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四节 主要特产
第四节 主要特产 一、人参 东北三宝之一,系高级补品。经多年采挖,野生参已不多得。从1964年试栽园参,到1971年推广到全县农村。 1985年人工种植的园参已发展到1 320亩,药材部门收购51 000斤,外流7万余斤。 二、木耳 东宁盛产黑木耳,亦称黑菜。生长于干枯的柞、桦等树干上。19...
第一节 旱灾水灾
第六章 自然灾害第一节 旱灾水灾 一、旱灾 东宁有十年九春旱之说,旱灾是县内的主要自然灾害。民国10年(1921年),春夏无雨,禾苗大部干枯。解放后,旱年有1952年、1958年、1961年、1963年、1966年、1967年、1972年、1975年、1976年、1977年、1978年、1982...
第二节 虫灾与病害
第二节 虫灾与病害 1954年,全县水稻普遍发生稻瘟病,水稻减产40~60%。高安村河北600亩水稻,几乎绝产。 同年小麦,谷子、玉米、高粱普遍发生虫害(粘虫),东宁、三岔口、大肚川等地尤重,粘虫密度每平方米400~500只,部分地块小麦被吃光。 1972年,全县大面积遭受虫害(粘虫)。受灾农...
第三节 霜冻冰雹
第三节 霜冻冰雹 一、霜冻 1967年 6月29日,细鳞河一带发生霜冻,玉米、大豆、谷子等作物全被冻死。同年9月1日又发生早霜,除小麦外几乎绝产。 1972年8月31日,细鳞河、绥阳、老黑山各乡镇部分地区发生历史上少有的早霜,有8 500亩农作物减产70%。 1977年,除东宁镇外,各乡镇都...
第四节 地震
第四节 地震 1976年唐山地震后,根据省、地指示,成立了东宁县地震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 (与县科委合署办公),抽调4名工作人员,开展地震知识的宣传,建立群众监测点进行地震预测预报。 主要观测手段是用地电监测地下磁场的变化,配合深水井的地下水位变化观察。 1980年,从科委分出,单独设立地震办...
第一节 历史沿革
第三篇 建置第一章 行政建制和区划第一节 历史沿革 东宁地区虽处于高纬度,因距日本海较近,受海洋气候影响,地理条件得天独厚,依山傍水,气候温和,植物茂密,动物繁多,是适于人类居住的理想场所。据黑龙江省考古队几次发掘认定:在遥远的旧石器时代距今约一万年前就有人类活动的遗迹,推断在地质学上的筇四纪晚期...
第二节 建制区划
第二节 建制区划 东宁地区自咸丰十年(1860年),根据《北京条约》将乌苏里江以东土地割给俄国后,瑚布图河成为中俄界河,宁古塔副都统派驻军队在三岔口设置卡伦(边卡),开始有人进入。 光绪七年(1881年)在三岔口设招垦局,因地方初辟,人烟稀疏,无明确界限。 光绪十五年(1889年),改招垦局为...
第一节 县城
第二章 县城乡镇第一节 县城 建县以来,东宁县曾有四处县城,此处只记今县城东宁镇,其余见“乡镇”节。 东宁镇原名小城子,因有古城墙遗址,范围比大城子小,故名。 东宁镇地处绥芬河渡口南岸,东宁盆地西端,扼东宁平原出入咽喉,地势平坦,土质肥沃,气候温和,早在开辟初期,即有垦民来此定居。清光绪八年(...
第二节 乡镇
第二节 乡镇 一、东宁镇(历史沿革见县城) 伪康德6年(1939年)县公署迁来后,设东宁街公所,伪康德 7年(1940年)改为指定街(县级),辖:大同、安宁、昭德、钦明4个街区和泡子沿(包括东绥、八家子、转角楼)、大城子 (包括南沟、夹信子)、北河沿(包括万鹿沟)、暖泉沟(包括葫萝卜崴即胡伦布崴...
第三节 湮没和更名村屯
第三节 湮没和更名村屯 一、已湮没村屯 团山子:在三岔口北5里的平原中,突起一石山,因山呈圆形,称团山子(或孤山子) 此山石质优良,三岔口和附近村落建房用石和碾子、石磨、石磙等皆取于此,地上石取尽,向下部开凿,已深入四、五米。因该地土质肥沃,开垦初期即在团山予以东形成聚落,村名团山子,为汉族、朝...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东宁县地方组织
第四篇 政党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东宁县地方组织 民国15年(1926年),东宁县开始有中国共产党的组织。民国和伪满时期,东宁党组织一直是秘密活动。 1945年 8月,日伪垮台。12月,中共牡丹江军分区党组织派杨森林来东宁组织民主政府。1946年 8月,白醒亚来东宁组建民运工作团时,组建了解放后...
第一节 解放前党的组织活动
第一节 解放前党的组织活动 一、党的组织 民国15年(1926年) 2月,中共北满地方委员会成立后,以哈尔滨为中心在铁路沿线开展建党活动。5月初建立了五站(今绥芬河市)支部,有党员5人。同年夏,北满地委派王纯一、苏子元到绥芬河,以绥芬河光华小学校长、教员身份为掩护,与铁路支部接头后,将铁路支部...
第二节 执政后的党组织
第二节 执政后的党组织 一、中共东宁县委 1947年 3月,成立中共绥阳县工作委员会。苏濑洲任工委书记,当时党组织没公开,对外称政委。同年9月,成立中共东宁县工作委员会,土地改革工作团团长杜涛任工委书记(对外称政委)。 同年12月成立中共绥阳县委员会。县内的工作团、工作队、民运组织等,均由县...
第三节 各时期的主要活动
第三节 各时期的主要活动 一、巩固民主政权 1945年12月下旬,中共牡丹江军分区党组织派杨森林来接管东宁县。1946年1月1日组成东宁县民主政府。 2月,牡丹江军分区党委派魏绍武接管绥阳县,组成绥阳县民主政府两县民主政府组成后,首先翻印和散发了《布尔什维克》(联共布党史)和《新民主主义论》、...
第一节 东宁县国民党部
第二章 中国国民党东宁县地方组织第一节 东宁县国民党部 1945年 9月下旬,李可器带着国民党吉林省党部制的蒋介石委员长训令,宋子文行政院长的指令和国民党吉林省第八督导区专员张明伦的委任状到苏军驻东宁司令部,要求为其组建国民党部给予支持。苏军司令部将他介绍给东宁县地方维持会,与维持会协商组建国...
«
1
2
...
9442
9443
9444
9445
9446
9447
9448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