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六节 特产
第六节 特产 九三农管局地方土特产比较丰富,品种较多,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誉,有的特产成为出口外汇的财富,每年都要大量采集,供应市场或出口换取外汇。 貂皮——主要是职工家属人工饲养的水貂,这几年来彩貂大部淘汰,主要是养黑貂,国际市场需要量大。所属各场均有饲养。貂皮具有毛色光亮、不沾水、皮薄...
第十一章 农业经济作物名录
第十一章 农业经济作物名录 九三垦区历年来人工种植农业、经济作物品种,主要有如下几项: l、谷类: 小麦、大麦、燕麦、荞麦、玉米、高梁、谷子、糜子、稗子、水稻等。 2、豆类: 绿豆、蚕豆、碗豆、云豆、扁豆、红小豆、大白豆、苏立豆、小灰豆、磨石豆等。 3、油料类...
第一节 气象站的建立和发展
第十二章 气象第一节 气象站的建立和发展 九三垦区于1951年建立了嫩江县第二区新胜村气候站,属九三荣军农场自建自用。1954年开始逐步走向正规,并开展了气象和农业气象服务工作,1955年移交给黑龙江省气象局管辖,并于1962年到1968年命名为双山农业气象试验站。增加了农业气象观测,已列...
第二节 垦区气候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垦区气候的基本特征 九三垦区处在小兴安岭与松嫩平原的过渡丘陵半干旱农业区。属于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漫长,严寒少雪,夏季短促,多雨湿润;秋季凉爽初霜早,春季风大干燥少雨。全年冷热、干湿季节划分较为明显。年平均气温0.4——1.5C°之间,南北相差2C°,历年年最高气温平均在33C...
第三节 农业气候区划
第三节 农业气候区划 农业气候主要根据不同的地理位置,地形、地势所构成的气候特点,采用了以热量条件为重点,结合水分和无霜期的具体分布情况,从垦区的多年生产实践和积温分布情况分析,以100C°为界限,全垦区可划分为四个气候区:即宽谷平岗温凉区,波状平原冷凉区,丘陵漫岗寒冷区,低山河谷严寒区。 ...
第四节 降水量
第四节 降水量 (一)年降水分布 垦区的降水条件有利于发展农业生产,但由于受地理位置和地形的影响,促使垦区降水分布不均。嫩北农场西部,大西江农场的年降水量490一500毫米,嫩北东部,山河农场西部,嫩江、尖山、跃进北部,年降水量470一490毫米;九三局直,荣军农场,红五月农场,七星泡...
第五节 低温冷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第五节 低温冷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一)热量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从目前大田作物的种植有些年份生长发育期,由于热量的不足,或者作物进行某一个发育阶段遇上了低温,使之生长发育推迟,以至受到秋霜的危害,造成减产欠收。由于热量条件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年度之间变化也不稳定,从九三地区26年(到1...
第六节 农业气候资源
第六节 农业气候资源 农作物在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受着外界自然条件制约,充分利用农业气候资源改造自然,实现农业生产高产、稳产,对垦区自然特点进行分析,以便充分发挥各地的自然优势,合理的实行科学种田。 (一)热量资源 大于和等于各界限积温,在垦区农业生产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
第七节 农业气候指标
第七节 农业气候指标 九三垦区主要农作物的种植是大豆、小麦、少量玉米,是黑龙江省马苓薯的主要产区,各种作物对光、温、水的要求都有所不同,有关主要农作物气候指标如下: (一)小麦: 小麦生育期短,整个生育期中,早熟品种,生育期85—90天,大于和等于零度积温1,350—1,400C...
第八节 震情反映
第八节 震情反映 九三管理局地震工作办公室编制2人,主任由气象站站长温桂清兼任。负责观测预报。 自1976年地震观测开始,震情反映有三次:一次是德都县双泉公社发生了3级有感地震,1977年12月30日晚七时四十分,波及到嫩江农场、山河、嫩北农场,震感较为明显;1978年11月15日十...
篇下序
第三篇 经济篇篇下序 本篇记述的是农业、机务、林业、畜牧业、工副业、集体经济和基本建设等部分,实际上是国营农场经济工作的主要构成部分,也是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十三章 农业生产
第十三章 农业生产 九三农管局从开荒到现在已有三十六个整年垦殖历史。总播种面积已达315万多亩,其中小麦约占50—55%,大豆约占30—33%,甜菜从七十年代后期才大面积种植,面积只占3%左右。玉米、谷子等杂粮作物及土豆等虽然栽培时间较长,但随着不同年代形势的变化,其种植面积波动较大,特...
第一节 从广种薄收到精耕细作
第一节 从广种薄收到精耕细作 垦区主种作物是小麦、大豆、甜菜和玉米,经过三十多年的生产实践,耕作水平提高了,产量提高了,创出了一条适合本地特点的耕作技术。 l、小麦 小麦是垦区主种作物,面积——直稳定在50一55%左右。 小麦以机械条播为主,15公分行距。六十年代前期部分场...
第二节 科学种田
第二节 科学种田 1、耕作改制 九三垦区多年来单产不高,总产不稳。近年来由于耕作改制,向合理、正确、健全的方向发展,产量水平逐年有所提高,由最低年份的1961年粮豆亩产106斤,提高到1983年亩产267斤。过去单产不高,总产不稳的根本原因是没有一个合理的农作制度,出现不同程度的掠夺式...
第三节 植物保护
第三节 植物保护 1977年以前九三农管局农业处植保工作是由农业技术员兼职抓。1978年植保工作设专人抓,1984年九三农管局成立植保植检站,负责植保植物检疫。病、虫、草发生防治史。 (1)1950年至1953年小麦锈病严重,减产幅度大,四年小麦平均亩产仅99.4斤,954年引入抗锈品...
«
1
2
...
15388
15389
15390
15391
15392
15393
15394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