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节 工业、交通发展规模
第二节 工业、交通发展规模 一、工业: 1983年,本场工业企业4个,均属小型工业,计有农机修造厂、制材厂、制砖厂、皮革厂。企业性全部人员688人,总产值252.7万元,人均产值3,672元。 1985年,企业性全部人员212人,总产值111.8万元,人均创造产值5,273元。 1、农机修...
-
第三节 基本建设规模
第三节 基本建设规模 一、房屋建设: 全场房屋实有面积202,081平方米,其中砖瓦结l81,007平方米。 农业用房18,654平方米,畜牧业用房23,514平方米,工业用房10,441平方米,商业、物资用房5,895平方米,科研用房203平方米,文教卫生用房l7,169平方米,住宅91,...
-
第四节 农业机械化程度
第四节 农业机械化程度 1985年,全场拥有履带式拖拉机91台,胶轮拖拉机64台;自走式联合收割机55台,牵引式联合收割机57台;主要农机具733台(件)。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耕地、播种、中耕、收获等机械化程度平均达85%。
-
第五节 总投资及经营成果
第五节 总投资及经营成果 1985年,全场有固定资产1,235.8万元,流动资金777.6万元。工农业总产值l,770万元(1980年不变价)。经营利润532,000万元,上缴税金92.3万元。
-
第一节 概述
第二篇 自然地理第一章 地形地貌第一节 概述 本场地处大兴安岭南麓前延伸的丘陵漫岗地带。丘陵起伏,沟谷纵横。总的地势东部偏高,西部偏低,中部高,南北低。最高点在东部与鹤山农场的分水岭上,海拔363米;最低点是西部西江水库底,海拔213米。平均高度为288米,相对高度在270至290米之间。 ...
-
第二节 山脉漫岗
第二节 山脉漫岗 场内三道山脉、六大漫岗,形成本场丘陵起伏的主要地形特点。 三道山脉: 一是位于五队、场部、一队之西,四队、二队之东,到本场南部边界的山脉,呈西北、东南走向,全长11公里,有海拔300米以上山头9个,最高海拔354米; 二是位于场部东部,经永青林场,到十一队南部的山脉,呈西...
-
第三节 河流、沟谷
第三节 河流、沟谷 本场属黑龙江省西部干旱地区,虽境内无较大河流,但嫩江流经边境,多金河贯穿东西,是场区的重要水系;沟谷纵横,泡泽棋布,是本场良好的天然聚水区和排水道。 河流: 嫩江:在本场西部,自北向南流过,成为与内蒙古自治区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的天然界线。发源于大兴安岭之伊勒呼里山东南...
-
第一节 土壤
第二章 土壤 植被第一节 土壤 陆地表面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产植物的疏松表层叫做土壤。它是有发展规律的自然体。由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可分为自然土壤和农业土壤。本节主要记述本场的自然土壤状况。 本场地处大兴安岭向松嫩平原过度的低山丘陵地带,多漫岗,少平地。土壤的成土母质是第四纪冲积、...
-
第二节 植被
第二节 植被 在一定地区内,覆盖地面的植物及其群落。有栽培农田或树林,称为“人工植被”,有天然森林或草甸,称为“自然植被”。本节记述的是场内“自然植被”情况,“人工植被”情况见经济编有关章节。 本场自然植被有草原植被和天然次生林植被。 一、草原植被: 本场位于东北大草原的西北部,草原多属丘...
-
第一节 概述
第三章 气候第一节 概述 本场地理位置居东经124度46分—l2,5度9分,北纬48度53分—49度4分,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差异显著;四季分耳目。冬季受西伯利要寒流控制和季风影响,时间漫长,气温寒冷,空气干燥,盛行西风和西北风。夏季受北太平洋高压控制和季风影响,气候温暖,湿润多雨,光...
-
第二节 气象
第二节 气象 一、气温。本场气温全年平均0.5℃,年内表现夏高冬低,温差悬殊。l月份最低,平均为一22.8℃,7月份最高,平均为20.9℃,极端最低气温一41.5℃(1961年1月15日),极端最高气温37.9℃(1968午8月7日)。各月平均气温在7月份以前是逐升趋势,8月份以后是逐减趋势,全...
-
第三节 季节
第三节 季节 一、四季: 按照我国农历划分,一年为四季。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各季之开始。每季各占三个月。而按照气候学的四季划分方法是:每连续五天为一候,每候平均气温高于22℃的作为夏季,低于l0摄氏度的作为冬季,介乎l0——22摄氏度之间的为春、秋季节。这个划分方法与物候是相一致的。按此方...
-
第四节 天气谚语
第四节 天气谚语 一年四季,风雨霜雪,阴晴干湿,冷暖交替,天气多变。人们为掌握天气变化的规律,经过在长时间实践中细心观察,反复研究,不同天气情况下天气现象、动物反应和自然征兆,总结积累了很多预报天气的经验,形成简明通俗、顺理成文、寓意深刻的测天谚语。如下几种在本场广为流传: 一、看天测雨: 天...
-
第一节 土地资源
第四章 自然资源第一节 土地资源 土地既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又是一种重要的综合性资源。本场地处全国著称的黑土地带,土壤肥沃,适应性广,土地资源是比较丰富的。场内宽谷漫岗,自然排水条件好。土地集中,便于经营管理。气候适宜,基本能满足各种作物的生长。为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
第二节 水资源
第二节 水资源 一、降水量与蒸发量 根据本场l958——l985年28年的气象记载,年降水量平均为487.9毫米,最大年(1981年)降水量640.1毫米,最小年(1968年)降水量356.1毫米。 又据l971——1985年的气象记载,年内平均蒸发量为1196.3毫米,最大年(197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