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三节 机构队伍
第三节 机构队伍 1964年,成立嘉荫农场基建大队,有职工l50人,队部设在大岗,第一任副队长张加会,指导员徐云峰。下设3个分工地,分别负责木材加工、建筑施工和红砖生产。 1965年在3个工地基础上组成木材厂、砖厂和基建大队3个队级单位,基建大队直接归场领导并代管其它两个单位。 1965...
第一节 公路建设
第四章 交通运输第一节 公路建设 伪康德四至八年(1937~1941年),佛山县(现嘉荫县)修筑了朝阳镇至稻田村37公里“警备公路”,这是通过本地的第一条公路。 1964年,随着双河大岗土地开发,筑起大岗~3队(现7队)13公里土基双河一号公路。同年,省筑路二处修筑嘉荫县朝阳镇~汤旺河火...
第二节 公路运输及管理
第二节 公路运输及管理 一、货运 1964年以前本地往来货物主要依靠黑龙江水运,建场后,随着公路建设的发展,公路运输开始发挥越来越重的作用,并成为本场运输货物的主要手段,随着车辆的增多,物资运输量也日益增加。l985年全场拥有载重汽车40台,胶轮拖拉机76台。汽车队是物资运输的重要力量,拥...
第三节 水上航运
第三节 水上航运 嘉荫农场东部和北部为黑龙江环绕,水上交通方便,双河、高升是两个重要的水运码头。 1964年建场时,主要机械、建材都从佳木斯用船舶运来,1964年省农垦厅从肇源农场调来300马力内燃机船“嘉农一号”,来往黑河至佳木斯之间。1969年兵团组建后,由于陆路交通的发展,本场江上运...
第一节 电力发展概况
第五章 电力通迅第一节 电力发展概况 1964年,本场开始兴办电业,在场部安装l台6160型柴油发电机组,发电能力84千瓦,春节开始给居民供电。1965年架通了l队、2队、7队和试验站的输电线路。1966年4月7日,发电厂毁于火灾,同年6月,购入2台300型柴油发电机,把烧毁的发电机修复,...
第二节 电力管理
第二节 电力管理 1964~1969年,本场电力管理归修理厂,1970年与国家电网通电后归电业所管理,这一时期各用电单位相继配备了电工,负责本单位的电器维修和电业管理。 建场以来,本场电业主管部门发生过多次变化,1964~1976年,本场电业先后由农机牧联合办公室、机务科领导,l977~1...
第三节 通迅
第三节 通迅 建场前,双河镇及稻田、高升、振兴、明德、增产等村架有电话线路,并通过稻田交换台与嘉荫县联系。 1964~1966年,因忙于开荒建房,新建生产队没架电话线。 1967年5月,场决定在各生产队之间架设电话线路,由主管基建的副场长姜克大主持兴办电话。同年5月,修理厂厂长于孔义带领...
第一节 商业
第六章 商业粮食外贸第一节 商业 一、国营商业 1964年本地商业由嘉荫县商业科管理,设有两个供销社。双河供销社主任卢凤喜,下设1个分店,供应两个生产大队,供应人口2100人,年平均销售额30万元,每年土特产收购额4万元,稻田供销社主任兼指导员杨凤林,下设3个分店,稻田分店主任金荣芬,振...
第二节 粮食
第二节 粮食 一、粮食上缴 本场每年生产的粮食除留足口粮、种子及饲料外,其余部分上缴给国家或交外贸部门出,这一部分约占每年粮食产量的70%。 1964年建场当年生产的粮食就保证了自给,1965年开始上缴商品粮。1965~1985年共向国家上缴粮豆18903万公斤,其中小麦13025万公斤...
第三节 外贸
第三节 外贸 本场自然条件优越,除生产农牧产品外,还可以发展各种副业生产,许多农、牧、副业产品都能够出口换取外汇,发展外贸的潜力很大。 1966年本场开始饲养梅花鹿,当年出口鹿茸18两,以后逐年增加,l982年达到1530两。大量的对外贸易工作是l978年以后开展起来的,但是贸易额不高、不...
篇下序
第五篇 经营管理篇下序 嘉荫农场的经营管理体制,从国家对农场的管理角度看经历了省农垦厅,黑河农建一师,兵团部,兵团二师,绥化农管局5个时期。这5个时期可以划分为2个阶段。即1964~1979年为国家包保扶持阶段,主要特征是国家对农场所需的生产资料保供应,对农场的产品保销售,对农场经营亏损包补...
第一节 体制沿革
第一章 劳动管理第一节 体制沿革 一、机构沿革 嘉荫农场的劳动管理1977年以前没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劳动力管理和劳动工资管理分别附属于人事和财务工作机构。l977年组建劳动工资科后,才有专门的劳动管理机构。各时期机构变动情况请见下表: 各时期劳动管理机构...
第二节 劳动、工资管理
第二节 劳动、工资管理 一、劳动力的来源及数量变化情况 嘉荫农场的劳动力来源在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特点。 建场初期劳动力主要来源于场外,1964年从农垦厅所属30余个农牧场选调干部职工331人,接收黑河、宝清两所技校毕业生l59人,并入原双河农场职工195人,组成了嘉荫农场职工队伍的基础。...
第三节 劳动报酬
第三节 劳动报酬 一、报酬形式 1964年的劳动报酬形式有两种:一种是基本工资制,以出勤为依据,干部按月,工人按日计发。这种工资形式一直延续到l978年。主要适用于农场正式职工。另一种是评定制,日工资标准为3个级别:分别为1.2元/日、l.4元/日和l.6元/日。每月评定l次。按评定的等级...
第四节 劳动保障
第四节 劳动保障 一、劳动保险 1964~]979年嘉荫农场的劳动保险均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1980~1983年参照国家劳动保险的有关规定,农场制定了暂行规定。对职工因公死亡,病假工资等条款作了较国家规定更具体的规定。因个别款项同国家规定不一致,l983年5月宣布废除。继续按国家有关...
«
1
2
...
15498
15499
15500
15501
15502
15503
15504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