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三节 水利工程
第三节 水利工程 防洪工程 名山农场地处三江冲击平原,北靠黑龙江,江岸长约20公里。为防江水上涨为害,1957年至1958年夏(汛期前),全场干部、职工奋战在黑龙江畔,修筑了现名山桥处至“王八坑”1.5公里的堤防,完成土方7,000立方米。1964、1973和1981三年,又对该堤进行...
第四节 洪涝灾害
第四节 洪涝灾害 建场以来,洪、涝灾害不断发生。1958年初秋,黑龙江发生前所未有的洪汛,江水暴涨,水位高达98.94米,将八队养鸡场西侧江堤冲开,八队下坎1,200余亩耕地全被洪水吞没。 在此之前,萝北地区与农场根据上级防汛指挥部的指示,全力以赴,事先在沿江一带加强了防洪措施,...
第一节 概述
第七章 基建第一节 概述 基建工作,是随着农场生产建设事业的发展,而不断地扩大、完善和发展的。 1958年以前,职工住的是“地窨子窝棚”、帐棚和“马架子”;条件略好点的是简易房。人多房子少,居住条件很差。 建房没有正规设计,只是夏挡风雨冬保暖就行,根本不讲究式样和内部开间布置。...
第二节 机构沿革
第二节 机构沿革 1958年8月,萝北农场一分场设基建股,股长宋宪章,工作人员2人。同年10月,一分场改为七分场,撤销基建股,设一名助理员负责基建工作。 1963年,名山农场设工业交通基建科,科长孙洪林,编配4名科员分别负责工业、交通、水利、基建工作。 1969年,十二团将工业交...
第三节 建筑设计
第三节 建筑设计 名山农场的建筑设计工作,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 建场初期的建筑设计工作: 当时条件所限,只是采取了因地制宜、因陋就简的办法,对房屋的结构、样式以及内部的开间 布置等问题还无暇顾及。除单位的公共建筑和场区的工业厂房采用砖、瓦结构外,民用住宅的...
第一节 概述
第八章 交通第一节 概述 农场创建初期,条件十分艰苦,道路是垦荒者踏出的羊肠小道改修的,仅可通行牛、马车。低洼、沼泽地段牛、马车也无法通行。开荒所需生活、生产物资,绝大部分靠肩挑、人扛、牛拉、马驮运往各生产点。 1960年至1962年,生产有了很大发展,条件也明显好转,解除了...
第二节 机构沿革
第二节 机构沿革 1958年至1962年,未设交通专管机构,只分工一名副场长兼管。 1963年,名山农场设工业交通基建科,科长孙洪林,交通助理吴应科。 1969年至1976年,交通工作由装备股管理,现役军人严继忠任股长。 1977年,农场设立工业交通科。科长孙洪林,副科长王...
第三节 公路运输
第三节 公路运输 货运 随着生产的发展,农场于1963年成立汽车队,担负全场的运输任务。从萝北以远的宝泉岭、鹤岗、佳木斯等地,每年都要运进大量物资,运出上万吨粮食。平均运距约在120公里左右。场货运量8.9万吨,货运周转量1,066万吨公里。 汽车队自1963年成...
第四节 水路运输
第四节 水路运输 名山农场地处黑龙江沿岸,从黑龙江乘船上行经黑河可直达漠河,下行经同江进入松花江可直达佳木斯、哈尔滨等地,发展水运非常有利。 建场初期,水上运输船舶甚缺,只有木制小船从事捕鱼生产,未开展水上运输业务。 1978年4月,从鹤立河农场购入274马力的机动拖船一艘...
第五节 公路建设与养护
第五节 公路建设与养护 1960年以前,农场无有正规道路。各队之间只有沿垦荒者踏出的羊肠小道,临时修的简易便道相通,仅能行人和牛、马车及拖拉机等通行。场内人员外出开会、办事等,多以步行为主。 1960年,修建了老场部至观十九队间的0.5公里道路,并铺以砂石路面,与鹤(岗)萝(北)公路相...
第六节 汽车与安全管理
第六节 汽车与安全管理 汽车管理 1963年,农场车队刚刚成立,人员新,缺乏对汽车运输的管理经验,在车辆利用、运输效率、油、材料消耗等各方面都有很大的损失和浪费。 1964年,农场为加强运输管理,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充实了车队的领导和增加了新的技术骨干力量...
第一节 机构沿革
第九章 通讯、电力第一节 机构沿革 1958年至1962年七分场时期,未设专门的通讯、电力管理机构。通讯由技术员徐久思、电力由2名电工负责。 1963年至1968年,通讯、电力隶属工业交通基建科。科长孙洪林,科内设分管通讯、电力的助理员1人。通讯设有总机交换台、话务班、线务班...
第二节 通讯
第二节 通讯 农场的通讯事业,是随着生产建设的发展而逐步发展起来的。1957年以前,靠人骑马传递文件和信息。 1958年,安装了30门磁石式交换总机、电话单机10部。一队(现八队)、二队(现十四队)、五队(现名山公社)的电话线暂架在县邮局的通讯线杆上,其余各队通讯线全部由本场架设简易杆...
第三节 电力
第三节 电力 名山农场的电力事业,是随着生产建设的发展而逐渐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起来的。1962年以前,曾经流传着这么四句顺口溜:“瞎电灯,聋电话,收音机是哑叭,有电还要点洋蜡”,确实如此。1962年秋,农场才开始通上国电,高压配电线路仅有7.3公里,变压器容量290千伏安。全场发电机才有...
第一节 机构沿革
第十章 粮食第一节 机构沿革 1959年以前,未设专门的粮食管理机构,粮食工作由财贸助理兼管,粮油供应由各食堂代管。 1960年,建立了粮食管理所,所长封瑞田,设工作人员2名。负责全场粮食管理、调拨、化验、粮油加工、粮豆上交、出口等项业务。同年,在场部地区又成立了粮食供应部...
«
1
2
...
14369
14370
14371
14372
14373
14374
14375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