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五章 草原管理
第五章 草原管理 我县历史上除极少数耕地外皆为一望无垠的大草原,水草极为丰盛。 光绪四年(1878年)清朝政府正式允许汉族“流民”进入我县后,耕地面积逐年增加,大片草原被开垦。直到民国二年(1913)全旗公开放荒地 273万亩。民国五年(1916)在浩德兴化村、西浩德屯、马营子屯、农造地屯、新...
第六章 国营牧场
第六章 国营牧场 种畜场是1954年10月接收国营农场的鲶鱼沟畜牧队后兴建。当时有七名工人牧养黄牛 120头、羊 110只、马70匹。1955年秋由省农业厅投资,引进秦川牛33头。1956年种畜场扩大到19人经营,有绵羊402只、黄牛217头、耕马12匹。1957年黄牛发展到250 头、马34匹...
编下序
水利志编下序 清朝,境内无水利工程,江河流畅无阻,洪水过后水草更加丰茂,逐水草而徙的蒙古牧民更加悠然自得。清末以后,定居者越来越多,大片荒原被开垦为良田,随之开始出现了一些小型的水利工程。 民国和伪满时期,境内水利建设工程仅有几处规模很小的防洪堤坝,设计不精,坝线曲折,奇宽奇窄,外难以抗洪,内不...
第一章 水利建设
第一章 水利建设 一、建国前水利建设 民国四年(1915)在二站、三站、三家子一带开始筑堤。“此处沿江有东沿江西沿江之分,所筑之坝预计东西五十里”。由于施工的标准低、质量差,加之年久失修,遇上1932年特大洪水,大部漫堤决口,形成遍地哀鸿。1915年在距县城二十余里的赴县要道朱家店地方修土木桥...
第二章 江河治理
第二章 江河治理 建国以来,我县本着“因地制宜、因害设防”的原则,采取治标治本相结合的措施,在松嫩两江左岸分别进行了区域性治理。第一部分为松花江干流治理,肇源大堤和八家河治理、黄土崖子江道裁弯取直、肇源码头护岸;第二部分为松嫩平原治理、安达闭流区、南部引嫩等工程。已完工的江河堤防有八家河拦河坝和...
第一节 松花江干流治理
第一节 松花江干流治理 肇源大堤包括松花江、嫩江两大部分,总长达20 428公里,除高地沙丘不修堤防外,筑有防洪大堤16 888公里。从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界的兔蹲岗子起,经我县富强、古龙、新站、肇源农场、民意等地,到茂兴湖渔场后堵,全长 6...
第二节 八家河治理
第二节 八家河治理 八家河距县城西9公里,位于松花江干流左岸,总长62.25公里。沿崖土地肥沃,地面平坦,气候适宜,人口集中,是我县重点农业区之一。河东岸有头台、和平、永利,西岸有古恰、超等共五个乡。沿河有低洼平地 5万多亩,草原20...
第三节 黄土崖子工程
第三节 黄土崖子工程 黄土崖子江段是松花江干流中三岔河到县城之间的一处天然弯道,险要和弯曲程度居各江段之首。每年吞蚀大片土地,严重地威胁松花江防洪大堤和附近百余里交通、水库及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距县城西九公里处突向北岸,呈现一个直转弯的大...
第四节 南部引嫩工程(松嫩平原治理)
第四节 南部引嫩工程(松嫩平原治理) 位于县城西100公里的嫩江左岸滩地上,总面积3 60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 132万亩,草原186万亩,泡沼245万亩。全区地势平坦,西北高,东南低,地面坡降1/2—3米。行政区包括杜旗的他拉哈、腰心和红旗牧场;...
第五节 闭流区工程
第五节 闭流区工程 安达闭流区是省建项目,于1965年兴修,1970年竣工。工程位置在头台乡后土村,有库里泡大坝一条,排水闸门一座,公路桥5座,排水量30立米/秒。其作用排泄安达、明水、青冈降雨集水,通过库里泡以上几个大泡子调蓄,然后经过...
第一节 治涝
第三章 农田水利第一节 治涝 全县受涝地方16处,分布面积72.3万亩,其中受涝44.63万亩,易涝32.4万亩,已治理28.5万亩。修排水干支渠道122条,总长310公里,修治涝配套结构54座,国家投资为293.2万元。 治涝...
第二节 灌溉
第二节 灌溉 一、农田灌溉 我县由于江河水面低于地面,丰水期与枯水期变差5—7米,没有自流灌溉条件,均用机电提江河水和井水进行灌溉。 1955年治理八家河,在修筑拦河坝和水闸同时,由吉林省迁来了34户朝鲜族,在八家河滩上新垦耕地,试...
第三节 机电井建设
第三节 机电井建设 一、机电井分布 我县地下水丰富,靠打井灌溉有大兴、头台、浩德、超等、新站、古龙、富强、茂兴、民意、义顺等以及肇源镇蔬菜区。1958年在大兴乡联结村钻第一眼深井成功到1976年19年间,配套成机井582眼。1977到1...
第一节 防汛
第四章 防汛及工程管理第一节 防汛 我县是嫩江、第二松花江和松花江干流的交会处。哈尔滨上游洪水,除拉林河外,都在我县江域汇集通过。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南北数千平方公里降雨形成的洪峰都从县境三岔河通过。因此,解放前各时期,外淹内涝连年不断。 县中心水位站的警戒水位为128.5米,堤顶高程为130....
第二节 工程管理
第二节 工程管理 堤防管理 1963年成立肇源县堤防管理总站,下设老龙口、成功、喇嘛山、农场、三站、薄荷台、赵光武、胜利八个分站。1975年改为按沿堤13个乡镇、一个农场,建立14个堤防管理站,配备亦工亦农管理人员。 ...
«
1
2
...
11620
11621
11622
11623
11624
11625
11626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