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二节 主要工作
黑龙江省历届安全生产委员会及其安全办公室,遵照省委、省政府和全国安全生产委员 会确定的职能任务及各个时期的工作指示,为省委、省政府加强安全生产决策,建立推行安 全目标责任制,解决重大安全问题,组织开展安全大检查,查处重大事故等方面发挥统筹、 综合、指导、协调作用。 一、统筹解决重大安全问...
第五章 科学技术研究
劳动保护科学技术研究(下称科研),是实现劳动保护管理现代化和决策科学化的根本 途径,在应用技术开发研究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新中国成立前,黑龙江地区劳动保护科研 一片空白。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把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作为一项基本政策,劳动保 护科研工作受到高度重视。黑龙江省劳动保护科研工作,随着...
第一节 开展技术革新活动
群众性技术革新活动是改善劳动条件、保证安全生产的重要措施,也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与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在国 民经济恢复时期,把尽快改变劳动条件和工作环境,保障职工的安全与健康,作为恢复国民 经济、发展生产的一件大事和劳动部门的重要工作。全省许多...
第二节 组织科学技术研究
1978年10月21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认真做好劳动保护工作的通知》确定,在各省、 市和工业集中的大城市建立劳动保护科研机构,把劳动保护科研工作搞上去,把保护和发展 生产力提上重要日程。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 轨道上来。改善劳动者的工作条件,减少乃至杜绝伤...
后记
《黑龙江省志·劳动志》是省劳动局编纂的有史以来首部专业志书和官方著述。《劳动 志》历史跨度长、涉及范围广、专业化程度高、信息载量大,是涵盖各项劳动工作的综合性 志书,也是在各市、地、县劳动部门积极支持与配合下数载修志成果的结晶。这部66万字的 志书,依据浩翰的3000万字史料,梳理表明劳动工作历...
《黑龙江省志·林业志》编纂委员会
主 任 孙魁文 副 主 任 (以姓氏笔画为序) 丁 珂 王长福 英 忱 张金凯 邵树云 杨喜军 赵向东 姜春芳 褚 凤 常务副主任 丁 珂...
《黑龙江省志·林业志》顾问组成员
(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汉忠 孙丕文 刘成彦 庄壮犹 朱玉桥 张振清 张占德 张 举 赵树森 赵志强 贾 颖 雷加富
黑龙江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责任副总编 蒋惠群 责任编辑 (以姓氏笔画为序) 吕慧芬 闻 衡
《黑龙江省志·林业志》主编小组
主编组长 张绍卿 主编成员 (以姓氏笔画为序) 于忠祥 刘庚正 张福卿 赵连生 赵 萍 梁少新
《黑龙江省志·林业志》撰稿人员
(以姓氏笔画为序) 于忠祥 马春辉 刘庚正 李铭泰 陈玉滨 宋献之 张绍卿 张福卿 张福祯 吴梅芳 周大炥 徐玉芝 高 超 梁少新 彭汉斌 谢流之 董瑞玲 雷恩达 戴春田
《黑龙江省志·林业志》编辑人员
(以姓氏笔画为序) 于忠祥 马 晶 王万秋 王 艳 刘庚正 安 丽 张绍卿 张福卿 张宝秀 吴梅芳 赵连生 赵 萍 徐玉芝 梁少新
《黑龙江省志·林业志》编务人员
(以姓氏笔画为序) 于秀芳 汪毓峰 陈淑范 赵玉彬
概述
一 黑龙江省为祖国东北边疆省份,幅员辽阔,素以森林资源丰富著称。 黑龙江林区,包括大兴安岭(北段)、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北部的张广才岭、完达山、老 爷岭林区,西北与内蒙古自治区牙克石林区相连,东南与吉林省林区接壤,崇山峻岭,绵亘 千里,形成纵贯全省的深山老林区域。 黑龙江国有...
第一篇 森林资源
黑龙江林区是欧亚大陆北方森林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带性植被属于寒温带针叶林和温 带针阔叶混交林,这里拥有全国面积最大的天然林。森林主要分布在省内西北的大兴安岭、 东北部的小兴安岭以及东南部的张广才岭、老爷岭和完达山三大片天然林区(见扉页2幅《黑 龙江森林分布图》)。松嫩、三江平原和丘陵地带基本上是...
第一章 森林状况
远古时代,黑龙江地区大小兴安岭、完达山、老爷岭、张广才岭被茂密的森林所覆盖。 北部大兴安岭植被区系,称寒温带针叶林区系,包括松嫩平原以北和以东的广阔山地;南部 以长白山系的老爷岭为界,北部延至黑河以南的兴安岭,山峦重叠、地势起伏,形成复杂的 山区地形,称为温带针阔混交林区域。按黑龙江植物的分布(...
«
1
2
...
3320
3321
3322
3323
3324
3325
3326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