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一节 林业局设置
第四章 林业局场建设 依据区域完整、自然区划同经济区划一致的原则,设置林业局。国家林业部《林业局总 体设计规程》规定林业局的经营面积为15万~30万公顷,林场经营面积1万~2万公顷。50年 代学习苏联采伐企业模式,出现个别10万公顷左右的小局;60年代大兴安岭开发初期,学习 北欧林业托拉斯模式...
第二节 贮木场建设
贮木场是国家保管和贮存木材的露天仓库,也是原木生产的最终工序。贮木场建设工程 由场地、楞区、铁路专用线,森铁公路进场线,卸、造、选、归、装设备以及生产用房等组 成。 一、贮木场概况 1922年11月,俄木商葛瓦里斯基,在牙不洛尼待避所(即亚布力车站)附近,首次修建 贮木场和制...
第三节 道路建设
为了开发建设新林区,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至1985年,黑龙江省林区共修建(保存 )各种林区公路32625公里,修筑森林铁路(762毫米轨距)5502公里,贮木场专用线329.2 公里(1435毫米轨距)。 一、林区铁路建设 (一)标准轨铁路建设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到...
第四节 林业机械厂建设
黑龙江省林区的林业机械修造厂建设,始于50年代初期。在此之前,没有形成独立林机 修造体系。1950年抗美援朝期间,当年10至12月沈阳迁入哈尔滨市部分机械厂于1952年组建 哈尔滨林业机械厂。当时主要大修森铁蒸汽机车,制造台车和平板车,生产绞盘机和28吨蒸 汽机车。1954年后,全省森铁运材局普...
第五节 电力建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黑龙江林业经济基础薄弱,技术落后,生产基本沿用手工作 业方式,机械化作业比重仅占10%左右。林业生产、生活缺电现象严重。1952年以前,林场以 蜡烛、油灯照明。1953年后,随着生产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用电量日益增长,一些森工 林业局、场开始使用柴油机电站,部分林业局址...
第六节 林区城镇建设
林区城镇是林业局、场生产指挥管理和林业职工工作、生活的地方,也是林区的基层社 会。解放前林业是季节性作业,生产分散,工人住在临时性的“地窨子”、“马架子”式的 工棚里,当时固定的居民点很少。解放后,林业生产变为长年作业,于是林区生产的地点集 中,开辟了林业工人及其家庭的聚居地。 中华人民...
第三篇 木材生产
黑龙江地区木材采运生产自古有之。1860年(清咸丰十年)以前,黑龙江地区为“封禁 ”区,大森林基本保持原始状态,一望无际的原始森林均未开发。从1861年(咸丰十一年) 逐渐“弛禁”后,在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沿岸及拉林河流域林区的当地居民,即已砍伐林木外 运出售。随着沙俄侵略势力东进,俄人乃借修建“...
第一章 采伐
采伐是木材生产过程中的第一道生产工序,包括准备作业、采伐方式、采伐工艺、采伐 机具、采伐作业和伐区验收。
第一节 准备作业
准备作业是采伐开始前在伐区修建集材道、运材道、畜棚、楞场、房舍等工程,作业内 容为清理场地和架设安装两大项。 1949年以前,是“把头”牵头或有组织地人山砍伐木材进行准备作业,准备作业的项目 、施工位置和数量由伐木“把头”到现地确定。那时是人力伐木、畜力集材、水运和森铁运 输,准备作业有...
第二节 采伐方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采伐方式没有具体规定,基本上是“拔大毛”,即采伐时挑大 树好树采,采大留小,采好留坏。 1949年,东北林务总局颁发《东北国有林暂行伐木条例》,规定:“为便于天然更新, 每公顷林地要选择生长优良、树形端正、枝叶壮大、无病虫害,树龄在70年以上的针叶树母 树10株。对...
第三节 采伐工艺
黑龙江省森工林区木材生产的采伐工艺,从1949~1985年的变化分3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1951年以前,为手工作业,利用冬季生产原木。伐木工用大肚锯、弯把锯和 大斧伐木、打枝、造材,利用畜力冬季集运原木,人力装车、推河。 第二阶段是1952~1964年,发展机械化作业。开始引进电...
第四节 采伐机具
黑龙江省林区采伐木材的工具,由手工发展到机械,开始是双人使用大肚锯(快马子锯 )伐木,后来是单人使用弯把锯,发展到用动力锯伐木。 1860年(清咸丰十年)以前,伐木、打枝、造材均使用大斧,称“玻璃”斧子。1925年 传入俄式大肚锯(快马子)。1949年以前基本上用两人操作的大肚锯伐木、造...
第五节 采伐作业
一、伐木 1949年以前使用大肚锯伐木时是两人操作,二人对面站着拉锯,拉上下对口楂、元宝楂 或大抹头,作业无规程限制,伐根在80厘米左右。当时有“叫树”一道程序,即在下锯前用 大斧敲树干,通过听声音鉴别树干是否有空洞、虫眼或“红糖包”等坏材,如是坏材就不伐 了。 1950年开始大...
第六节 伐区验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在采伐生产中,伐区作业质量没有规定。从1950年开始抓伐区 作业质量,连续几年在《东北森林采伐方案》中明确提出有关伐区作业质量问题,如采伐径 级的限制,保留母幼树,利用梢头木,清理林场等。 1962年,在伐区作业质量方面要求做到“6不验收”(伐根高、采不净、造材不良...
第二章 集材
集材是将木材从采伐区集到装车(推河)点(山楞、中楞、装车场或推河场),是木材 生产过程中劳动量大,比较繁重的一道工序。黑龙江省林区木材生产集材方式的发展,是从 畜力集材发展到机械集材;从季节性集材发展到常年集材;从集原木发展到集原条。从时间 上看分为3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1954年以...
«
1
2
...
3323
3324
3325
3326
3327
3328
3329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