奶”。已成习惯。 “过生日”。农场职工家庭早就有给老人、孩子过生日的习惯。生日那天至少是给孩子煮鸡蛋、买糕点吃。有的还要穿上新衣照纪念像。老人们过生日,亲朋故友要拿寿点礼品前来祝...
第五节 陋习
第五节 陋习上坟烧纸。迷信鬼神的人,在人死后大量烧纸钱,有的不仅清明节上坟烧纸,鬼神节令也要在坟头或十字路口烧纸。这些人中,多数是知识贫乏的家属老人,也有不少职工和个别干部。他们认为“信神有神在,不信神土坷垃”、“半信半疑,求个吉利”、“不灵也搭不上啥”。 求神拜药。这种陋习多出现在家属中的病魔...
第一节 工资收入
第四章 人民生活第一节 工资收入1948年,农场实行供给及薪津补贴工资制度。场长以下72名干部、战士、学员、勤务为供给制;老工人、技术人员、技工、勤杂等44名为薪津补贴制。工薪高的技术人员月薪8万元,最低勤杂人员为1万元(东北流通卷)。1949年4月,遵行1948年10月19日东北农业部农字第1...
第二节 衣食住用
第二节 衣食住用一、服 饰 建场初期,职工的服饰受部队影响与当地农民截然不同,由农场的成衣室统一制做工作服发放给职工。沈阳解放后,拨给农场一些如羽绒被等战利品。而家属、老人则常穿便服衣裤。冬季棉衣一般不加罩衣,头戴狗皮帽,脚登棉布鞋、大头鞋;野外作业身着棉大衣、皮衣、棉皮手套,脚穿皮乌拉,汽车...
第三节 文化生活
第三节 文化生活建场初期,职工和家属除参加农场和单位组织的文娱、体育活动外,家庭里的文化生活比较单调。有线广播只能定时收听节目,有收音机的家庭不多。平时娱乐主要是打扑克、下象棋。电影事业发展起来以后,看电影便成为人们文化生活的主题。俱乐部上映电影场场必满,好电影昼夜公演观众满座,常常挤破了门。生产...
第一节 结构
第五章 家庭第一节 结构一、家庭形式 建场最初几年,职工家庭不多,主要是老职工家庭和干部家庭。绝大多数青年,包括异国他乡的日本青年都没有成家,住的是大宿舍,是“集体大户”。“集体大户”一直延续到70年代末,这是不同于农村的一大特点。1950年起,大青年们陆续结婚建立小家庭。50年代后期,随着住...
第二节 职能
第二节 职能职工家庭是农场大家庭中有生命力的细胞,除了家庭生活职能外,还有社会职能,诸如婚丧嫁娶、繁衍后代、教育子女、赡养老人,社会交际、组织家庭副业、参加工农业生产和服务性劳动,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以及参军服役保卫祖国等。 囿于传统思想,职工家庭长期以来,只是消费单位。家庭成员纯消费者的家庭主妇和...
第三节 子女教育
第三节 子女教育长期以来,农场职工家庭多数偏重于对子女的品德劳动教育,而忽略知识技能教育,认为文化教育是学校的事情,况且多数家长缺少儿童教育基础知识,只有少数知识分子家庭才有能力对子女施以文化教育。农场现代化建设开始以后,家庭对子女教育进入一个崭新时期,早期教育提到日程,开始注意到子女的全面发展和...
第四节 婚姻
第四节 婚姻建场之初,来农场开发建设的队伍中有一批老兵,转业到北大荒都没有成家,场领导把他们的婚事放在心上。老红军廉亨泰、总务科长张超等就是在领导的关怀下,建起了美满的家庭。起初,学员队伍中,女学员少,领导招工时就多招些女青年。张凯和刘丽华、周振和张碧霞、李大本和于翠英等一些青年人都是在共同的工作...
第一节 概况
第六章 外事第一节 概况建场初期,马克契夫、秋可维克夫、卢森科等苏联专家常驻农场,他们在拖拉机和收割机维修及科学利用土地等方面直接进行指导,有时还组织讲学。驻中国农业部专家、美国友人韩丁及友谊农场总顾问苏联专家尼克连科在归国前夕都曾到农场参观过。日籍电气技师今野誉八和农业技工川津胜仁以及一些日本...
第二节 考察访问记实
第二节 考察访问记实一、罗马尼亚农业考察团 1959年8月的一天早晨,红星分场书记孙青山,陪同罗马尼亚农业考察团一行10多人,乘坐大汽车来到分场第三畜牧队。据说是一位农业部长,团员们大都是30来岁的年轻人,生产队干部占大多数。他们身着花绿的格子服装,脚登皮鞋、头戴太阳帽、胸前挂着墨镜、肩挎皮包,...
第二节 传略
第六编 人物第一章 传略第二节 传略廉亨泰 廉亨泰,男,汉族,1904年生于山西省运城县。1936年参加革命工作,在陕北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担任太原至延安的交通员。1937年于陕北省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历任战士、管理员等职。抗日战争时期,在河北兴遵游击队任队长,率部活跃在喜峰口一带打击侵略者。 ...
第二节 简介
第二章 简介第二节 简介周光亚 周光亚,男,汉族,1915年12月生于辽宁省开原县一个佃农家庭。自幼好学,积极探索,勇于追求。九一八事变后,不忍家乡横遭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蹂躏,于1931年参加了东北军,1932年成为抗日义勇军战士,1937年参加震惊中外的七七抗战。失败后,1938年加入晋察冀军...
第二节 简历
第三章 简历第二节 简历张泽民 张泽民,男,汉族,1913年生于辽西省北镇县。初中文化。1937年前,曾于东北军工兵团、河南开封骑兵10师、国民党二十九军军事教导团,先后任传令兵、学员、支队副官。1937年7月参加八路军,1938年8月加人中国共产党。先后于晋察冀一分区任连长、.团作战参谋、副...
第一节 全国劳动模范
第四章 劳动模范(先进)第一节 全国劳动模范一、1950年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战斗英雄代表大会劳动模范 耿 德 通北机械农场拖拉机手 二、1979年全国农垦系统先进生产者 郑 发 赵光农场二十九队晒场主任 孙兰平 赵光农场三分场场长
«
1
2
...
8042
8043
8044
8045
8046
8047
8048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