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三节 拨乱反正 落实政策
第三节 拨乱反正 落实政策粉碎“四人帮”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党中央领导下,全党各级组织狠抓了历史遗留的问题,要平反一切冤假错案,落实好党的干部政策,做到拨乱反正,正本清源,要把被“四人帮”颠倒了的历史,再重新颠倒过来。 遵照中央(80)70号、中组(80)24号、省委(80)...
第四节 向现代化农场进军
第四节 向现代化农场进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国家经过拨乱反正,发生了翻天复地的变化,实现了伟大的历史性转折,跨进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我场和全国一样,在上级党委的领导下,经过拔乱反正,实现了党的工作重点转移,虽然一九八一年、一九八四年、一九八五年遭到了严重自然灾害,但一九八三年出现了农业总产...
第五节 落实经济承包责任制
第五节 落实经济承包责任制一九八四年,我场落实经济责任制工作是在一九八三年的基础上,有了很大的进展,主要基本形式是:①进一步完善浮动工资制实行定额上交,超限额分成,完不成受罚;②财务包干上交,有限的全奖、全赔;③实行基本工资加奖励(文教卫生人员);④对各户,个人实行定额上交,盈亏包干,全奖或全赔。...
第六节 抓好两个文明建设
第六节 抓好两个文明建设党中央多次强调,为了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我们要一手抓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一手抓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两个文明一起来抓”,这是一个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指导思想。 我场就是本着“两个文明一起抓”努力开创新局面,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使我场面貌发生了五个大变化。 ...
第七节严历打击刑事犯罪分子
第七节严历打击刑事犯罪分子一九八三年八月,党中央作出决定严历打击严重刑事犯罪和严重经济犯罪战略决策时,又提出了“三个战役、三年为期、两年见效、三年好转”的基本要求,根据党中央和上级党委的布暑,我场社会治安工作的形势是好的,“严打”以来,场党委多次研究主管部门多次召开了专题会议研究了方案和具体步骤,主...
第八节 企业整顿
第八节 企业整顿一、整了机关和基层领导班子 农场党委根据上级精神,参照外地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场的具体情况,从一九八四年开始进行了机构改革,撤销了13个科室,成立了7个公司,两个中心;又调整了46个基层领导班子,减少了非生产人员、压缩了管理费开支,打破了农场传统性的单纯行政管理机构,为生产型向生产...
结束语
结束语建设农场从一九五六年建场以来,在党的领导下,就是这些转业官兵、支边青年、知识青年,曾两战荒原,艰苦创业,改山易水,垦荒造田。多少同志积劳成疾,多少同志满头青丝变成缕缕白发,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在这块北大荒土地上白手起家,从无到有,由小到大,建成了一个具有二十多万亩耕地的机械化国营农场。 生产...
第一节 银 行
第五章 驻场机构第一节 银 行建场时期,当时老储蓄代办所有3个,即现在的二分场十队,十一队、场计财科。归赵光银行办事处管辖。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初,三个代办所储蓄余额不到万元。 1974年11月,建设农场营业所开始组建,1975年1月4日正式营业,人员5名,有主任、会计、信贷员、出纳、储蓄...
第二节 邮政
第二节 邮政建场初期,经黑龙江省邮电局批准的办事处,迁入总场,改为和平分场邮电所。隶属于黑龙江省北安县邮局领导,所长张万林,当时条件很是艰苦,交通极不方便,只能步行到海北镇送取信件。 1968年以后,城市大批青年来农场劳动,信件报刊大量增加邮电所开始由所长一人,下设邮递员三名,并又增加了信筒、信...
在建设农场的回忆 郭向阳
回忆录在建设农场的回忆 郭向阳我本来是国营通北农场第三作业区政治主任,1956年6月抽调到北安市委审干办公室协助工作。1956年12月30日到和平农场审干,与我同时来的有金连城(后任建设农场场长)、高冬科(北京下放青年),王江(后任建设农场队党支部书记)。记得当我们来到通北镇时,正赶上1957年元...
在建场开荒的日子里
在建场开荒的日子里建场时期的拖拉机车长 陈化兴 国营通北农场根据省政府指示,负责扩建和平农场,1955年10月初在三○五和天乙公司开始烧荒,计划明年大批开垦荒地,当时我在国营通北农场大修厂中发动机组当修理工。没有参加开荒工作,12月初听说调去和平农场的人员中有我一名,听到消息后我高兴极了,心里感...
勇于开拓和北大荒人的形象
勇于开拓和北大荒人的形象毛炳富 建场前,这里是一片茫茫草原,人烟稀少野兽成群出没,是全国闻名的北大荒之一,在上级党委和各级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场干部和工人发扬了艰苦奋斗,锐意开拓和北大荒人的精神,历经多年披荆斩棘,如今小兴安岭脚下的这块荒源,已变成万倾粮田和初步具有农林牧副工商的基地,在多年开...
回顾建场时期的节支精神
回顾建场时期的节支精神孙作尧 我原在国营通北机械化农场(现在赵光农场)物资库任会计工作,1960年调到和平农场(现在建设农场)后继续当任材料会计。建场初期正是贯彻执行毛主席号召的“因陋就简,勤俭建国”的方针时期,当时因我国工业不发达,各种物资普遍欠缺,农场所需物资除了油料和机械零件需要花钱购买外,...
建场初期的回忆
建场初期的回忆建场时期的拖拉机手 吴国斌 建场前我是国营通北农场第六生产队一名拖拉机小学徒 1956年3月初调到和平农场。记得在赵光出发的那一天,天气睛朗。3月初的气候冰雪未消,寒气逼人。 我们11人(有谷明忠、赵吉兴、张凤、李惠喜、李文祥、田广恩、刘述义、苏启云、任洪林、崔保荣)。其中除崔保...
后记
后记后记《建设农场志》的编篡工作,在场党委的重视,关怀,支持和各科室有力配合,于一九八七年十二月顺利完成。为此,表示衷心感谢。 在编写过程中,资料来源主要是本场档案室,以及农场内外调查走访,还有场内外老同志口碑介绍,回忆录,座谈证实后而整理写成。但经验缺乏,水平不高,缺点错误很多,谨希读者给予指正...
«
1
2
...
8079
8080
8081
8082
8083
8084
8085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