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一节 上太古界
主要出露于黑龙江省东部老爷岭山区和小兴安岭东部。另外在呼玛县地区也有出露。由 一套变质较深的变质岩和混合岩所组成。根据出露的区域,分为麻山群和兴华渡口群。 一、麻山群该群主要分布于东部的老爷岭山区,由中深变质岩和混合岩组成。自下而上 分为3个组: (一)西麻山组 西麻山组...
第二节 元古界
黑龙江省出露的中元古界以黑龙江群为代表,上元古界以东风山群、马家街群和佳疙瘩 群为代表。 一、中元古界 中元古界仅出露于黑龙江省东部的山区。特征是具强烈的片理构造,均以低变质的片岩 为主。以黑龙江群为代表。 黑龙江群呈南北向分布于麻山群周围。即嘉荫、萝北、依兰、桦南、林口...
第三节 早古生界
早古生界黑龙江省出露很少,而且很分散。其中以小兴安岭西北部研究较为详细。 一、寒武系 寒武系黑龙江省出露很少,且很零散,横向对比较困难,目前均划归下寒武统。 (一)五星镇组 五星镇组仅见于伊春市五营区五星镇。下部由灰色大理岩夹碳质及粉砂质板岩组成,厚 100—15...
第四节 晚古生界
晚古生界分布区域逐渐扩大,西部山区和东部山区均有出露,同时火山碎屑岩成分不断 增加。 一、泥盆系 在小兴安岭西北部,泥盆系出露较全,研究程度也较高。另外在张广才岭和密山县等地 也有零星出露。 (一)下泥盆统 下泥盆统在小兴安岭西北部共划分为5个组,各组间均呈整合接...
第五节 中生界
除三迭系以外,中生界普遍出露于黑龙江省各处,并多数为陆相,局部有海陆交互相。 一、三迭系 三迭系仅见于黑龙江省东部饶河和宝清地区,其中饶河地区研究较为详细。 (一)中三迭统 中三迭统仅出露于饶河地区,称十八垧地组。该组由硅质岩组成,产有瓣鳃类、放射虫 和牙形石类化...
第六节 新生界
从新生界以来,黑龙江省各地均接受陆相的沉积。又因陆相环境复杂,各地的沉积物差 别很大,相应组名也很多。 一、第三系 (一)古新统 古新统分布于逊克、德都和嘉荫等地区者称乌云组,由砂岩和页岩互层,并夹褐煤组成 ,含植物化石,厚430米,与下伏地层呈不整合接触。另在牡丹江市地...
第二章 侵入岩
黑龙江省侵入岩分布广泛,约占总面积的40%,占基岩面积的55%。岩性以深成的酸性岩 为主,多呈岩基或岩株状产出,还有少量的橄榄岩、辉长岩、闪长岩和花岗斑岩,它们多呈 小岩株或岩脉状产出。 根据侵入岩的接触关系和同位素地质年龄的资料,又结合区域对比,可将黑龙江省侵入 岩分为太古代、元古代、...
第一节 晚太古代——早元古代侵入岩
晚太古代——早元古代侵入岩分布于老爷岭和萝北、嘉荫等县境内。在成因上和分布上 ,与麻山群关系密切。岩石多具片理构造,片理方向与麻山群的片理方向一致。有些地方界 线不清,并有过渡的现象。 一、基性侵入岩基性侵入岩目前只能确定大同沟岩体,分布于勃利县大同沟林场一带。 岩体是呈岩株状产出,具明...
第二节 中、晚元古代侵入岩
中、晚期古代侵入岩的岩性为基性和超基性岩类。岩体多呈扁豆状的小岩株,沿黑龙江 群的片理方向,呈串珠状断续分布。 一、萝北超基性岩带 萝北超基性岩带包括34个岩体,多呈小岩株。沿北北东向呈断续的带状侵入于黑龙江群 的结晶片岩之中。岩石类型为超基性的杆栏岩,大多数已蚀变成蛇纹岩。 ...
第三节 加里东期侵入岩
加里东期侵入岩主要分布于两处。西部出露于韩家园子至北西里一带,东部出露于宝清 县和七台河市交界之处。 一、西部侵入岩 西部侵入岩分布于韩家园子至北西里一带,呈大岩基产出。岩相分异明显,中心为粗粒 的白云母花岗岩或斜长花岗岩,向外过渡为中细粒的花岗闪长岩、石英闪长岩等。由于后期 的...
第四节 华力西期侵入岩
华力西期侵入活动在黑龙江省表现很强烈,分布也很广,占基岩出露面积的30%。根据岩 浆的侵入时代,可分为早、中、晚3个期。 一、华力西早期侵入岩 华力西早期侵入岩主要分布于黑龙江省西部的嫩江县和爱辉县境内,多呈小岩基和岩株 产出。岩相变化比较大,并受后期构造的影响,岩石多已碎裂,并...
第五节 燕山期侵入岩
燕山期岩浆的侵入活动规模小,但分布很广泛,黑龙江省各山区均有出露。多是以小岩 株、岩墙和岩脉产出。依据侵入时间可分为早、晚两期侵入岩。 一、燕山早期侵入岩 燕山早期侵入岩除那丹哈达岭地区呈岩基产出外,其他地区均以小岩株和岩脉产出。按 先后顺序又可分为4个岩组: (一)橄榄...
第三章 构 造
黑龙江省出现的构造体系,主要有纬向构造体系、经向构造体系、华夏系、新华夏系、 华夏式和弧形构造等。
第一节 纬向构造体系
纬向构造体系在黑龙江省比较发育,无论是山区或平原地区,都有不同程度的显示。根 据它们所延展的地理位置、规模大小和活动的时间,划分为3个纬向构造带。 一、伊勒呼里山纬向构造带 伊勒呼里山纬向构造带位于黑龙江省西北部,即北纬49°——52°之间。北起满归和兴 隆沟一带,南到逊河一带,...
第二节 经向构造体系
经向构造体系在黑龙江省很发育,尤以东部地区更为明显,称龙东构造体系;在西北部 有规模较小的经向断裂构造。 一、龙东经向构造体系 龙东经向构造体系位于东经127°至134°之间。包括张广才岭、老爷岭、完达山和小兴 安岭南麓。该构造体系持续活动时间很长,是经多次构造活动的复杂的构造体...
«
1
2
...
3026
3027
3028
3029
3030
3031
3032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