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八节 计划生育
第八节 计划生育 一、岗位责任制 农场历届领导班子十分重视计划生育工作,始终把计划生育工作摆到重要议事日程,当作头等大事来抓。1986年以前,农场就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首的计划生育委员会,同时又成立了计划生育办公室这个常设机构,在基层单...
第一章 社区管理委员会
第七编 社会第一章 社区管理委员会 所谓社区,一般是指社会上以某种特征划分的居住区。这一解释更适合于城市中以居民的地理分布划分的社区概念。而垦区的所谓“社区”有其特定的涵义,它是指聚居在农场辖区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把“社区”概念用于农场,是为实现农场内部政企分开的需要。农场社区的...
第一节 “社区”的引进
第一节 “社区”的引进 国有农场政企社企合一的体制,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这种政企社企合一的管理体制,在计划经济时期有效地解决了农垦系统领导与社会行政工作多头属地管理的矛盾,使政府的各项行政和社会管理职能直接有效地服务于垦区建设,对...
第二节 机构沿革
第二节 机构沿革 1997年初,农场在成立企业集团的同时,设立了社区管理委员会。当时定编 3人,其中设主任1人,副主任1人。同时对所属中学定编73人,小学86人,医院98人,公安分局39人。 总局《关于推进农场内部政企分开若干问...
第三节 职能与管理模式
第三节 职能与管理模式 1997年,社区管理委员会的职能是:行使社区内的各项政府职能,负责社区内的公共事业和公共设施的管理、使用、规划和建设。负责安全生产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抓好计划生育工作及所管单位指标的落实工作,负责党的路线、方针...
第一节 机构沿革
第二章 民政第一节 机构沿革 第二章民政1994年以前,农场民政工作没有系统管理机构和职能部门,有关的民政工作由农场相关部门兼管或由上级业务部门负责,一般由农场行政办公室兼管,如1959年,农场就规定民政工作由办公室负责。 199...
第二节 民政工作
第二节 民政工作 农场民政局未成立之前,在农场党委的安排下民政工作多由办公室、工会、劳资、武装部等部门兼管或由上级部门负责。1994年农场民政局成立以后,在党委和九三民政局的领导下,农场民政工作才比较系统地逐步开展起来。1994~2...
第三章 人口 民族 家庭
第三章 人口 民族 家庭 人口分为常住人口和现住人口。常住人口是指在某一地域落户的人口,它包括因各种原因外出的人口;现住人口是指在统计时点上居住在某一地域的全部人口,它包括户口在外地而在本地居住半年以上的人口。
第一节 现住人口
第一节 现住人口 1982年、1990年和2000年,农场根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先后对现住人口进行了第三次、第四次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从普查结果看,这18年间农场的总人口、人口年龄结构、人口平均年龄、人口平均寿命、人口文化素质、人...
第二节 常住人口
第二节 常住人口 1986~2000年的15年间,农场人口逐年减少。1985年末人口是13 854人,2000年末人口是11 503人;15年间出生人口1 610人,死亡928人,迁入1 412人,迁出4 445人。15年间,人口平均出生率为8.4‰,人口平均死亡率是4.9‰,人口迁入率是7....
第三节 人口展望
第三节 人口展望 地区人口的发展不仅受人口生育政策的制约,同时也受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1976年是农场人口的高峰期,年末人口是16 107人。从1977年开始人口逐年下降,下降的原因,一是计划生育使人口出生受到了限制;...
第四节 民族
第四节 民族 鹤山农场属于少数民族散、杂居地区, 8个民族分布于农场各个角落,形成了各民族平等、团结、和睦的大家庭。在这里,党的民族政策得到充分落实。 在农场27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着8个民族的11 503口人,其中,汉族人口占农场总人口的99%,其他民族及口人,占农场总人口的1%。在...
第五节 婚姻家庭
第五节 婚姻家庭 1982年全国第三次人口普查时农场所作的10%抽样调查中,农场共抽查了 15岁以上未婚男130人、女106人;已婚男337人、女342人;丧偶男17人、女20人;离婚男1人、女1人。 据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
第六节 居民生活
第六节 居民生活 在经济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农场居民生活水平逐步由温饱向小康过渡,向物质生活比较富裕、精神生活比较充实、居民环境不断改善、健康水平不断提高、公益事业不断发展的方向迈进。 (一)自来水入户率不断提高。1983年,场直地...
编下序
第八编 人物编下序 农场是一个人杰地灵、英雄辈出的地方。 建场伊始,年仅17岁的苏洪仁为农场开荒献出了宝贵的生命。20世纪50年代,胡俊山和王文德分别参加全国农业水利系统先进表彰大会和在北京举行的国庆10周年庆典,并与国家领导人合影。60~70年代,为解决粮油自给,粮油加工厂厂长任永延积劳...
«
1
2
...
15335
15336
15337
15338
15339
15340
15341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