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三节 学习宣传新时期总任务
第三节 学习宣传新时期总任务 1977年8月,党的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不久,种畜场掀起了学习、宣传新时期总任务的热潮。种畜场党委为了更好地学习、宣传新时期的总任务,培训了宣讲骨干。 1978年6 月,种畜场党委决定:一、要进一步大造声势,写好墙皮标语办好板报。商店、医院、粮食...
第四节 平反冤假错案
第四节 平反冤假错案 1979年,种畜场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从思想、政治上拨乱反正,正本清源。复查了“文化大革命”中的打、砸、抢案件,进行“三案”(冤、假、错)的平反工作。 本着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的原则,抽调强有力的干部搞“三案”清理工作。成立“三案办公室”,对全场在“文化大革命”...
第五节 经营方针多变种畜场连年亏损
第五节 经营方针多变种畜场连年亏损 种畜场自1960年建场,到1985年累计亏损2 766.2万元,除1962年盈利 11万元和1970年盈利4.5万元,1983年盈利2.4万元外,其余23年,年年亏损,亏损最高年份达398.5万元。 建场以来,连年亏损,归结起来,还是经营方针多变所致。...
第六节 转移工作重心搞好农牧业生产
第六节 转移工作重心搞好农牧业生产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所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和平种畜场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光辉的前景,极大地激发了全场广大干部、职工同心同德奔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热情。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种畜场从企业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中,进一步探讨了办场的任务、方向问题,提高了对社...
第七节 经营承包责任制
第七节 经营承包责任制 1978年,全场在实行“包定奖”的基础上,又推行了各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初步克服了“大锅饭”、“铁饭碗”的弊端,使责、权、利有机地结合起来,种畜场经济效益有所提高。 和平种畜场采取的主要承包形式是:“专业承包”、“浮动工资”、“定额上缴,超利分成”。实行总场对生产队...
第八节 兴办家庭农场
第八节 兴办家庭农场 为了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印发“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的通知》 [中发(1983)1号]和《中共中央关于1984年农村工作的通知》[中发(1984)1号]文件精神和农垦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解放生产力,调动积极因素,大力发展商品生产,提高经济效益,开创种畜场建设的新局面...
第一节 经营体制
第三篇 简史第一章 经营管理第一节 经营体制 种畜场于1960年组建时设五个分场,分场下设18个农牧结合的生产队,在经营体制上实行三级管理,三级核算。1962年末,种畜场撤消分场建制,组建生产队,1963~1980年实行场、生产队两级管理,两级核算。1980年安达牧场归属种畜场,成立...
第二节 经营规模
第二节 经营规模 种畜场是一个以农业为基础以畜牧为重点,多种经营的农牧企业。建场 26年来,种畜场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各项事业不断发展。 一、畜牧 建场以来,种畜场的畜牧业有很大的发展,到1985年,各类大牲畜存栏 5418头(只),共建筑畜舍28 576平方米,电围栏18 500...
第三节 经营状况
第三节 经营状况 1960~1961年,由于牧场从人民公社刚刚过渡过来,家业少、底子薄,资金紧张加之缺乏管理经验,两年共亏损27.9万元。1962年,加强了经营管理,扭转了前二年的被动局面,年末盈利12.2万元。1964—1982年的19年中,种畜场的隶属关系多次发生变化,经营方针也不断...
第四节 经济指标分析
第四节 经济指标分析 种畜场的生产一年为一个周期。在种畜场的整个经营活动中,经济活动比较复杂,为了正确考核分析各年度的经营管理水平、经营成果,就要借助于各项经济指标来综合反映。 1960~1985年流动资金占用表 表3—1 ...
第一节 计划财务管理
第二章 管理第一节 计划财务管理 一、机构沿革 1960年建场后,场部设计财办公室。 1962年,计财办公室改为计财股,股长刘继坤。 1967—1969年,设计财组,负责人郭生。 1969—1971年,设计财办公室,主任徐瑞茹,副主任张殿义。 1972~1980年,设计财科,...
第二节 劳动工资管理
第二节 劳动工资管理 一、机构沿革 1960~1972年,种畜场没有专设的劳动工资管理部门,只在计财科设专人负责全场的工人调配、录用、工资调整等工作。 1972年,种畜场组建劳资科,设科长1人,科员3人,负责全场的工人调动、劳动工资、劳动定额、劳动保险、劳动保护、生产安全,职工子女就业、...
第三节 工商管理
第三节 工商管理 一、机构沿革 种畜场为了加强工商物价行政管理工作,1980年在商业科内设专职工商物价行政管理检查员1人,开展了工商、物价管理工作。 1984年,建立了工商管理所,配所长1人,工作人员2人。 1985年9月,改为工商管理科和物价科,两个科室,一套班子,成为独立的经济实体...
第一节 机构沿革
第四编 经济第一章 畜牧业第一节 机构沿革 1959年,该地区设立家畜防治院,由肇州县畜牧部门直接领导。 自1960年建场至1963年,场部设立了畜牧股,配备了4名技术干部,负责全场的畜牧技术工作。畜牧股下设兽医院、配种站,分场设立了兽医室和配种室。 1967年,种畜场设抓革命促...
第二节 发展概况
第二节 发展概况 1960年建场,牧场接收人民公社过渡的畜牧人员146人。接收牲畜:马 938匹,黄牛1141头,绵羊810只,猪234头。当时牲畜的状况是,蒙古马、老黄牛、粗毛羊,这些牲畜均属本地区自繁自养,品种杂,疫病多,生产性能差。马体质差,挽力小,纯繁率仅占16%。每只绵羊的产毛量仅...
«
1
2
...
15441
15442
15443
15444
15445
15446
15447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