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一节 概述
第四章 政治运动及政治形势第一节 概述 双鸭山农场前身集贤农场是在集贤县开展土地改革运动以后,继续进行剿匪反霸运动这一时期建立的。农场成员大部分来自集贤县的集贤镇和永安区,也有从附近各县的农村来的。他们绝大部分是土改翻身农民,也有一部分是手工业者或无业游民,此外还有少数混入农场逃避土改斗争...
第二节 抗美援朝
第二节 抗美援朝 农场建立后的第三年,正值全国抗美援朝运动开始阶段。农场党总支对全场职工进行了宣传教育,号召大家搞好生产,以实际行动支援“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正义斗争。1951年5 月初,中共集贤县委宣传部负责同志到农场进行时事政治教育,宣传“抗美援朝”是当前的中心任务,讲述了这一运动的重要...
第三节 肃反、审干
第三节 肃反、审干 1955年8 月4 日,中共黑龙江省委发出了《关于贯彻“中央关于开展斗争肃清暗藏的反革命分子的指示”的计划》,指示根据中央“提高警惕,肃清一切特务分子,防止偏差,不冤枉一个好人”的方针,在场部机关、群众团体、工矿企业和学校中,有组织、有领导、有步骤地开展斗争,揭发与肃清一...
第四节 大跃进、人民公社化
第四节 大跃进、人民公社化 一、大跃进运动 从1958年到1960年,农场紧跟全国的形势,进行了持续三年的“全面大跃进”。动员了大批劳动力,日夜奋战,企图在三年内工业、农业都获得高产,使人民生活得到提高,过着“组织军事化,劳动战斗化,生活集体化”的具有“共产主义性质”的生活。但通过实践...
第五节 新“三反”
第五节 新“三反” 在全国进行过以“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为内容的“三反”运动之后,农场从1960年至1961年进行了一次新“三反”。新“三反”的内容是“反贪污盗窃、反官僚主义、反损失浪费”,实际上和前一次的内容是一样的,可称之为第二次“三反”。不过,在这次运动中,把腐化堕落和违法乱纪...
第六节 “社教”和“五反”、“四清”
第六节 “社教”和“五反”、“四清” 1962年11月23日,场党委根据上级党委《关于今冬明春对城乡人民群众开展社会主义教育和开展增产节约运动通知》的精神,发出了《关于今冬明春对全场职工群众开展社会主义教育的通知》,以提高职工群众的社会主义觉悟,搞好各项生产,开展增产节约运动。这次教育的主要...
第七节 “文化大革命”
第七节 “文化大革命” “史无前列的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人民带来了严重灾难的内乱,是来势迅猛,泛滥极广、破坏力极强的一股浊流,这股浊流在1966年6 月下旬涌到农场。首当其冲的是机关、中学和医院。 1966年6 月间,当首都北京正在批判《海...
第八节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第八节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为了响应毛泽东同志提出的“农村是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大有作为”、“知识青年要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的号召,大批城市知识青年到农场,参加边疆建设工作。自1967年冬季到1970年春季,来自北京、天津、上海、哈尔滨、佳木斯、双鸭山等城市的知识青年共12批3...
第九节 拨乱反正、落实政策
第九节 拨乱反正、落实政策 1976年10月“四人帮”被粉碎后,农场按照中央的部署,开展了揭批林彪,“四人帮” 阴谋篡党夺权的罪行的运动。揭发了“四人帮”的反革命历史和罪恶阴谋,批判了他们执行极左路线,迫害和打击干部、群众,制造混乱,祸国殃民的罪行。通过广播宣传;联系实际事例,讲明道理...
第十节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新形势
第十节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新形势 1978年12月,党中央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国范围内的大规模地揭批林彪、“四人帮”的群众运动已经基本上结束,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农场为了深入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搞好全场工作的重点转移,场党委办了基层单位行政领导和党支部书记...
第十一节 开创新局面
第十一节 开创新局面 1982年9 月,党的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要在重点转移获得初步成绩之后,继续努力,全面开创新的局面,促进社会主义经济的全面高涨。各项任务中,首要的任务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继续向前推进,从1981年到本世纪末的20年,我国经济建设总的奋斗目标是;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
第一章 农业
第三编 经济第一章 农业 农场自1947年建场以来农业生产经历了一个规模从小到大,生产方式从单纯使用人、畜力耕种、收获到种、管、收全部机械化的过程,至1987年,全场拥有耕地面积 189,289 亩,大,中型拖拉机91台,联合收割机58台,其中牵引式10台,职工人数8 ,172 人(正式工...
第一节 农业管理机构沿革
第一节 农业管理机构沿革 1947年8 月,集贤县生产部派出李景华等130 多人到四方台开荒建点,当时称生产大队,下设两个生产队。一队队长王大发带领70多人,100 匹马,在开花山(现一队)开荒建点,二队队长杜廷军带领60多人,116 匹马在东葫芦头沟开荒建点。由大队部组织一切事宜。李景华为...
第二节 生产发展概况
第二节 生产发展概况 一、自然条件: 农场地势西高东低,七星河流经东南,扁石河贯穿东西。 全场总面积50万亩,其中耕地近20余万亩,林地20万亩。地号有128 个,70%的地号分布在漫岗,丘陵地上,土壤类型:岗地白浆土占20%左右,其余为岗地薄层黑土和草甸土,土壤PH为6 —6....
第三节 耕作与轮作
第三节 耕作与轮作 耕作和轮作是农业生产措施的重要一环。科学的耕作与轮作相适应是夺取丰产的基础;而轮作是确保生产有计划有准备的展开,充分发挥水利设施、机械设备,栽培技术自然条件、用养结合使用士地的中心环节。农场在不断总结生产经验和摸索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在耕作与轮作上做了大量的工作。 一...
«
1
2
...
14199
14200
14201
14202
14203
14204
14205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