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二节 邮政
第二节 邮政 方正县邮电局始终没有在沙河农场派出机构。邮电事业由农场自己设置与管理。 建场初期,沙河农场不能邮信、收信和订阅报刊杂志。因为附近均不通车,不通船,不通邮,有些关里来场打工的工人,赚些钱往家里邮,必须得徒步走到依兰县城去办理邮寄。 1958年,方正县乡镇通邮,大罗密...
第十三章 财务
第十三章 财务 农场的财务管理,是经济发展的命脉。财务工作的质量,对搞好经济预测、核算、经营管理、筹集和合理运用资金等方面,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农场的财会组织结构日趋完善合理;财会人员队伍日趋专业化、年轻化、知识化,其管理水平和手段日趋现代化,进入微机时代。
第一节 机构沿革
第一节 机构沿革 农场建场初期,财会人员只有会计和出纳2人。会计兼管计划、财务、统计、劳资管理工作;出纳兼管后勤、食堂,还兼管共青团等工作。1954—1958年,主管场长张忠范;会计张景春;出纳员王治政(农技员兼)。1958—1961年,主管场长刘喜元;会计李子信;出纳员吴元庆。1961—1...
第二节 财务管理
第二节 财务管理 沙河农场的财务管理,是随着农场自身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不断完善和发展起来的。 一、建场初期(1954—1957)建场初期,农场以开荒为主,积极扩大耕地面积,以使农场形成规模。经营管理的中心是开荒和提高粮豆作物产量,增加经济效益,不太注重核算。因为开荒费用较大,扩大再生...
第三节 资金管理
第三节 资金管理 一、固定资金管理 固定资金来源于国家基本建设投资、自筹资金和专项拨款。对于固定资金的使用原则是专款专用,最后有效地转化为固定资产。农场对固定资产只有使用权,没有处理权。只能无偿调出,不需用也不准处理变卖。国家通过财务报表进行监控,确保国有资产不能流失。 农场设有...
第四节 计划管理
第四节 计划管理 农场的计划管理,从时间上分,有长期计划、年度计划、阶段计划三种;从内容上分,有生产计划、财务计划、科学实验计划等;从类型上分,有总体规划、具体筹划等。无论是哪种计划,干一备二看三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对指挥生产,发展经济都是十分重要的工作方法。 一、建场初期(195...
第五节 统计工作
第五节 统计工作 统计工作对于农场经济发展有重要的地位。准确、及时、详实的统计数据,能够反映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监督经济发展的计划管理,预测经济发展的基本走向,是实行计划管理基本依据;并且可以为领导作出某些重大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一、机构沿革 1954—1958年,统计员张景春...
第一节 机构沿革
第十四章 劳资第一节 机构沿革 农场的劳资工作,是由兼职到专职,由单纯的劳动力登记、调配、接收、调转,到对职工队伍全面管理的发展过程。 1954—1957年,张景春(会计兼管劳资工作)。1957—1960年,姚小忠(计统调兼管劳资工作)。1960—1962年,吴元庆(计统调兼管劳资工...
第二节 劳资工作
第二节 劳资工作 沙河农场的劳动工资管理,是从单纯的劳力调配,逐步发展到用经济手段管理劳动工资的过程。 建场初期(1954—1957) 建场初期,生产建设任务重,劳动力比较紧张。农场劳动力调配,主要是从外地(哈尔滨、方正县、关内移民)调入。 农场当时没有专职的劳动管理机构。...
第三节 职工队伍
第三节 职工队伍 一、队伍构成 沙河农场的职工来自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56个县(旗),来自五湖四海,为着垦区的开发建设,走到一起来了。 沙河农场现有职工731人(其中女职工153人)。这支职工队伍是由多种成分、多种渠道、多种因素构成的。是一支不断发展壮大的,非常能战斗的队伍。归...
第四节 工资管理
第四节 工资管理 一、工资变革 (一)、等级工资。农场职工实行两个工资标准。一是国家干部和全国统一的工种,执行国家统一的工资标准;二是其它职工一律执行黑龙江省国营农场统一的农牧工人级固定工资标准。 1961年,在固定等级工资的基础上,实行“月薪日计”。就是把月工资标准化为日工资,...
第五节 劳保管理
第五节 劳保管理 一、劳动保护农场劳动保护事业是从无到有逐步完善的。劳动保护物品的待遇和发放,是根据国家劳保条例和农场具体情节制定的。 1966年以前,只有机务工人、专业技术工人和医护工作者、更夫等,享受工作服、线手套、棉手套、毛巾、肥皂等劳动保护物品。1968年,汽车司机、拖拉机驾驶...
第一节 机构沿革
第十五章 科技第一节 机构沿革 沙河农场地处偏僻,科技人才短缺。在农业或其它行业没有技术员的时候,就由单位领导代替,培养造就了一些土专家和技术员,为农场的开发建设作出了贡献。 1954—1961年,农业技术员王治政;畜牧技术员陈贵禄。1961—1962年,农业技术员孙殿生;畜牧技术员...
第二节 科技工作
第二节 科技工作 邓小平同志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个真理是在农场生产实践中逐步认识清楚的。 1954—1957年,建场初期,农业生产以开荒种地为主。当时的主要任务是开发建设,农业科技主要是沿袭传统耕作方式,比较落后,广种薄收。但是,农业科技活动不是没有,比如在荒草地开荒,采取...
第三节 科技成果
第三节 科技成果 农场科技的发展,从作物品种的选择确定,到新品种的引进提高;从新技术的学习到推广、革新、改造等。在农场的开发建设中,科技越来越受到重视,各种生产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促进了农场各项事业的发展。 1969年,农场进行了小区域作物栽培施肥量对比试验,为小麦、大豆、玉米的合理施...
«
1
2
...
15245
15246
15247
15248
15249
15250
15251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