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二节 区域变更
第二节 区域变更 建场初期,经省农业厅土地勘测队勘测,和平牧场辖区地域为东西27公里,南北26公里。土地总面积352.08平方公里。建场26年间,由于毗邻的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所辖的他拉哈乡和敖林西伯乡以及安达县县营的红旗林场等单位,在场区边缘采草、放牧、耕地、造林,致使界线不清,引起纷争。...
第三节 气候
第三节 气候 一、四季气候特点 和平种畜场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由于受蒙古冷空气和海洋暖流季风的影响,冬季长而寒冷干燥,多西北风;夏季短而炎热多雨,光照足,多南风;春秋温凉晴天多,少雨,季风交替,多刮风沙,气温变化急剧,昼夜温差较大。 (一)春季(3—5月) 素有“十年九春旱”之说,...
第四节 面积和土壤结构
第四节 面积和土壤结构 和平种畜场总面积为352.0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72365亩,草原20445.6亩,林地57858亩,苗圃600亩,菜园225亩,苇塘46 200亩,水面60198亩,道路、村屯、水渠占地33600亩。 按照黑龙江省土壤分类暂行草案规定标准,经198...
第五节 自然资源
第五节 自然资源 草原辽阔,水草丰盛。草原上生长着防风、甘草、知母、黄芩、远志、龙胆草、柴胡等110多种中药材。 草原盛产优质牧草,以碱草为主的可食性牧草有100 多种,是发展畜牧生产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 场区内有百灵鸟、山雀、野鸭等珍贵的鸟类在草原上繁殖生息。南来的群雁常...
第一节 历史沿革
第二章 建置沿革第一节 历史沿革 和平种畜场这块丰饶的土地,是蒙、汉两族人民世代繁衍生息的地方。古往今来蒙、汉两族人民相依共存,辛勤耕耘、牧畜,留下了许多优美的传说,创造了艰苦奋斗的业绩,迄今还在人们中间广为流传。 场部(敖包吐屯),及其所辖的八队(五棵树屯)、十一队(小庙子屯)均属原...
第二节 体制沿革
第二节 体制沿革 1959年12月25日,黑龙江省肇州县人民政府为了给人民公社培育出更多的畜力和为国家交售更多的畜产品,发出了“关于建立和平牧场”的通知。通知决定:以肇州县卫星牧场三分场为基础,把新主人民公社所属的新青、新平、新合、先锋四个管理区和新主管理区的第五生产队(六合堡)划出,组建县...
第三节 机关建置沿革
第三节 机关建置沿革 1972年以前,由于种畜场隶属关系的不断变化,机关设置也随之而变化,呈不稳定状态。1973~1984年,种畜场机关的行政建制是:一室,十一个科。即:办公室、畜牧科、生产科、计财科、劳资科、工副业科、基建科、粮食科、文教科、卫生科、物资科、商业科。党委下设组织部、宣传部、...
第四节 生产队概况
第四节 生产队概况 种畜场所辖九个生产队。1980年末,二队划归八队管理,因此没有二队。 1983 年种畜场共有八个生产队,两站(草原管理站、实验站)一场(林场)。 一队,位于场部所在地,所属两个自然屯,1985年有住户176户,人口824人,总耕地面积8200亩,林地面积770...
编下序
第二编 简史编下序 在美丽富饶的松嫩平原中部,坐落着一个初具规模的牧场——和平种畜场。 辖区地域辽阔,20万亩天然牧场,水草丰茂;7万亩耕地盛产玉米、高粱;5.7万亩人工林郁闭成荫,2 333万平方公里泡泽鱼虾满塘。这些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使和平种畜场的农、林、牧、副、渔生产不断发展。尤其是...
第一章 初建时期
第一章 初建时期 1960—1965年是牧场的初建时期。 建场当年,面临着建设资金少,生活困难多、生产任务重的局面。职工队伍由人民公社转场的1424名社员和原肇州县卫星牧场三分场的职工构成,这些人是牧场初建时期的骨干力量。 当时国家拨给链轨式拖拉机6 台,农具 14 台(件...
第一节 白手起家建设牧场
第一节 白手起家建设牧场 建场初期,由于受大跃进运动中“左”倾错误的影响,加之60年代初严重的自然灾害,牧场建设困难重重。在困境中,全场职工在党的领导下,知难而进,采取“三个并举”方针和“四个结合”的方法一边建设,一边生产。“三个并举”方针是:第一,以农业为基础,以畜牧为中心,采取农牧...
第二节 全面过渡示范农民
第二节 全面过渡示范农民 和平牧场是在人民公社集体经济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土地脊薄,生产条件差,粮食产量低。建场前广大社员为了改变生产条件,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不断加强生产措施,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生产条件还没有发生根本变化。该地区曾流传着“风沙土,破皮黄,十年九旱不打粮”的谚语。 ...
第三节 踏查草原 规划牧场
第三节 踏查草原 规划牧场 为正确拟定经营规模和发展方向,以便有计划、有步骤、有措施地搞好畜牧、农业生产建设,省农垦厅根据牧场党委“关于土地规划的请示报告”,于 1961 年3 月指派该厅勘测队和国营农场规划队,对牧场进行土地规划。依据牧场的经营方针,将中国民航总局北京管理局航测大队19...
第四节 经营区划分和计酬方法
第四节 经营区划分和计酬方法 和平牧场建场当年建立了东风、先锋、火箭、超英和星火5 个分场、18个生产队多居于牧场北部、中部、东南和南部。当时的布局是“南部耕种,中北畜牧。”即场区南部以种植业为主,场区北部和中部草原茂盛,以畜牧业为主。 在职工生产计酬方法上,没有脱离人民公社的计酬...
第五节 “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第五节 “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从1963年1月开始到1964年春,开展了面上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在超英分场进行社教试点。党委选拔40名骨干力量,组成20个工作组,分别进驻 20个自然屯,遵照上级的指示精神,采取党委包片,党委委员包队,党支部包自然屯,党员包产,积极分子包人的办法,进行深入的工作...
«
1
2
...
15439
15440
15441
15442
15443
15444
15445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