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三节 广播 电视
第三节 广播 电视 1958年,九三分场建立了广播站。购进200W扩音机1台,收音机1台,电唱机1台。没有专职广播员,广播由电影组负责。转播中央台新闻和黑龙江新闻节目,九三广播站节目,播放本场在大跃进中涌现出的新人新事。 广播线路由电话线路兼用,当时的8个生产队加上场部、居民不足300户...
第四节 职工文化生活
第四节 职工文化生活 1958~1963年,农场为丰富职工的文化生活,组织了业余文艺演出队,配合农场各时期的中心工作,自编自演场内的新人新事,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也演出群众喜闻乐见的东北“二人转”或“拉场戏”。没什么服装道具,带上锣、鼓、钹,到各生产队和职工一起干活,休息时在场院或地头,蓝天当...
第二章 体育
第二章 体育 建场初期,各队设有简易篮球架,农闲时由生产队工会组织班组的篮球竞赛。 六十年代,随着农场职工的增加,群众性体育活动日趋活跃。各队都有业余篮球队,农闲时各队互相走访,场的业余篮球队每年除参加全局篮球赛外,场际之间也相互访问。1963年,场中心校召开了第一次学生运动会,全场7所学...
第一节 机构沿革
第三章 教育第一节 机构沿革 农场为企业办学,由党委管教育。 1958~1961年,本场没有专门教育管理机构,由办公室秘书代管。 1962~1964年,由宣传干事负责教育工作。 1965~1968年,教育工作由政治处主任负责。 1969~1976年的兵团时期,学校隶属于政治处宣传股...
第二节 教育事业发展概述
第二节 教育事业发展概述 建场至1957年,农场没有学校。少数职工子女到九三荣军机械农场小学就读。 1958年,本场开设小学,教室设在一栋日本开拓团扔下的破房里,学生自带桌凳,有20名学生,1名教师。办1至3年级复式教育。 1959~1960年,学生增加到60人,设5个年级。 1961...
第三节 幼儿教育
第三节 幼儿教育 1964年本场场部建立了托儿所,入托儿童年平均20名,有保育员3人。 1973年11月,原四十八团团直创办了托儿所,赵学伟任所长,有保育员4人,自己动手修缮房屋,平整运动场,修建栅栏,制作玩具。还办起了食堂,自己养猪种菜,改善幼儿伙食。坚持为儿童上文化课,两周岁儿童能背5...
第四节 中、小学教育
第四节 中、小学教育 1957年,毛主席指出:“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及“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各方面都得到发展”。 1958年建校时,党的教育方针在全场各校得到了全面的落实,教学秩序正常,教学质量逐年提高,各校首先抓了对学生的思想教...
第五节 教师队伍建设
第五节 教师队伍建设 农场学校的教师,全靠就地取“才”,从职工中选一些学问高,品行好的担任。他们没进过师范学校的门,没学过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等教学理论,业务水平也很低,广大教师们在干中学,边教边学。建场初期,学生少,教师水平低,教学质量不高。1962年负责领导教育工作的总支副书记尉秀山,...
第六节 职工业余文化教育
第六节 职工业余文化教育 1960年,全分场各队利用冬闲,办了形式不一的补习班,学课本,学生字。有些结合本工种干啥学啥.没有明确的规定。多则坚持了3个月,少的几天。1961年后,由于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的自然灾害,生产、生活遇到了暂时困难,全场普遍进行精减人员,职工业余教育工作处于停滞状态。 ...
第一节 卫生医疗事业的发展概况
第四章 卫生第一节 卫生医疗事业的发展概况 本场1953年建立医务室,一间房子,两个人,设备简单,只能进行一般的打针、换药和轻病号的处理。 1958年设立一个综合性诊室和一个小药房。 1959年,医务室改称为尖山农场卫生所。有医务人员8名。 1960年卫生所增加了处置室。 1963...
第二节 本地区的常见病、多发病和主要传染病
第二节 本地区的常见病、多发病和主要传染病 建场初期最多见的是普通感冒、小球肾炎、肾盂肾炎;其次是支气管炎、肺炎、高血压、胃十二指肠溃疡、肠炎、过敏性紫癜、坐骨神经痛、风湿性关节炎,各种类型的心脏病、急性阑尾炎、肛瘘、肛门周围脓肿、痔疮、急性胆道炎、肠梗阻、手外伤、妇科的流产、妊娠中毒症、产...
第三节 职工医院
第三节 职工医院 职工医院门诊部和住院部合在一起,进行分科治疗。设内、儿、外、妇科、中医、五官、诊疗室和放射线科、检验室、心电、超声、理疗室等技术科室。 住院处:在门诊的后侧,设120张床位。临床分为内、儿、中医科、妇、外、五官科和传染科三大科室。 1.内儿科:设有急病抢救室。有成套吸氧...
第四节 中西医结合 中草药的采集加工
第四节 中西医结合 中草药的采集加工 1969~1976年在毛主席“祖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宝库,应当努力挖掘,加以提高”号召下,动员群众采集中草药。如菌陈、元胡、苦参、白鲜皮、川山龙、独活、龙胆草、五味子、黄柏、羊孔、马齿苋、土黄连、青蒿、苍术、稀签草、老鹳草、柴胡、细辛等数十种。种植了少量...
第五节 典型病例的治疗与抢救
第五节 典型病例的治疗与抢救 1975年李树德医师应用大剂量的阿托品抢救休克型肺炎,取得成功,典型病例26例。1976年成功的抢救一例大咯血病人因咯血所致失血性休克,经过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抢救成功。从此,内科可以抢救失血性休克,可以收治新生儿肺炎、肺炎合并心衰、重症大叶性肺炎、消化不良合并...
第六节 爱国卫生运动及地方病防治
第六节 爱国卫生运动及地方病防治 一、爱国卫生 1962年本场成立爱卫会. 1964年各户的猪禽开始圈养,防止污染环境. 1968年大批知识青年来场后,由于当时兵团军事生活的要求,每天早晨兵团战士集中打扫卫生。按人民解放军的要求,到困难户、五保户家、军烈属家帮助搞卫生。 1981年,...
«
1
2
...
15355
15356
15357
15358
15359
15360
15361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