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三节 农田井 泵站
第三节 农田井 泵站 一、农田井、透河井、机电井 1954年前,全县无农田井,每个村屯有土井1至2眼,仅供人畜饮水。1955年为了抗春早保春耕,各地开始挖掘大口井。至1962年全县共挖大口井700眼。1970年全县拥有大口井245...
第四节 灌溉工程
第四节 灌溉工程 1946年前县内基本无水利灌溉工程。1949年建国后,人民政府重视水利建设,开始兴办水利设施。到1985年全县有抽嫩江水源的灌区七个,主要有四间房灌区、青岗灌区、大兴灌区、江桥灌区、东兴灌区、老局子灌区、宁姜灌区。抽小绰尔河水的有二道坝和四道坝灌区。抽地下水灌水田的有四里五灌区...
第五节 排涝工程
第五节 排涝工程 全县主要有新胜、胜利、复兴、三棵树、托力河五个涝区。由于上述地区地势低洼,多为粘质草甸土,透水性差,每逢降雨季节,便出现积水内涝。1953年至1985年33年中,出现严重涝灾7年,占21%,轻涝年分15年,占50%。重灾年分有...
第六节 水土保持
第六节 水土保持 全县耕地有水土流失面积26 190亩,分布在13个乡镇。水土流失程度势三种类型,轻蚀区:包括塔子城镇、和平乡、宏升乡,水土流失面积2 820亩,占本地区耕地面积10%以下。中蚀区:包括克利乡、平洋镇、江桥镇、泰来镇、街基乡,水土流失面积80 090亩,占本地区耕地面积10—20...
第七节 水利机具
第七节 水利机具 抽水机具 1946年解放后,有畜力水车(马拉解放式水车)用于井放透河井提水,每台水车一天可灌溉旱田10亩左右。至1975年畜力水车已基本废弃。1963年开始使用电机(7.5至10千瓦)柴油机(12至25马力)水泵抽水。 打井...
第八节 水利队伍
第八节 水利队伍 1946年前,基本没有专职管理水利工作人员。1946年解放后,设2人专管全县水利工作。洪家灌区成立水管会后,1949年水利队伍已增至5人。1955年随着水利事业的发展,水利队伍增至18人,其中技术员2人,助理技术员6人,工人2...
第一节 机具种类
第八章 农业机械第一节 机具种类 1946年前,县的播种、铲趟、收获使用的传统机具有:木犁、铁锹、镐,锄头,镰刀、权子,木锨、耙子、铁叉、胶轮车、钢轴车、大铁车等。新中国建立初期,开始推广双铧犁,铲趟机、播种机、玉米脱粒机等改...
第二节 机械化程度
第二节 机械化程度 田间机械化程度 1954年,全县田间机械化作业面积7 504亩,占全县总耕地面积O.4%(其中麦翻4819亩、秋翻1937亩、小麦播种748亩、机械镇压210亩)。1959年机械化作业面积144691亩,占全县耕地面积9....
第三节 机械管理
第三节 机械管理 1949年新中国建立后,农机管理逐步走上正轨。1954年县内建第一个拖拉机站——大兴机站。拖拉机站为国有国营,管理干部及驾驶人员由国家调配。拖拉机以开荒为主,开荒收费上缴国家。随着农机具的增多,1957年建立健全了计划、财...
第四篇 工业
第四篇 工业 泰来县工业发端于清末时期。1903年(清光绪二十九年),随着清朝政府对蒙荒的开放,大量移民陆续迁入本地定居,由此兴起一家一户的食品、农具手工业加工。1912年(民国元年)以后,境内的泰来气、塔子城、长山堡等村屯,始有个人开办的烧锅、磨坊、碾坊、木厂等手工业作坊。到1930年(民...
第一节 发展概况
第一章 个体工业第一节 发展概况 1903年(清光绪二十九年),县内随着土地开放,大量移民迁入定居,由此兴起一家一户的食品、小农具加工工业。 1912年至1914年(民国元年至民国3年),县境内的泰来气、塔子城、长山堡(现街基乡)等村屯,始有个体经营的烧锅、磨坊、碾坊、木厂48家。 附: ...
第二节 主要产品
第二节 主要产品 清朝末年,刚刚兴起的一家一户个体手工业户只生产小农具、食品等产品。民国初年,个体手工业产品有白酒、米面加工及檩柁、窗材加工等。1916年,铁、木、皮三种行业的个体手工作坊增加后,大量生产“三刀两锄”、犁杖、马具、棺柜、靰鞡等民用产品。1917年到1927年,三家食品行业私营企业...
第一节 县属工业
第二章 集体工业第一节 县属工业 一、发展概况 泰来县县办集体工业,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由私营、个体手工业者,在县人民政府的扶持下,逐年发展起来的。 1952年9月,县城内47名铁、皮业工人,入股集资6 831万元(东北币)资金,...
第二节 乡镇工业
第二节 乡镇工业 一、发展概况 1957年,私营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在全县各乡镇建有铁业、木业、皮革、被服、薄铁、食品等生产合作社(组)23个,共有职工445人,年产值103.7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15.4%。1958年,县内各人民...
第三节 机关企事业办厂
第三节 机关企事业办厂 1958年“大跃进”时期,泰来县第二初级中学校创办简陋的“增尔寿”浸膏厂,这是县机关企事业办厂之始。1959年第二中学浸膏厂转产为校办铁工厂,生产铁制小农具。1962年,县聋哑学校建立木工厂,增加了木制桌椅产品。1970年...
«
1
2
...
11473
11474
11475
11476
11477
11478
11479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