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二节 机构沿革
第二节 机构沿革 1958年至1962年,未设畜牧管理机构,只设1名兽医负责畜牧工作。 1963年至1965年,生产科配备1名畜牧技术员,同时,农场成立了畜牧兽医工作站,站长陈德库,工作人员岳文阁、于新全,负责全场畜牧防疫和各种疾病的诊治。 1969年,十二团在生产股设1...
第三节 主要畜禽
第三节 主要畜禽 猪: 1957年,为改善职工生活,开始养猪。 1959年,毛主席发表了《关于发展养猪事业的一封信》,号召大力养猪。在这封信的推动下,农场成立了畜牧队开始公养猪。 1962年,在执行以公养为主、私养为辅的方针指导下,大力提倡私人养猪,使养猪事业发展很快。从饲...
第四节 良种
第四节 良种 养猪初期,猪群质量很差,品种、血统都十分混杂,黑、白、花猪样样有。体型是两头尖尖中间粗,生长缓慢,产仔率、育成率都很低。 1965年,从友谊农场引进一批优良种猪,对猪群进行了杂交、改良和更新,并加强了饲养管理。缩短了猪的育成期,提高了产仔率和成活率,窝重明显增加。从...
第五节 防疫
第五节 防疫 马软骨症: 1964年,全场有152匹马,32匹得了软骨症,占总数的21%,死亡15匹,占患马的47%。发生软骨症的原因是:饲料单一,并缺少钙和磷,饲养管理不当,过度劳役等所致。 预防办法是:加强饲养管理,适时、适量补喂南京石粉,控制适当的劳役强度后,马软骨症...
第六节 渔业
第六节 渔业 名山农场北靠黑龙江,南有莲花泡,西有鸭蛋河。黑龙江、莲花泡和鸭蛋河,各有多条支流、河沟和泡沼,水源资源十分丰富,盛产各种淡水鱼类,农场发展渔业生产,有着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 自建场以来,农场的渔业生产,大体上可分为两个阶段。一是七十年代以前的捕捞为主的渔业生产。二...
第—节 概述
第五章 工业第—节 概述 农场的工业是伴随着农场规模的不断扩大,生产不断向前发展而逐渐发展起来的。27年来,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半自给、自给型到商品生产的发展过程。 开始,对发展工业生产认识不足,通过多年实践,认识到农场单一搞农业生产有一定的弊端,必须坚持以农为主,多...
第二节 机构沿革
第二节 机构沿革 1958年至1962年,没有专门的工业管理机构。分场分工一名副场长主管工业,下设一名助理员负责管理工业生产。 1963年1月,名山农场设立工业交通基建科,科长孙洪林。 1969年1月,农场改建为生产建设兵团十二团后,原工业交通基建科分管的制材、砖瓦等建 ...
第三节 建材生产
第三节 建材生产 砖瓦生产 1958年,为满足基本建设需要,开始了砖瓦生产。当时条件所限,红砖采用手工扣坯,开始 用单斗模或双斗模,熟练后改为三联斗或四联斗模具,工效有所提高。粘土瓦的制做从备土、和泥、踩垛到切坯成型,整个工序全部手工操作。砖、瓦的焙烧是马蹄窑或方框窑。 ...
第四节 粮油加工
第四节 粮油加工 面粉: 1964年以前,联合加工厂用机动石磨生产不去麸皮的全面粉。1964年,原萝北农垦分局面粉厂移交农场后,对人员进行了充实、调整,对设备进行了革新、维修。年可生产面粉2,500多吨,从此,全场职工家属才吃上了去麸皮的面粉。 1972年,面粉厂工人发扬...
第五节 食品、副食品加工
第五节 食品、副食品加工 1960年,开始食品、副食品加工。主要产品有各种糕点、大酱、酱油等。当时是联合加工厂的—个车间。设备简陋,生产工艺较原始,年仅产各种糕点4.6吨,大酱2吨,酱油24.1吨。 1968年食品厂成立,当年开始修建场房,1969年竣工投产。年产糕点24.8吨...
第六节 酿造业生产
第六节 酿造业生产 1959年,联合加工厂成立,设有酿酒车间,年产白酒1.2吨。以后规模逐年扩大,设备逐年完善,产量和质量也逐年增加和提高。1965年,年产白酒64吨。 1969年至1976年、大部分生产连队都办起了小酒坊,利用饲料酿造白酒,酒糟供连队发展畜牧业,白酒又可外销,...
第七节 木制品生产
第七节 木制品生产 建场以来,只是进行原木加工,制成方材、板材、房架、门窗套与门窗扇等,以满足基本建设所需,不搞民用生活制品生产。 1980年,开始木制品生产。除生产建材制品外,加工及经营的项目还有:军用枪托;工业翻砂用的各种模型、瓦托;医药箱柜;生产用的牛、马车棚、手推车棚;...
第八节 淀粉生产
第八节 淀粉生产 1980年,宝泉岭农场管理局直属淀粉厂归属农场后,才有了淀粉生产。生产的“雪山牌”土豆淀粉,远销荷兰、香港、天津、大连等地。 1980年至1985年,累计生产土豆淀粉1,540吨。年均生产256,7吨。 1980年季1981年,两年生产大豆“蛋白”...
第一节 机构沿革
第六章 水利第一节 机构沿革 1958年至1962年,分场未设水利专管机构,只分工一名副场长分管水利工作,并在生产办公室设一名水利技术员具体负责。 1963年至1968年,名山农场在工业交通基建科设一名水利技术员专管水利工作。 1969年,十二团计划股兼管水利工作。 19...
第二节 水利队
第二节 水利队 水利队始建于1968年,这支队伍,以城市下乡知识青年为主体,计80人,配备1台推土机。 1970年,十二团将水利队改建为农业生产连队十五连,并将驻在老场部的武装值班连改建为工程二连取代水利队。 1973年,十二团撤销了工程二连,人员分配到全团各连队。 ...
«
1
2
...
14368
14369
14370
14371
14372
14373
14374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