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四节 广播
第四节 广播 一、广播站的建立与发展 农场有线广播是从1953年开始建立的,当时广播站设在一所草房内,仅有一台59瓦特的播音机、3 个15瓦特的喇叭,设备简陋,而且没有专职的广播员。1956年,广播站添置了一部分设备,确定由刘佩云为广播员,陈沛然负责修理工作。1957年又调胡秀荣到站任...
第五节 文化交流
第五节 文化交流 农场在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初,文化交流次数较多,有的文艺团体,远从数千里之外到场演出,如1959年春天江西省垦殖场文工团即到场演出富有地方特色的节目, 1960 年至1963年之间先后有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工团演出歌舞节目,山东省烟台地区吕剧团演出吕剧节目,伊春林业特区剧团演...
第一节 农场教育事业发展概况
第二章 教育第一节 农场教育事业发展概况 一、学校的建立与发展 随着生产的发展,农场职工日益增加,职工家属陆续来场定居,学龄儿童也逐渐增多。为了解决职工子弟的就读问题,1949年3 月1日,农场开始在老场部的南家属屯(现一队南边农场第二中学校址处),兴办小学。当时只有1个教学班,有学...
第二节 中、小学发展情况
第二节 中、小学发展情况 农场自1949年3 月开办第一所小学至1987年,已经历了40年。学校数发展到小学23所(1987年调整后为10所),中学6 所(包括职业高中一所)。共有小学班级77个,中学班级50个,(包括职业高中的专业班12个)中、小学生共4268名,各中、小学职工 304人,...
第三节 师资培训
第三节 师资培训 农场对教师的培训工作十分重视,六十年代曾成立小学教师文化进修站,指定专人巡回讲课。寒假期间组织短期学习班,研究教材、提高教学业务水平。1977年,大批担任中、小学教师的城市知识青年返城,农场各校师资缺乏。1978年在党校地址开办了师资培训班。 培训各科教师75名(另代...
第四节 教育的初步成果
第四节 教育的初步成果 从1958年创办第一个中学班以来,初中、高中毕业生历年增加。他们之中,有一部分升入大专院校或中等专业学校,毕业后分配在全国各地各条战线工作,大部分在场内或邻近市县工作,有的成为领导干部或生产骨干。如在场内工作的有场党委组织部长王文海,组织部副部长薛友合,场办公室主任田...
第五节 场直中学
第五节 场直中学 为适应机械化农业生产发展和便于生产指挥,1962年在场中心区(五队北边)建成新场部,原集贤农场中学于1964年秋搬新场部,并于1964年改名为“场直中学”。成为农场招收职工子弟实行普通中等教育,为国家大,中专院校输送人才的最高学府。该校校舍宽敞,设备良好,师资力量雄厚。全校...
第六节 职业高中
第六节 职业高中 为适应四化、改革中等教育、全面培养人材、加速现代化农业建设的需要,农场党委于1983年3 月1 日,决定原场直中学职高部分出,成立农场职业高中。任命朴风三为职高支部书记,董志成任校长,下设教导处,总务处,招收学生490 名,12个教学班。其中设1个农机班、6个农学班、5 个...
第七节 场直小学
第七节 场直小学 1978年9 月9 日,场直中学附属小学从场直中学分出成立,场直小学。周思哲、吴金莲为正副、校长,周思哲退休后,吴金莲任支部书记兼校长,有校领导4 人,教师36人,员工 8人,学生907 人(包括学前班),设教学班23个,拥有教室面积1447平方米,教室规格,采光设备均按要...
第八节 职工教育
第八节 职工教育 农场职工教育是从1959年麦收以后开始的。当时全场职工有三分之一是文盲或半文盲,所以主要任务是进行扫盲教育,此项工作由教育科领导,科内有专人负责。各队设专职教员,采用的教材为东北农垦总局编印的课本,1960年分场成立后,分场亦有专人负责职工教育工作,此时全场均开小学课程。学...
第九节 幼儿教育
第九节 幼儿教育 农场幼儿教育是从1958年开始的,场部机关开办了一所幼儿园,有两个班,有教师3 名,入学幼儿40余名。当时仅仅是为了减轻职工和家属的家务负担,尚未考虑到幼儿智力开发的重要意义。1960年以后,各生产队相继成立了托儿所,有的生产队还成立了幼儿班。当时三分场的幼儿班有入学幼儿3...
第一节 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概况
第三章 医疗卫生第一节 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概况 一、卫生所的建立 农场建立初期,没有医疗机构。1950年,孟家烧锅,李津围子两个农场并入后,改称集贤农场,场长刘国山通过集贤县人民政府调来裴泽甫医生,担负全场医疗卫生工作。当时交通不便,各生产队相距几十里,裴医生只拿一个药包、一匹马、一杆...
第二节 医疗概况
第二节 医疗概况 农场的医疗卫生工作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低级到具有较高水平的过程,几十年来为全场职工家属就医防病提供了方便,在发扬革命人道主义,贯彻救死扶伤的精神方面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一、门诊:过去由于受设备、医生人员与技术状况的限制,分工较粗,只按内外中医分诊。自1980年起,增...
第一节 卫生防疫组织机构
第四章 卫生防疫第一节 卫生防疫组织机构 “文革”以前,农场未设卫生防疫工作机构,此项工作由农场医院兼管,大多是搞些临时性和突出性的卫生检查和疾病预防工作,有时还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的形式安排一些季节性的、临时性的具体工作,而且未设专职人员。 1970年,在卫生工作的四大方针指导下,本...
第二节 卫生防疫工作
第二节 卫生防疫工作 一、疾病调查与预防 防疫站自成立之日起,即重视疫情调查和疾病预防工作,1975年的中心工作是调查和预防传染病和多发病,集中力量搞投药、疫苗注射。在对肠道传染病的治疗上,提倡饮食、饮水卫生管理,当时,农场五队、十队、二队时有伤寒病交替发生,每年需有近 2吨药物,六六...
«
1
2
...
14204
14205
14206
14207
14208
14209
14210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