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五节 职业教育
第五节 职业教育 自1958年起,兴办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当年全县共建农业中学22所,招收学生1,800余人。同年,建简易师范学校,培养150名小学教师。建肇州大学一所,招生80 人。1963年 4月初,根据中宣部《关于调整初级中学和加...
第六节 成人教育
第六节 成人教育 扫除文盲及农民业余教育:根据解放前有90%以上的农民处于文盲状态的实际情况,于1948年底,成立县、区、村农民冬学会委员会。1949年1月,全县11个区,158个街村,共办冬学495处,参加学习的农民24,21...
第七节 特种教育
第七节 特种教育 1963年3月建立聋哑学校1所,当时有教师 8人,招生20人。1964年招生30人,教师增至10人。1965年教师达13人,招生25人。1966年招生35人。到1985年,学校有教习班 6个,学生64名。该校学生...
第二章 人才输送
第二章 人才输送 民国二年(1913年)八月县城初高小学校,毕业1班,28名,升入龙江省中等学校6名。初等及乡镇各校于民国元年八月毕业 107名,升入县城高等学校23名。县城师范讲习科,是年八月毕业28名,升入道立师范 6名,分派乡镇初等服务者18名。乡镇各校于是年毕业有:察浦小学6名,博济小学...
第三章 考试制度
第三章 考试制度 兴办教育初期,尤其私塾,无正规考试制度。可见该时私塾,令学生“回讲”即为主要考试制度。此外,因当时学生学习的主要课程为国文、五经、四书,背诵课文普遍视为较好考试方法,以检查塾师教学效果及学童学业成绩。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小学毕业升入上级学校都自行选定报考某市县中学( 国民...
第四章 勤俭办学与教育经费
第四章 勤俭办学与教育经费 自1976年起全县各级各类学校普遍开展勤工俭学、勤俭办学活动,在全县大力推广了种好校田,办好小工厂、饲养禽畜“四拣一挖”增加经济收益改善办学条件的经验,收到了较好的教育成果,获得一定经济收入。1972年、1977年和1982年省 3次在县召开“黑龙江省双勤工作会议”,...
第五章 教师队伍
第五章 教师队伍 民国初期,有私塾教员37名;伪满初期,1936年有教师94名(包括私塾教员)。1946年发展到 304名。县人民政府成立后,任用了一些旧知识分子,同时吸收并培养了一批有一定文化知识水平,思想进步的青年参加教育工作,重新组建了人民教师队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建立一支合格...
第六章 教育行政
第六章 教育行政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七月,创建当时的教育行政机构肇州劝学所,设总副分董、视学、劝学员等。民国时期,清代建起的劝学所为治理教育的机构仍然存在。1925年,劝学所改称教育局,设局长1人,视学1人,事务3人。1935年县公署内设教育局,有局长、视学各1人,全局共6人。1946...
第一章 科技管理
第十七篇 科技计量第一章 科技管理 县科学技术委员会于1959年4月3日正式成立,1963年曾一度终止工作,1969年 5月成立了科技组。1970年 3月科技组改为科技科。1977年12月根据科学技术研究工作发展的需要和上级指示精神。恢复了原来的科学技术委员会。1959年县科学技术委员会成立后...
第二章 科技活动
第二章 科技活动 1970年至1984年承担省、地研究课题42项,完成22项,中断 2项,结转18项,葵花提取蛋白质的科技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梁轴校正模刃工作台研究成功受到机械工业部奖励,鼓式手刹车制动器,JY1、JY2型直动溢流伐,杨树引种选品系含小黑杨采穗圃杆插密度的研究,草原改良等4项成果...
第三章 科技队伍
第三章 科技队伍 县科技队伍不断发展壮大,1935年共有中等以上学历和获得技术职称专业技术人员共2,245人。其中大专文化程度431人,中等专业文化程度1,211人,初、高中文化程度603人,不具备学历任职的314人。高级科技人员2人,中级科技人员133人(其中工程师52人、农艺师15人,畜牧兽...
第四章 标准计量
第四章 标准计量 1959年 6月开始组建计量机构,与县计委合署办公,归计委领导。10月份组建计量管理所,人员由两人增加到3人,与科委合署办公,归科委领导。1963年12月成立标准计量管理局,1965年1月改称标准计量管理科,1966年5月16日改称衡器检定所,归工交管理站领导,1971年12月...
第一章 文化事业
第十八篇 文化第一章 文化事业 1946年县人民政府刚一建立,就在政府内设有文教科,主管全县文化教育事业。1956年随着文化事业的发展,单独成立了文化科,专门负责对全县文化工作的领导。1958年各公社相继建立了3—5人的文化站,从事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和辅导工作。以后文、教两机构虽几经分合,但文...
第一节 文化设施
第一节 文化设施 一、图书馆 民国九年(1920年)县始建图书馆。民国二十年(1931年)七月成立县民众教育馆,租赁民房3 间,附设图书馆。伪满时无变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1年在县文化馆内设置了图书室(图书馆的前身),...
第二节 文艺团体
第二节 文艺团体 专业剧团 在1951年成立了一个10余人的地方戏小组。1953年发展到20人。1956年演员们自己动手盖起了剧场,取名为人民艺术剧院。1958年 1月正式成立了县评剧团,演员大部分是从哈尔滨来的流动艺人,共30多人...
«
1
2
...
11659
11660
11661
11662
11663
11664
11665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