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一节 获地区级成果奖项目
第三章 科技成果第一节 获地区级成果奖项目 萝北县1982~1984年获地区级成果奖共有 X系列行星摆线针轮减速机、鲟鳇鱼籽加工新工艺和多种维生素生长素饲料添加剂3项。 一、 X系列行星摆钱针轮减速机。该产品是一种先进的传动机械,由县机械厂技术员史习庚为主试制成功,1982年...
第二节 获县级成果奖项目奖
第二节 获县级成果奖项目奖 从1979年到1985年,共获得县级科技成果奖85项。其中:一等奖18顼,二等奖27项,三等奖40项。应用这些成果获得经济效益3 387万元。现将获一、二等奖项目,列表于后。 获县级科技成果一、二等奖项目表 ...
第一节 气象观测
第四章 科技服务第一节 气象观测 萝北县的气象工作开始于1956年12月黑龙江省萝北气象站成立之后,当时共有 4人,且设备简陋,仅有威尔德目测风向计、温度表和风标。1965年站内分设地面观测股和预报服务股。1980年改站为局,人员编制扩大到11人。设备除六七十年代增置的温度、湿...
第二节 地震观测
第二节 地震观测 境内地震活动频繁。但在解放前仅记录了几次强烈有感地震。解放初期无专职地震工作人员,直到1959年开始在科委设地震干部,随后在境内设26个业余地震观测点,对地应力、土地电、土地磁、磁偏角等进行观测。团结中学地震观测点特抽出 1名教员组织学生轮流观测,并将观测结果及时上报。...
第一节 衣食住行
第二十四篇 地方民俗风情第一章 风俗习惯第一节 衣食住行 一、衣 新中国成立前,萝北县人绝大多数是从冀、鲁、吉、奉等地和黑龙江省内地迁入的汉族人,人们的衣着穿戴与这些地区略同。由于地处严寒,带有浓厚的北方特色。劳动人民穿着多是青、蓝和白色的粗布短上衣,或对襟或偏大襟的,下穿...
第二节 婚姻丧葬
第二节 婚姻丧葬 一、婚 姻 旧社会,全县城乡居民多是封建包办买卖婚姻。男女婚姻大事,必须听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婚事过程中带有浓厚的迷信色彩,礼仪比较繁琐。男女两家有意成亲时,则由男方家庭先托媒人到女方家去求婚,女方家同意也找媒人代言。当男女双方家庭认为合适时,通过媒人交换男女双方...
第三节 时令节日
第三节 时令节日 一、春节 农历腊月三十(月小二十九)为除夕,零点后为春节,人们把这一夜的时间写成一幅对联:“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俗称过(大)年。过年,是各族人民共同的最重要的传统节日。进入腊月,家家户户准备过年用的东西,杀年猪,做年干粮,搞卫生等。城镇则购买鸡鱼肉蛋。旧社会春节...
第一节 尊老爱幼
第二章 美德良风第一节 尊老爱幼 萝北人民具有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新中国成立后,这种美德更得到了发扬光大。近几年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使这一传统美德空前普及。1985年县妇联授予 801户为“五好家庭”,其中 2户出席全国妇联1983年召开的表彰大会。这两个全国“五好家庭...
第二节 养育孤儿
第二节 养育孤儿 解放前,县内不少人家由于家境贫穷,无法维持最低生活,不得不抛弃亲生婴儿,或者把幼儿送人。那些收养孤儿的人家并不富裕,却以一颗善良的心,辛勤养育,使之成材。日伪统治时期,萝北村杨家油坊屯(今肇兴乡东兴村)农民林友夫妇,生有2子1女,靠老两口拼命干活,勉强维持生活。1941...
第三节 爱情坚贞
第三节 爱情坚贞 夫妻恩爱,爱情坚贞的人,在县内不少。有的相亲相爱,白头偕老;有的中年丧偶,始终不渝。离休教师周桂芹,堪称后者的楷模。周桂芹,女,1929年出生于萝北县凤鸣河畔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45年冬与安玉珂结婚。1947年参加工作,安任农会文书,周任小学教员。1958年安以自己所...
第四节 拾金不昧
第四节 拾金不昧 旧社会,金钱被许多人视为万能之物,比生命还重要。新中国成立之后,拾金不昧的事,不胜枚举。现记两事,以见一斑。 1971年4月,肇兴公社农机站出纳员姜兆恒去银行营业所取工资款800多元,将款塞入大衣与棉袄之间,用手紧搂大衣襟,离所返站。回站后,发现应有4 捆2元面额的钞...
第五节 舍己救人
第五节 舍己救人 新中国成立以后,舍己救人的事,在县里不断发生。1954年 5月,县内发生森林大火灾,全县人民总动员,上山打火,几天几宿未进餐,十分饥饿和劳累,当后勤部门送到干粮时,在人多食少的情况下,许多人宁肯自己继续挨饿,却把分得的干粮送给比自己更需要进食的人充饥。1958年 7月肇...
第一节 吸毒
第三章 恶行陋习第一节 吸毒 毒品鸦片(学名罂粟,俗称大烟)何时传入县内,尚待考查,但莠民吸毒,至迟始于清光绪年间。据《乌拉嘎金矿史片断》(载《黑龙江文史资料·第八辑》)记载,19世纪90年代,太平沟设有大烟馆,以后扩展至九里庄、老沟等地,几乎凡有采金人集居处就有大烟馆。民国时...
第二节 嫖娼
第二节 嫖娼 清朝末年,太平沟及一些采金点出现卖淫嫖娼现象。这是采金把头剥削工人的一种手段。把头收买良家女子,骗入山区,强迫卖淫,使金工们“有钱剩不下,无钱走不了”,非给把头卖命不可。日本资本家为了赚钱,也到本县经营妓馆。据民国3年(1914年)8月12日萝北县公署调查,境内有日本人经营...
第三节 赌博
第三节 赌博 清朝末年,太平沟金矿兴起之后,即有人赌博,以后遍及城乡。聚赌方式有押宝、押会、推牌九等。押宝由放局者(即设赌人,又称“柜上”)、作宝者(即参予赌博之主方,又称宝官)、押宝者(即参予赌博之客方) 3种人组成。押宝者人数不限,分坐(或站)于作宝者的对面和两侧。参赌者必须先用货币...
«
1
2
...
12845
12846
12847
12848
12849
12850
12851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