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巨浪——林甸大地的一颗明珠
巨浪——林甸大地的一颗明珠 王庆堂 巨浪牧场位于林甸县境内,1960年建场,2005年底有居民1116户、3357人,职工615人,奶牛4900头,辖区经营面积14.5万亩。牧场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1186万元,人均收...
多多集团党委获省先进企业党组织称号
多多集团党委获省先进企业党组织称号 李传卿 多多集团党委在获得总局党委授予的先进企业党组织的同时,再获殊荣。2006年6月29日,多多集团党委被省委评为先进企业党组织,全省共有47个企业获此荣誉,垦区多多集团党委和九三油脂集...
垦区少数民族情况调查
垦区少数民族情况调查 吴克尧 2004年春黑龙江省农垦总局民族宗教局为编写《北大荒少数民族》一书,笔者对垦区的少数民族进行了一次系统的调查。 黑龙江垦区少数民族,在垦区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北大荒建设做出了重要...
志书质量控制论
续志探讨志书质量控制论 ——兼论建立保证志书质量控制标准体系 苏炎灶 全国首轮修志工作已近尾声,新一轮修志工作正如火如荼地展开。如何在首轮修志实践的基础上,使新一轮志书在质...
续谈志稿行文规范化的几个问题
续谈志稿行文规范化的几个问题 粱滨久 《北大荒史志》2006年第3期上,刊登了我写的《关于志稿行文规范化的几个问题》。在审阅志稿过程中,又发现了几个问题,作“续谈”。 一、“其他”、“其它”的用法 在古代典籍...
“秉笔直书”与“史德”
“秉笔直书”与“史德” 丁继松 前些时候我读了一位老干部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去垦区沙河子农场工作时写的一篇回忆录。在这篇文章中作者毫不隐瞒地将当时沙河子农垦的贫困情景如实地写了出来。这个农场穷到什么程度呢?他们是冬天去的,招待...
胡耀邦与共青农场
历史回忆胡耀邦与共青农场 忆共青农场的由来 朱文熹 2005年共青农场建场50周年,邀请我去参加纪念大会。8月的北大荒,天高气爽,惠风和畅。一望无边的金黄色的...
胡耀邦与北京青年志愿垦荒队
胡耀邦与北京青年志愿垦荒队 赵国春 在北大荒的开发历史上,有许多令人难忘的壮举,我国第一支北京青年志愿垦荒队开发北大荒,就是其中辉煌的一页。 一、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1955年4月,北京共青团市委召开了第三届团...
北大荒股份有限公司浩良河化肥分公司总经理项滨获“全国化工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
垦区人物北大荒股份有限公司浩良河化肥分公司总经理项滨获“全国化工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 张弘强 2005年10月19日上午,被誉为化工领域科技盛会的“全国化工科学技术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会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我记忆中的“知青”
知青岁月我记忆中的“知青” 魏壮修 我与来垦区的一些城市知识青年,曾有过很密切和深刻的接触与交往。他们中的一些人和我成了很要好的朋友。虽然都已多年不曾见面,甚至已经失去联系了,但我依然深深地怀念着他们。我与“知青”有着相...
萝北,青年战胜荒地的标识
萝北,青年战胜荒地的标识 ——50年前的一篇报道 李伟 1955年5月,北京市石景山区西黄乡22岁的共产党员、乡长兼团支部书记杨华等4名青年,响应团中...
牛倌
口述历史牛倌 楼芹 我们二区所种20垧水稻,没有机械,一台用来抽水的老式涡轮机,是日本人留下的用煤气发动的老爷机,由水管站经营。我们唯一的动力资源,除了20多个人,就是5头朝鲜大牤牛和10多头用以繁衍的小母牛。刘隆义选...
回忆建团(场)初期二三事
回忆建团(场)初期二三事 杨恽 由于三江电业局要求各农场供电局写一部从建场有电的那一天起,到2000年底的电业发展史,使我有了一次较详细的回忆起二十九年前开荒建点的那些难忘岁月。 住的是帐篷、睡的是爬犁房(一种在爬...
龙口夺粮寄深情
回忆录龙口夺粮寄深情 张天孔 1956年8月,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农业建设第二师四团,转业来铁力县组建国营“十一”农场(即现在铁力农场)第十个月。这年春天,广大转业官兵长期握枪炮的手拿起生产工具,在荒无人烟的草原上播下的小麦...
难忘的兵团“屯垦戍边”岁月
资料辑存难忘的兵团“屯垦戍边”岁月 梁文玺 1968年,根据毛泽东主席的批示,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发出了组建沈阳军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的命令,以黑龙江省的原东北农垦总局所属农场为基础和部分省属农场,组建整编为兵...
«
1
2
...
14709
14710
14711
14712
14713
14714
14715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