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四篇 工资与保险福利
清朝后期及民国时期,尤其是东北沦陷时期,黑龙江地区工人遭受沙俄、日本等帝国主 义的残酷剥削和压迫,所得工资低微,加之物价暴涨,货币日见贬值,生活每况愈下,长年 挣扎在死亡线上。1945年“九·三”抗日战争胜利后,黑龙江地区各级政府,从维持职工最 低生活的需要出发,指导公营企业大多实行实物工薪制,...
第一章 工资
工资是作为劳动报酬按期付给职工的实物或货币。清朝后期及民国时期,特别在东北沦 陷时期,物价暴涨,货币贬值,黑龙江地区工人饱受奴役剥削的苦难,常年处于饥寒交迫之 中。 1945年“九·三”抗日战争胜利后,黑龙江地区各级政府,实行发展经济、军民兼顾的 方针,迅速废除旧的工资制度,积极采取各种...
第一节 工资制度
工资制度是职工基本工资的形式、标准及办法,包括职工的工资等级制度、奖金制度和 津贴制度,其中工资等级制度是工资制度的基础,是工资制度的主要组成部分。 1945年8月以前,黑龙江地区企业职工的工资制度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基础上,具有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性,反映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同工人之间...
第二节 工资改革
工资改革是在国家统一部署下,改革原来实行的工资制度基础上,执行一种新的工资制 度,调整职工之间、干群之间、工农之间及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之间的工资关系,使其适应 生产力发展的需要。1950-1985年,黑龙江省先后进行三次较大的工资改革。 一、第一次工资改革 1950年6月,东北人...
第三节 工资调整
工资调整(俗称调资)一般是指职工升级,同时还包括调整工资关系、工资区类别而提 高工资标准等项内容。1950-1985年,黑龙江省遵照东北人民政府和中共中央、国务院的决 定,对企业职工工资制度进行3次改革外,先后进行11次工资调整。随着各时期经济发展情况 和职工队伍构成等因素的变化,每次调资的范围...
第四节 工资形式
工资形式是在工资等级的基础上,依据职工的劳动消耗和生产成果,计量劳动和支付工 资的方式。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资形式是资本家榨取工人创造剩余价值的一种手段。在社 会主义条件下,工资制度规定着一定时期的劳动标准和报酬标准;工资形式是按照标准计量 职工的实际劳动量和应得工资有机联系起来的纽带。其中计时...
第五节 工资支付
工资支付是计算支付职工工资的标准和具体办法,包括新招工人工资、确定各类人员工 资、计发职工在制度工作时间内完成工作量获得的报酬及特殊情况下的工资处理等。根据各 个时期经济发展情况和有关政策,本着合理调整职工工资关系的原则,明确工资支付办法, 对贯彻按劳分配原则,调动职工积极性,促进生产发展有着重...
第六节 工资水平
工资水平是在一定时期内职工平均工资的高低程度。工资是职工及其家庭生活费收入的 主要来源,工资水平是反映职工物质文化生活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也体现各地各部门 职工之间的工资关系。新中国成立后,黑龙江省遵照国家的统一安排,在发展生产、提高劳 动生产率、合理确定国民收入分配比例的基础上,历经3次工...
第二章 劳动保险
劳动保险是依照国家政策法规,由国家或企业对暂时和永久丧失劳动能力的职工,给予 物质帮助的一种经济制度和社会制度,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1945年8月以前,黑龙江地区是经济落后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区。广大工人深受沙俄、日本 等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剥削与压迫,长年累月地在恶劣环境...
第一节 保险制度
1945年8月以前,黑龙江地区历经沙俄、日本等列强的殖民统治,工业基础十分薄弱,生 产力水平低下,一些设备陈旧、技术落后的油、米、面等手工业作坊,工人劳动条件恶劣, 劳动保险一片空白。 1945年“九·三”抗日战争胜利后,黑龙江地区各级政府接管敌伪退败后遗留的工厂、 矿山及外资企业,在...
第二节 保险待遇
劳动保险待遇是劳动保险制度规定的各项物质保障项目、标准及其享受条件的总称。企 业职工保险待遇项目主要有退休、退职待遇;医疗待遇;病、伤、残待遇;生育、死亡待遇 和优异贡献待遇等。解放战争时期尤其新中国成立后,黑龙江省企业职工保险待遇,遵照国 家统一的政策法规,随着经济发展和形势的变化,多次进行相...
第三节 保险管理体制
劳动保险管理体制是劳动保险的组织制度,包括各级劳动保险机构的职责范围及其相互 关系等项内容。新中国成立后,黑龙江省劳动保险管理体制,历经劳动部门与工会部门共同 管理、工会部门统一管理、劳动部门集中管理的三次较大变化,基本适应劳动保险及有关各 项工作的需要,确保国家劳动保险法规、政策的贯彻落实。 ...
第四节 医务劳动鉴定
1957年2月,黑龙江省根据卫生部、全国总工会发布的《重点试行批准工人、职员病伤、 生育假期试行办法和医务劳动鉴定委员会组织通则》,在大中型企业及未设职工医院(所) 的企业主管部门,先后成立医务劳动鉴定委员会或小组,开展医务劳动鉴定工作。“文化大 革命”的干扰破坏,使各级医务劳动鉴定工作大多处于...
第五节 退休管理组织
职工退休退职管理服务组织(下称退管组织),是退休退职职工(下称双退职工)老有 所养、安度晚年的组织保证。它通过组织各项有益的活动,体现党和国家对双退职工的关怀 。随着劳动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双退职工人数的增加,各地企业根据自身的情况,创建并逐步 建立健全的职工退管组织。 50年代,黑龙江省企...
第三章 职工福利
民国时期,黑龙江地区的工业大都是一些手工业作坊,很少有福利设施。东北沦陷时期 ,日本帝国主义武力推行“日满经济一体”和“经济统制”,引致黑龙江地区经济陷入完全 崩溃的境地,企业职工(含雇员,下同)没有任何福利待遇,终年挣扎在死亡线上。 抗日战争胜利后,黑龙江地区在建立各级人民民主政权后,...
«
1
2
...
3317
3318
3319
3320
3321
3322
3323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