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五节 劳动力的急剧增加及其影响
第五节 劳动力的急剧增加及其影响 1968年底,毛泽东主席发出了“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号召,接着,大批城市知识青年怀着建设祖国边疆的豪情壮志,来到了新成立的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1968至1975年八年间,十二团共接收来自北京、上海、天津、温洲、哈尔滨等大、中城...
第六节 日益恶化的经济形势
第六节 日益恶化的经济形势 十二团是在“文化大革命”动乱之中成立的,在当时来说,对加强战备、巩固边防和稳定社会秩序都起了重要的作用。然而,在经济方面很快就出现了消极的后果。 从财务方面表现如资金利用率大大降低(见附表) 十二团时期流动资金利用率...
第七节 总结经验教训,生产出现改观
第七节 总结经验教训,生产出现改观 注重经营管理,放宽经济政策 十二团后期,在前几年付出“高昂学费”和代价的基础上,认真总结了经验教训,开始注重了经营管理。首先把懂生产、会管理的原农场领导干部重新安排使用,但只能任副职,被下放了的原机关科室业务干部和生产队干部大多数也恢复了职务;恢复并...
第一节 重新恢复农场建制
第四章 “总局”时期(1977——1985)第一节 重新恢复农场建制 1975年夏,中共中央转发了中央军委《关于压缩军队定额,调整编制体制和安排超编干部的报告》,并下发了邓小平、叶剑英在军委扩大会议上关于“压缩部队定额,调整编制体制”的讲话。根据中央的指示精神,中共黑龙江省委、省革命委员会...
第二节 清算十年浩劫,落实党的政策
第二节 清算十年浩劫,落实党的政策 1976年10月党中央粉碎“四人帮”以后,全场上下同全国人民一样,对“四人帮”在“文化大革命”中的倒行逆施,同仇敌忾。1977年1月,全场掀起了群众性的肃清“四人帮”流毒的“三大讲”运动。大讲“四人帮”横行时党受其害、国受其害、场受其害、身受其害;大讲同“...
第三节 贯彻“八字方针”、工作重点转移
第三节 贯彻“八字方针”、工作重点转移 思想上拔乱反正 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结束了1976年10月以来党的工作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开始全面地、认真地纠正“文化大革命”中及其以前的“左”倾错误,作出了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19...
第四节 全面兴办职工家庭农场
第四节 全面兴办职工家庭农场 一、概述 兴办职工家庭农场,是农垦企业的一项重大经济体制改革。1983年8月,赵紫阳总理视察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时提出:“在国营农场内部实行职工家庭承包办家庭农场”的意见。1984年1月1日,中共中央下发的(1984)1号文件《关于1984年农村工作的通知》中...
第五节 改革管理体制
第五节 改革管理体制 工商、副业单位放开经营为了充分调动企业和劳动者的积极性,疏理流通渠道,搞活经济,促进商品生产迅速发展,1984年底,农场在全面兴办家庭农场的同时,对各公司,修配厂、食品厂、木材厂、面粉厂、建筑材料厂、林业站,商店、招待所、淀粉厂等单位实行放开经营。放开经营的单位不改变公...
第六节 精神文明建设
第六节 精神文明建设 “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和国家开始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高潮。1979年10月,党中央提出了“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这个形势下,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中国文联、中央爱卫会、全...
第七节 经济形势迅速好转
第七节 经济形势迅速好转 1979年以来,由于农场积极地贯彻执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所确定的路线、方针、政策,对农场经济体制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和改革,经济形势除1981年遭受严重洪涝灾害经营亏损177.3万元外,其它年份均有盈利。1979至1985年,是名山农场发展较好的历史阶段。 ...
第八节 前进中的困难与问题
第八节 前进中的困难与问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场的经济体制发生了巨大变化,尤其是兴办职工家庭农场,给农场经济建设带来了新的生机。兴办家庭农场是一个新的事物,因此,无论在理论上、政策上和实际工作中,还有许多问题有待于在实践中去探索和解决。职工负担过重国营农场是一个国营农业企业,又是一个...
一九五五年
第三编 大事记(1955——1985)一九五五年 一九五五年8月上旬佳木斯市政府为了安置部分企业人员,动员了市建筑公司、运输公司、制砖、制酒、木器、刨花板厂等单位的职工130余人,由郊区区长肖廷忠、制油厂厂长张福带领,分两批到达建场驻地(现农场八队)垦荒建点,当时定名为佳木斯农场。 11月5...
一九五六年
一九五六年4月22日青年团佳木斯市委动员第二批本市青年68人(其中女青年11人),由队长刘清玉、 副队长谷凤林带队来佳木斯农场落户垦荒。 5月 由于两批青年来场,青年成份的增加,佳木斯市政府决定将佳木斯农场改名为佳木斯青 年集体农庄。 5月 国营宝泉岭农场为扩...
一九五七年
一九五七年1月 在宝泉岭农场莲花分场的基础上正式成立了国营萝北农场,场长刘冲,党委 书记王志伦。体制为两级管理,两级核算,下设3个生产队,隶属于黑龙江省 国营农场管理厅领导。 7月26日 根据中共中央发出的《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精神,农场开展了整风运动。 ...
一九五八年
一九五八年4月28日 中国人民志愿军转业官兵500人,从朝鲜集体转业来场划归七分场,分别编 为二、三、五、六生产队。 11月7日 分场广播站建立。职工、家属第一次听到了分场举办的广播节目。 11月10日 苏联一艘自动驳船,在“名山岛”南我侧江通里搁浅,因当时黑龙江水位较低...
«
1
2
...
14364
14365
14366
14367
14368
14369
14370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