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四节 伪满时期
第四节 伪满时期 1931年 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侵华战争,首先占领了东北三省。由于广大人民和马占山,邓文、霍刚等抗日力量的奋起抵抗,直到1933年 4月20日,日本参事官才侵入明水县城,拼凑了一个伪政权——“明水县公署”。伪满康德元年(1934年)日伪将所统治的地区全境划为14个省,...
第五节 解放战争时期
第五节 解放战争时期 1945年 8月,苏联红军出兵东北,在八路军、东北抗日联军的配合下,迅速打垮了日本关东军。9月3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东北解放。10月,黑龙江省建立了民主政权,明水县属黑龙江省(省会设在北安)。1946年 2月,建立了第一个民主政权一一明水县人民政府。1947年2月7日,...
第六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第六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此时明水县仍属黑龙江省所辖(省会驻齐齐哈尔)。 1954年8月1日,原黑龙江省与松江省合并为黑龙江省(省会驻哈尔滨),明水县属黑龙江省。 1956年 1月,省政府决定将由省直接领导的几个县划归嫩江地区。明水县被划到嫩...
第一节 民国时期
第三章 行政区划第一节 民国时期 第一节 民国时期 民国12年(1923年)12月,明水设治局成立后,全县划为 5个区(警察区),下设保、甲、牌。 民国16年行政...
第二节 伪满时期
第二节 伪满时期 伪满大同2年(1933年)11月15日,实行保甲制,全县分为9个保、161个甲、1 503个牌。 第一保 (县城内) 辖13个甲; 第二保 (县城外) 辖9个甲、92个牌; 第三保 (龙王庙) 辖23个甲、232个牌; 第四保 (一里七) 辖14个甲、1...
第三节 解放战争时期
第三节 解放战争时期 1946年2月,全县共划为8个区、93个乡、4个分区。 第一区(明水县城) 辖城内4个分区、城外8个乡。城内:东北隅为一分区、东南隅为二分区、西南隅为三分区、西北隅为四分区。城外:明道乡(大三佐屯)、重德乡(真长太屯)、存仁乡(于家粉房屯)、信义乡 (胡长海屯)、尚勤乡...
第四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第四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1949年,全县仍是 10个区,行政村划为109个,增设了 1个街(通达街)。第二年又重划为1 101个村,将通达街撤销。当时各区所辖行政村的情况如下: 城 区 辖6个村、4个街;大三佐、白兴、二排头、二排二、西门外、八井子;城内分一、二、三、四四个街; 双...
第一节 县城
第四章 县城乡镇概况第一节 县城 县城明水镇位于明水县中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25度 52分,北纬47度10分。南与双兴乡毗邻,西、北、东三面与团结乡接壤,是县人民政府的所在地,全县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的中心。 镇辖5个街道、3个村。镇政府驻红旗街。 全镇面积11.21平方公里,居民13 ...
第二节 乡镇1
第二节 乡镇1 一、兴仁镇 兴仁镇位于县城东南20公里处,东邻树人乡,北邻永兴镇,西邻永久乡,南邻青冈兴华镇。面积112.54平方公里,人口19 039人,其中有满族363人、蒙古族14人、达斡尔族 11人。全镇共分13个村、80个村民小组、48个自然屯。镇政府驻兴仁镇。 兴仁镇原名龙王庙屯...
第二节 乡镇2
第二节 乡镇2 八、永久乡 永久乡位于县城东南13公里处,东与兴仁镇毗邻,北与永兴镇相连,西与双兴、西北与团结乡相接,南与青冈县民主乡、兴华镇接壤。面积为 124.6平方公里。人口19 225人,其中有满族7人。全乡共划分为14个村、79个村民小组、49个自然屯。乡政府驻岗刘屯。 岗刘屯,光...
第三节 地名考述
第三节 地名考述 一、县名考 明水县因明水泉子而得名。《明水县概况》:“以境内有明水泉子,因定名曰‘明水’”。其实,明水泉子并不在明水,而在与明水县毗邻的青冈县境内。 《黑龙江志稿》第三卷中写道,明水县“境南有明水泉子”。在这部志稿中所附的全省各县详图中,在青冈县的兴化镇(即今兴华公社,过去...
篇下序
第四篇 农业篇下序 明水县是以生产粮豆为主的农业县,种植业占首位。垦植率已达66.8%,基本无荒可垦。 解放前,明水县土地是封建主义的私人占有制,农业生产极端落后。解放后,党领导农民实行土地改革,走合作化和人民公社化道路,贯彻“农业八字宪法”,改进耕作制度,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实行科学种田。特别...
章下序
第一章 生产关系变革章下序 解放前,明水县的土地多在少数的官僚、地主手里,农民只能给他们扛活种地维持生活。解放后,党领导全县农民进行了土地改革,使广大贫苦农民真正成了土地的主人。1949年以后,得到翻身和解放的广大贫苦农民,积极响应党走“发家致富”道路的号召,在自愿互利的原则下,开始走合作化道路...
第一节 土地私有制
第一节 土地私有制 解放前,本县有75%以上的土地,集中在官僚、地主手中,有4%的土地被日本帝国主义收买为开拓地。这些土地除部分被中小地主雇工经营外,其余全部出租给农民耕种,对农民进行各种残酷的剥削。当时剥削方式有以下几种: 租 地 地主把土地租给有车马和农具的农民耕种,秋后收取地租。分“...
第二节 土地改革
第二节 土地改革 1945年11月明水县解放,推倒了压在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从此结束了广大人民群众政治上受压迫、经济上受剥削的历史。1946年,党和政府领导贫苦农民开展减租减息运动。1947年,党领导全县人民进行了土地改革,消灭封建势力,从地主手中获得土地,实现了“耕者有其田”,使全县25 ...
«
1
2
...
13663
13664
13665
13666
13667
13668
13669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