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一章 科学技术
第六编 科教文卫第一章 科学技术 农场的科技工作经历了从无到有逐步发展的过程。 建场初期,农场就十分重视科技工作。20世纪50至60年代,农场科技活动非常活跃,当时叫“技术革新”、“技术革命”或“生产技术经验总结”。1959年,农场一队实行了“大豆机械化垄作栽培法”,变大豆平播为垄播,提...
第一节 机构沿革
第一节 机构沿革 1986年,农场设有科技科,柴广庆任科长,科员康风英。 1987年,农场调整了科学技术委员会成员,主任徐畅南、秘书长柴广庆。 1988年,生产科和科技科合署办公,生产科长柴广庆兼任科技科科长。 1989年,赵继春为科技科科长兼生产科副科长。同年调整了科学技术委员会成员...
第二节 发展概况
第二节 发展概况 1986年,农场为推动科技进步,成立了科学技术协会,协会主任徐畅南、副主任朴敬久、徐连赋、于卫东、柴广庆,协会秘书长和副秘书长分别由柴广庆和徐连赋兼任。1987年,农场成立了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王炳元、副组长...
第三节 科研单位
第三节 科研单位 除各有关部门结合业务实际进行科学研究之外,农场还设置了农业科研单位。 1968年,农场在良种队内设科研班,当时良种队指导员孔宪满,队长黄智利,生产科技术员苏文泉任技术指导,胡翔华任科研班班长。科研班12人,...
第四节 科技队伍
第四节 科技队伍 1986年,农场有职称的科技人员只有71人,其中中级4人,初级67人。 1987年,农场成立职称改革领导小组后,进行了较大规模的专业技术职称套改审定工作。 到1989年,获得各类专业技术任职资格的人员达60...
第五节 科技成果推广与应用
第五节 科技成果推广与应用 1986~2000年间,农场科技人员在各个领域勤奋工作,为提高生产力水平,认真推广与应用科研成果,有力地推动了农场现代化进程。 主要科技成果及推广应用项目有: 一、农业方面 1986年推广的项目: 1.小麦...
第六节 科技论文与成果
第六节 科技论文与成果 1986~2000年,农场科技人员在各级专业学会(协会)和报刊上发表论文 469篇,其中在省以上专业学会(协会)和报刊上发表论文135篇。 期间,在分局、总局、省和国家获科技成果奖47项。 ...
第二章 教育
第二章 教育 1985年以前,农场教育大体经历了初创时期(1952~1957年),发展时期(1958~1965年),受挫时期(1966~1975年)和振兴时期(1976~1985年)。在这 3个时期,学校数、学生数和教师数总的呈不断递增的态势。据统计,1952年有学校1所,学生38人,教...
第一节 组织机构及发展概况
第一节 组织机构及发展概况 农场教育工作受分局教育局和农场党委的双重领导,即在教学业务上隶属分局教育局领导,教育行政管理由农场负责。农场有一名副场级领导主抓教育工作,教育科以指导、协调、服务为宗旨,主管全场教育工作。 1985年,...
第二节 各类教育
第二节 各类教育 一、幼儿教育 1984年场直建起了托儿楼之后,幼儿教育逐步走上了正规化,同时各生产队均办起了学前班。按照《幼儿园教育规程》和《幼儿园管理条例》的要求,加强了园所的管理,注重对幼儿的早期智力开发。当时幼儿园行政上...
第三节 教育经费
第三节 教育经费 自1986年以来,农场解决办学资金的途径主要是“拨、补、集”。“拨”,是指上级正常拨给的教育经费。这部分资金还不够支付教师的工资。“补”,是指农场自筹一部分资金对教育进行补贴,这是解决教育经费的主要来源。另外...
第四节 教师队伍建设
第四节 教师队伍建设 建设一支思想政治素质较高,业务能力较强的教师队伍,是实施“科技兴国、科技兴省、科技兴场”的战略目标的需要。自1986年以来,农场狠抓了教师队伍建设,重点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保证教师数量 1986年以前...
第五节 九年义务教育
第五节 九年义务教育 1986年 4月1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九年义务教育开始走向法制化轨道。为了贯彻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黑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
第六节 中小学教育机构改革
第六节 中小学教育机构改革 1993年 3月,中学根据上级精神,结合外地经验,进行了教育机构改革,取消了副校长建制,原4个处室合并为2个处室。经过民主选举,教务处主任由谢华担任,总务处主任由孙仰亮担任。这是中学教育机构改革史上力度较大的一次。...
第三章 文化体育
第三章 文化体育 农场人一向有喜欢文化艺术和体育的传统。老一辈乐观向上的精神,为农场文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改革开放以后,尽管知青大部分返城,部分文艺人才外流,文化活动有所减少,但农场人喜欢文化艺术的传统和兴致没有丢。而且音乐、美术、舞蹈、戏剧、诗歌、散文、小说、小品、书法、摄影、体育等内...
«
1
2
...
15333
15334
15335
15336
15337
15338
15339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