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三节 贯彻《食品卫生法》
第三节 贯彻《食品卫生法》 一、开展大学习、大宣传运动 1983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颁布后,农场按上级要求立即贯彻。 从场部机关到各生产、经营单位都组织了学习、讨论,防疫站人员深入食品生产车间,饭店食堂、副食商店广泛宣传,并派专人到连队分头讲课、张贴标语等,受...
第四节 卫生检查与管理
第四节 卫生检查与管理 一、文明建设卫生检查 农场文明建设卫生险查是以爱国卫生委员会牵头行动的,爱委会办公室设卫生科,由副场长韩景荣任主任,工会主席赵振宇、宣传部部长李欣华、卫生科长刘锡桐为副主任,机关及基层连队都有相应组织,场卫生防疫站为主要实际工作单位,全场文明建设检查评比(也就是...
第一节 全场体育运动发展概况
第五章 体育第一节 全场体育运动发展概况 双鸭山农场体育运动的开展,始自六十年代初期。当时主要是在学校实行广播体操、篮球和乒乓球训练,田径项目只局限短跑、接力、跳高、跳远等项。当时乒乓球运动开展得较好,场直学校学生参加双鸭山市第一届乒乓球比赛时,赵亚东获少年男子组冠军、王桂华获少年女子组第...
第二节 历届体育运动大会
第二节 历届体育运动大会 全场性的体育运动大会共举行过三次:第一次在1954年,第二次在1958年均由农场工会、宣传部及教育科联合组织,在老场部举行,第三次在1975年,由二十九团政治处负责组织,在团部所在地(即新场部)举行。1975年至1976年有些连队还举行过职工运动会。这些运动员的原始...
第三节 各项运动最高纪录
第三节 各项运动最高纪录 历届运动会纪录因保管不善,有部分已散失,仅根据保存的原始资料整理出从1978年第一届中、小学生运动会至1984年第七届中、小学生运动会的各个比赛项目的最好成绩如下表:历届中、小学生运动各项比赛最高成绩附表: 双鸭山农场中、小学生田径...
第四节 各项运动裁判员
第四节 各项运动裁判员 国家体委在1978年决定恢复实行裁判员等级制度以后,农场对此十分重视,在场工会的积极培养下,截至1984年,全场共有17人,(22人次)获得篮球,田径、乒乓球和排球国家等级裁判员称号,其中篮球二级裁判7 人,三级裁判6 ;田径二级裁判1 人,三级裁判4 人;乒乓球三级...
第五节 劳卫制的普及
第五节 劳卫制的普及 农场在六十年代已开始在中,小学生中开展劳卫制体育锻炼,但对劳卫制的普及工作,到1979年才有计划地进行。1977年农场体育委员会成立以后,第二年秋天对此项工作曾做了研究,依照“结合实际情况,开展群众性的体育活动,并逐步使之普及和经常”的方针,订出了农场推行劳卫制的方案,...
第一节 科技组织机构沿革
第六章 农垦科技第一节 科技组织机构沿革 农场于1960年成立科学技术委员会,简称科委。由薛国江担任科委办公室主任。有工作人员两名。1962年农场成立分场后,各分场都配备了兼职科技干部。1962年薛国江调离农场,由靳祥担任科委主任。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科技工作停顿,科委亦取消。...
第二节 科技队伍
第二节 科技队伍 农场科技人员的主要来源,有五十年代末期由洛阳步兵学校、成都军区预备第四师,空军武汉防空学校等部队转业军人中的科技人员(包括机械、卫生、教育方面的人员),有六十年代至八十年代由大学、大专、中专毕业分配来场工作的人员(包括农学、农机、畜牧、林学、工矿、医药、文教等方面的人员),...
第一节 邮电支局
第五编 社会第一章 驻场单位第一节 邮电支局 农场范围内有隶属于省农场总局、双鸭山市及双鸭山矿务局驻场机构。其中双鸭山邮电局农场支局、农业银行双鸭山支行驻农场办事处、双鸭山税务局驻农场税务分局等单位在农场时间较长,与农场业务联系紧密,有的单位在一段时期中业务由农场代办,故关系更为密切。这...
第二节 农业银行办事处
第二节 农业银行办事处 农场开办银行业务是从1953年开始的。当时的二队(现三队)、三队(现七队)、加工厂(现二队)均有储蓄代办所,办理职工的存款、取款业务。这几个储蓄代办所隶属于中国人民银行双鸭山市支行。代办员有曲树权、王义忠,胡作民等。 1955年,中国农业银行成立后,开始在场部建...
第三节 税务分局
第三节 税务分局 农场的税收工作由双鸭山市税务局负责管理。税收项目主要为土地税、农业税、工商营业税。1958年第一次征收农场农业税9 万元。其他税收如工业生产税、销售税、商业营业税、畜牧屠宰税等,在场部未搬迁前交四方台税务分局。1963年,场部搬入新址后,工商各项税款均交宝山税务分局,土地税...
第四节 工商物价管理局
第四节 工商物价管理局 1985年以前,农场曾设工商物价科(与商业公司合署办公),办理工商物价管理业务。1985年初农场体制改革后,成立工商物价管理局,由红管局领导,成为管局驻场单位。金相东任局长,李广志任副局长,工商企业管理员何津泉、个体企业管理员朱宝良、市场管理员曹吉英、个体劳动者协会副...
第二章 风俗习惯
第二章 风俗习惯 农场地区居民大部分为农场职工、家属,他们来自祖国各地,生活习俗各不相同。但经过在农场几十年的共同生活,并与东北当地居民的频繁接触,互相影响,平日的生活习惯与对婚丧寿庆及节日活动的安排基本上相同,只有少数民族在节日、喜庆之时有些习俗仍略有差异。八十年代,由于外界影响,饮食、衣...
第一节 饮食、服饰
第一节 饮食、服饰 一、饮 食 建场初期场区居民的主食以玉米为主,也有白面、小米和高粱米。玉米作楂子饭、大楂子粥、玉米饼、窝窝头。白面主要做馒头、烙饼、擀面条,年节时包饺子等。高梁米、小米做饭、煮粥。副食以白菜、大头菜、豆角、土豆、茄子、辣椒等为主,生菜、大葱、面酱也是常备的小菜。猪...
«
1
2
...
14205
14206
14207
14208
14209
14210
14211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