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一章 驻军
第七篇 军事第一章 驻军 东宁开辟前,系封禁地区,不许满、汉居民进入,由宁古塔副都统按季节派兵巡查,发现淘金、采参之人,所获充公,人被驱逐出境。 咸丰十年(1860年),宁古塔副都统在瑚布图河畔设置卡伦(边卡),巡查边境和驱逐潜入淘金、采参之人。
第一节 清时期驻军
第一节 清时期驻军 一、靖边军 光绪七年(1881年)招垦局成立后,为保卫边民,光绪九年(1883年),由宁古塔靖边军左路中营调来步兵3棚(班),由1名哨长(相当连长)率领驻扎三岔口,3个月轮换1次。 东宁境内山深林密,土匪出没无常。为追缉盗贼,光绪十一年(1885年)又调来骑兵 1棚,驻三岔...
第二节 民国时期驻军
第二节 民国时期驻军 民国 5年(1916年),欧战正紧,沙俄无暇东顾,请求中国政府保卫中东铁路,中国北洋政府调段祺瑞的第九师第三旅来绥芬河负责保卫至海参崴沿线。 民国9年(1920年),直皖战争后,第九师被调回北京遣散。民国10年(1921年) 月,由穆棱县开来陆军第五混成旅步兵团,团部、第三...
第三节 抗日救国军
第三节 抗日救国军 民国20年(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驻敦化的东北军第十三混成旅第七团三营营长王德林,于伪大同元年(1932年) 2月,在共产党员李延禄、孟泾清、金大伦等的协助下,组成抗日救国军,举起抗日大旗。广大工农群众,群起响应,队伍由300多人迅速发展到3 000多人。3月,在镜泊...
第四节 伪满时期驻军
第四节 伪满时期驻军 民国22年(1933年)1月5日,日军占领了绥阳、绥芬河, 1月10日东宁沦陷。侵占东宁县城的是日本军一个大队(营),首领石田荣雄(少佐),进城后任守备队长。日军驻在县城西北角老爷庙、农会和西山炮台。还有投降日军的项团共计300多人,驻扎在城内。 伪康德元年(1934年),...
第一节 卢永贵之乱
第二章 战事第一节 卢永贵之乱 卢永贵是绥芬河卢长顺之侄。民国初期卢长顺是绥芬河商会会长,后是绥芬河游巡队长。卢长顺被土匪王佐枪杀。卢永贵接任游巡队长,以为卢长顺报仇为名,积极搜集枪支,扩大势力,队伍扩大到几百人,民国8年(1919年)被吉林省督军孟恩远委任为游击队长。 民国 8年(1919年)...
第二节 中东路战争东宁之战
第二节 中东路战争东宁之战 民国18年(1929年)张学良为收回中东铁路下令撤换苏籍站长及工程技术人员。中苏双方在东北边境集结兵力,陆军二十一旅源源开入东宁、绥芬河,司令部也移驻红花岭。 8月,爆发了边境战争,东宁县境内有两个战场。 一、绥阳方面 7月12日,绥芬河苏籍站长乌萨切夫、商务代理处...
第三节 救国军两次攻占三岔口
第三节 救国军两次攻占三岔口 民国22年(1933年) 1月10日,王德林率救国军司令部撤入苏联后,日本军队侵占东宁县城。救国军总参议周保中积极推动救国军前防司令吴义成,收拢救国军各部,乘E1军站脚未稳之机给以打击。 3月初,吴义成组织了包括张裕亭、鲍老五、朱半拉子、李三侠等救国军和山林队约2 0...
第四节 伪满初期的抗日战斗
第四节 伪满初期的抗日战斗 一、长沟子袭击战 伪康德元年(1934年)12月28日,驻老黑山的伪靖安军,探得长沟子和万宝湾有抗日队伍。日本人连长便率全连伪靖安军在当天傍晚开进长沟子屯。挨门逐户进行搜查,因没查到抗日队伍,便放火烧了居民房屋,然后奔向万宝湾村。 当晚抗日队伍正在长沟子西山宿营,看...
第五节 光复后的动乱和平叛
第五节 光复后的动乱和平叛 一、东宁光复 1945年8月8日零时起,苏军向庙沟驻守日军进攻,留守日军凭借强固工事与苏军展开激战。翌日晨8时,苏军飞机飞入东宁上空,发射机关炮和投弹。9时左右,苏军炮兵从三岔口瑚布图河对岸,向东宁县城开炮,炮弹都落入公路西的日伪机关和日本居民区。10时后,日本人组织...
第三章 人民武装
第三章 人民武装 1946年初,县民主政府曾组织500余名的保安大队。是年5月被王枝林匪部勾结叛乱后解体。1947年7月,土地改革运动中,县成立了保安队,村成立了基千民兵队。 1948年春,在全县土地改革运动基本结束的基础上,县人民政府建立了人民武装科,统管全县的民兵工作。于1951年改为县人民...
第一节 民兵
第一节 民兵 1947年冬,土改运动开展起来后,土改工作队在农村开始组织民兵。主要任务是保卫土改胜利果实,站岗放哨,配合部队清剿残匪,保卫人民政权,维护社会治安。 1948年县成立人民武装科后,民兵统由武装科领导,各村设民兵队部,下设分队、小队。 1956年并村划乡后,按人口多少,以农业生产组...
第二节 兵役制度
第二节 兵役制度 一、志愿兵 1946年东宁解放后,人民政府为保卫政权,维护社会治安,给各村下达名额,选拔自愿者组建保安队。 1948年土改结束后,翻身农民获得土地。为推翻国民党政权,保卫胜利果实,经过动员,广大农民纷纷报名参军。实行自愿报名,民主评议,政府批准的办法,每年都输送大批青壮年入伍...
第三节 战备
第三节 战备 1969年3月2日,苏联军队入侵我国的珍宝鸟事件发生以后,苏军在边境线活动频繁,层层布防。成班、成排的巡逻兵,昼夜不停,坦克、大炮对向我国领土,苏军飞机经常越境盘旋。 遵照党中央关于“针锋相对,寸土必争”的指示精神,在“一线顶、二线卡、三线打”的方针指导下,展开了全县性的战备活动。...
第一节 清时期的治安机构
第八篇 公安司法第一章 公安第一节 清时期的治安机构 清光绪七年(1881年)在三岔口设招基局后,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土地的开发,便有不逞之徒拦路行劫和打家劫舍。为维持地方治安,光绪九年和十一年经宁古塔督办和副都统批准,派驻靖边军2个步兵班1个骑兵班,由1名哨长(相当连职)率领,驻三岔口镇慑地面。 ...
«
1
2
...
9445
9446
9447
9448
9449
9450
9451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