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一节 人口分布
第一节 人口分布 全县人口95%以上分布在黑龙江右岸和呼玛河流域及其支流的小平原与漫滩阶地上。其余近5%的人口分布在山间的低丘缓坡漫岗地带。居于1个镇、9个乡的60个村屯、10个农、林场、1个煤电厂矿、2个国属金矿。 1987年城镇人口13 023人,占总人口的33.33%。 矿区人口3 74...
第二节 人口构成
第二节 人口构成 呼玛县的人口构成,是在古代鄂伦春、达斡尔、满族等表、牧,游猎民族的基础上,随着历代建置政区、增设管理机构、反沙俄入侵战争和采金事业的兴起,以及历代经商,木材生产和几次移民开发农业,由内地迁涉定居的其他民族人口不断增多,而逐渐发展起来的,构成了今天以汉族人口居多的多民族边境县份。...
第三节 计划生育
第三节 计划生育 1973年成立了县计划生育委员会,下设办公室,有专职人员8 人,于县卫生科办公,负责全县计划生育的指导检查工作。1980年调整了计划生育委员会成员,并改称领导小组,由主管副县长任组长。同年8月计划生育办公室,升格为科级单位,编制增至11 人。同时各乡(镇)也先后建立由6—7人组...
章下序
第二章 民族章下序 全县有汉、满、鄂伦春、回、达斡尔、蒙古、朝鲜、俄罗斯、鄂温克、哈萨克等10个民族,除鄂伦春、达斡尔与满族等少数民族属当地远古祖籍于此游猎居民的后裔外,其他各民族居民则是历代从外地逐步迁入的。
第一节 汉族
第一节 汉族 汉族的迁入,还未曾查到可靠历史资料的记载。1643年沙俄入侵我国黑龙江上游,中国在1655年和1685年两次进行的呼玛尔斯克与雅克萨反入侵战争时,就有了汉族人的活动。以后随着清朝建起的交通驿路与驿站和多次设置军事巡边兼行政管理的卡伦以及光绪年间驱逐俄人盗采黄金等均有汉族人参加。继漠...
第二节 满族
第二节 满族 据1979年《历史的见证一一黑河地区文物考古普查文集》记载,从境内三卡乡的江湾、兴华乡的新立屯和白银纳乡的新村等地发掘出土的陶、骨、石、铁器具和景德元宝等历史文物,经考古学鉴定,属于很典型的“同仁类型”,是我国十一世纪初女真族的后裔,他们在十六世纪末叶满族逐步兴起开始统一疆域中,于...
第三节 鄂伦春族
第三节 鄂伦春族 鄂伦春是呼玛县最古老的少数民族之一,而鄂伦春这一民族名称,在史料中于清朝之初始见记载。我国历代封建王朝对古长城以外广大地区的我国各少数民族,统称之北地“胡人”,北魏王朝把居住在黑龙江上游的部落称为韦人。元朝则把黑龙江上游、外兴安岭以南“乘鹿出入”的“使鹿部”称作“北山野人”。明...
第四节 达斡尔族
第四节 达斡尔族 呼玛县是达斡尔族最早的故乡之一。据《清实录》记载,在十七世纪中叶,从额尔河口至精奇里江口以上的黑龙江流域一带达斡尔人居住的村屯有:色布克(又作色布奇)、噶勒达苏、郭布勒、额苏里、阿里岱、克音屯、乌鲁苏、(今湖通镇对岸)海兰屯、裕尔根、固浓屯、昆都伦、乌兰屯、乌库尔、德都勒、博和...
第五节 朝鲜族
第五节 朝鲜族 据《黑龙江省黑龙江及乌苏里江地区经济地理》一书记载,“清朝咸丰和同治年间(1860—1870),朝鲜半岛连年发生灾荒”,人民衣食无着,“大批流民来到我国东北”各省,建屯垦荒,开渠引水,种植农耕,久而久之,“成为我国少数兄弟民族之一”。 “清代同治六年(1867),有朝鲜族人在爱...
第六节 其他民族
第六节 其他民族 县内的其他民族还有回、蒙古、俄罗斯、哈萨克、鄂温克等。 经建国后历次人口统计与普查,其人口数为: 一、回族:1949年47人;1953年63人;1964年84人;1982年154人;1987年135人。 二、蒙古族:1949年3人;1953年17人;1964年26人;19...
第一节 语言
第三章 风俗第一节 语言 呼玛县是多民族的县份,各民族在交往中通用的语言基础是汉语,操普通话,但各少数民族内的老人,仍保持使用本民族语言的习惯,所以他们操汉语普通话的口语字音不流畅、不标准。少数民族语较为常见的是鄂伦春语,其次是朝鲜、俄罗斯、蒙古、达斡尔和满语等6种少数民族语言。 鄂伦春语属...
第二节 村宅
第二节 村宅 远古时期的呼玛地域。是游猎民族活动地域之一,在十七世纪初就出现了以达斡尔族为代表的村屯城塞,开始农、牧、渔、猎的定居生活。清朝建制以后,除鄂伦春族外,各少数民族,均已建村定居。到清代后期,由于采金业的日益兴起,随着汉族和其他民族的大量进入,形成了多民族混居的现象,单一民族的聚居地,...
第三节 饮食
第三节 饮食 呼玛县受地理、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决定,各民族的食物品种都有差异。白面是一年四季的主要食品,玉蜀黍、菽薯、粟等类仅为调剂食品、食油以豆油为主;蔬菜有白菜、马铃薯、红白罗卜、南瓜、西葫芦和细菜类的葱、蒜、韭菜、芹菜、香菜、辣椒、茄子、黄瓜、豆角等。其它副食品有大豆制品、家养与野生动物的畜...
第四节 服饰
第四节 服饰 在清朝及以前时期,呼玛地区满、蒙、达斡尔三民族的服装衣着基本相同,有长袍、大衫、马褂、坎肩、套裤等多种。平时无论男女均爱穿兰或灰色长袍衫,女的带“开气”,镶绦子边。冬季男女均不穿棉裤只穿夹裤,妇女不出门,外套棉袍,男子出门穿套裤,外套皮袄,戴有耳扇的皮帽,夏季男子劳动时穿紧身短衣,...
第五节 婚姻
第五节 婚姻 旧中国各民族的男女婚姻,都有包办、买卖的共同特点。 汉族婚姻讲究门当户对,听信媒妁之言,任凭父母决定。男女双方在媒人来往说合达成协议后,先男后女进行相亲,相女时,先由媒人与女方父母商定时间,找与姑娘经常接近的婶子、舅母等人有意安排活动,使姑娘亮相,并约男方在指定暗处相看,女相男,...
«
1
2
...
12063
12064
12065
12066
12067
12068
12069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