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一节 人口增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黑龙江省总人口1014万人,到1959年全省人口增长到1682万 人,到1969年全省人口增长到2441万人。50年代人口平均增长率高达5.2%,60年代比50年代 人口增长率有所下降,但平均每年人口增长仍在3.8%以上。70年代大大超过同一时期全国人 口的平均增长速度,...
第二节 人口分布
黑龙江省人口的分布与自然地理环境的特点和人类对自然界开发程度的大小有密切关系 。松嫩平原地区和铁路沿线,人口分布比较密集;偏僻地区和山区则人烟稀少。从每平方公 里人口密度来看:位于松嫩平原的哈尔滨市及其附近地区达到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531人;大 兴安岭地区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仅有5人;黑河地区每平...
第三节 人口结构和素质
人口结构和素质的变化与提高,对黑龙江省的经济发展和对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起着 重要作用。人口年龄的构成,在50—60年代,少年儿童比重很高。1953年14岁以下的儿童占 总人口的38.3%。到了1964年上升到45.2%,同时期人口平均年龄由24.8%降到22.9%岁, 这是两次计划生育高峰形成...
第四节 民族构成
黑龙江省是一个由多民族构成的边疆省份,除汉族人口占全省人口总数95%以外,还有4 5个少数民族,据1982年人口普查统计,少数民族人口共有161.4万人,主要是满、朝鲜、回 、蒙、达斡尔、锡伯、鄂伦春、赫哲、鄂温克、柯尔克孜等民族。 少数民族的分布:黑龙江省有1个民族自治县(杜尔伯...
第一节 城市发展
第四章 城 市 生活在黑龙江地区的先民们,在漫长的历史年代中,曾先后建立了许多城邑,有些城市 发展成为各历史时期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唐朝时期的渤海国上京龙泉府(今宁 安县渤海镇)和金国的上京会宁府(今阿城市郊白城)就是盛极一时的古代帝都大邑。在辽 、金时代,有依兰的五国城、泰来的塔子...
第二节 城市地理特征
一、城市经济实力占主导地位 1985年,黑龙江省城市人口为1088.4万人,占全省总人口32.8%。而全国平均为20.3 %。全省城市市区非农业人口为772.1万人,占全省总人口23.3%,而全国平均为11.3%。城 市人口比重之高,在全国仅次于3个直辖市和辽宁省。1985年,黑龙江省城...
第三节 城市概况
一、哈尔滨市 (一)位置、面积与人口哈尔滨市是东北北部最大的中心城市,素有“江城”、“冰城 ”和“动力之乡”之称。 哈尔滨市位于北纬45°20′—46°20′与东经126°15′—127°30之间,处在黑龙江省 南部、松花江中游、松嫩平原的东南部,与双城、五常、尚志、宾县、巴彦、...
第二篇 地理环境
黑龙江省地理环境的发展变化,具有悠久的历史。远在3万多年前就有人类祖先在这里生 活,世世代代不断地影响着黑龙江省这块土地,特别是到了唐、金时代,由于农业的发展, 使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水利资源等,都得到一定的开发和利用,到清朝和民国年间,又进 一步得到开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人口迅速增加,工...
第一节 地壳运动和自然地理环境
第一章 古自然地理环境 黑龙江省优越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是经过长期自然历史演变过程和人类长期 活动的影响而逐渐形成的。在自然界演化过程中,历经数次地壳变动、岩浆活动和火山喷发 。在地壳的内力和外力长期作用下,地表形态发生剧烈变化,沧海变桑田,平原变成山地, 多次循环演变,形成今日的自然地...
第二节 古气候与自然地理环境
黑龙江省古地理环境的变化与古气候变迁密切相关。在已知的地球气候史上,现在科学 界公认为至少有3次大冰期,即震旦纪、石炭——二迭纪和第四纪大冰期。研究比较清楚的是 第四纪冰期,至少是由3—4次、时间尺度约10-20万年的寒冷亚冰期和具有同样尺度的比较温暖的亚间冰期组成。 晚第三纪中新世时期...
第二章 现代自然地理环境
现代自然地理环境结构特征主要表现在地表形态结构上。地表形态类型多样,有辽阔的 平原、起伏的山前台地、低缓的丘陵、高峻的山岭以及山间盆地和河谷平原。黑龙江省的地 表形态受华夏构造体系所控制,以山地为主,山地海拔高度一般在300—1000米,约占黑龙江 省总面积58%。成为西北、北和东南部的天然屏障...
第一节 地理景观
黑龙江省地理环境结构复杂,各地区水热重新分配的差异性较大,因而地理景观也是多 种多样的。小兴安岭、张广才岭、老爷岭和完达山一带山区,分布着大面积的中温带森林自 然景观;大兴安岭北端的伊勒呼里山以北地区,分布着寒温带森林自然地理景观;三江平原 地区,分布着大面积的沼泽景观;松嫩平原中、西部地区分布...
第二节 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变迁
黑龙江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中华各民族繁衍和生息的地区之一。黑龙江地区自然环境的 变化,是和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中华各民族的生产活动有密切关系。古代居住在黑龙江地区 先民们,由于生产技术落后,生产活动范围小,大山大河都成为无法克服的障碍。生活上完 全依附于自然界。因此,古代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很小...
第三篇 地 质
黑龙江省是地域广阔的一个边疆省份,虽有悠久的采金历史,但区域地质工作研究很晚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仅在个别煤矿和金矿周围做了一些零星的矿区地质调查工作。全 面的地质调查研究工作是在1956年,中苏地质考查大队做1:100万区调工作开始的。自那以 后,黑龙江省地质矿产局先后成立了省区调一队和...
第一章 地 层
黑龙江地区地层出露比较齐全,自太古界到新生界均有出露。但由于研究工作的难易程 度不同,使得各时代的地层研究的详细程度也不尽相同。如对隐生宇地层,至今仍有争议, 而对显生宇的地层意见比较一致。
«
1
2
...
3025
3026
3027
3028
3029
3030
3031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