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六章 机械化效益
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在开垦荒地、扩大耕地面积、改革耕作技术、实行科学种田方面 起到了巨大作用。机械替代了大量劳力、畜力,促进了农村商品生产发展和农村文化建设。
第一节 开垦荒地
农业机械化首先在开垦荒地上发挥了巨大威力。国营农场39年累计开荒4461万亩,占农 场总面积51.5%。广大农村增加的耕地,也主要是依靠机械开垦起来的。孙吴县1962—1965 年3年间,用机器开荒,使耕地增加1倍。爱辉县建国时耕地面积42.5万亩,1983年扩大到8 8.6万亩,增加1倍多。虎...
第二节 科学种田
农业机械化改变了传统的耕作技术,实行了科学的耕作方法。小麦、亚麻实行深耕平播 ,改变了扣种、一犁挤、对犁豁、原垅耲等粗放垅作方法,使小麦每亩保苗株数从10万株增 加到30多万株。大田垅作耕种也有了根本性改变。机械深翻,秋翻秋施肥,秋翻秋起垅;播 前、播后镇压;平播后起垅;蹚“梦生”等作业项目,改...
第三节 劳动效率
农业机械化成倍地提高了劳动效率和劳动生产率。据典型调查,使用新农具和使用旧农 具对比,每个劳动力,每天在相同的作业项目上完成的工作量,提高50%到6倍。使用机引农 具,每个劳动力每天完成的工作量,比使用旧农具提高6——39倍。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农 业生产赢得了农时,播种在“高产期”,收获在“最...
第四节 生产成本
机械化生产比手工劳动,作业成本有明显下降。1957年9个拖拉机站调查,1亩小麦机耕 费用32元,畜耕47元,比机耕高47%。1亩谷子机耕费用6元,畜耕10元,比机耕高66%。克山 县北联公社黎明大队,1979年采用机械,减少役畜,节约生产费4万元。 农业机械化培养了掌握现代化...
第三篇 所有制及经营形式
黑龙江地区,从1908年(清光绪三十四年)开始,就有官方和国内外资本家在富锦、呼 玛等县建立的火犁公司。1931—1945年,黑龙江地区内36个县(市)中,有日本开拓团、日 伪办的农业试验场、满铁农场、兴农合作社等共经营拖拉机368台。 抗日战争胜利后,黑龙江省的农业机械化逐步发展起来,...
第一章 国有国营
黑龙江省从1952年开始分批试办国营拖拉机站。拖拉机站实行国有国营,为农业社代耕 。这种所有制及经营形式,曾经过两次办站、两次下放的历程。第一次是1952—1957年,由 国家投资2780万元购置拖拉机724台,机引农具3180台(件)及部分修理设备和仪器,并建设 了一些生产和生活用房。分别在2...
第一节 农业机器拖拉机站
1952年,松江省在桦川水利农场一个机耕队的基础上,建立了黑龙江地区第一个拖拉机 站—桦川星火拖拉机站。站内设有站长办公室、农业室、机务室、会计室、灌溉站。全站 职工共70人,其中驾驶人员、修理工36人。建站初期,共配备7台拖拉机,7台(件)机引农 具,组成两个机耕队,主要为附近的星火集体农庄代...
第二节 机械垦荒站
1955年,农业部将建站的审批权下放到省。黑龙江省根据移民的需要,1956年在有一类 荒源的富裕、林甸、甘南、龙江、依安、肇东、肇源、肇州、萝北、安达等10个县,新建10 处机械垦荒站。每个站配备正、副站长4人。即站长、政治副站长、机务副站长,农业副站长 各1人。同时配强有力的中层领导干部任机务...
第三节 特殊命名站
黑龙江省28个农业机器拖拉机站中,有两个特殊命名站。一是黑龙江省少年先锋队拖拉 机站。1956年6月1日,望奎县和哈尔滨市霓虹小学发起倡议,共青团省委号召,全省有120多 万少年儿童参加,开展“小五年计划”活动,共筹集资金70多万元。其中16万元投入了哈尔 滨市郊区王岗拖拉机站。1957年6月1...
第四节 农业机械站
1962年12月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整顿和改进拖拉机站工作的决定》,提 出“前两三年一度把拖拉机下放给人民公社,实行社有社营,实际上,投资还是国家出,经 营损失还是由国家补贴。……人民公社实行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拖拉机由社(指公社 )队(指生产大队)经营更为困难,因此决定一般收...
第二章 国有社营
黑龙江省1957年春季试行拖拉机下放农业社自营初期,采取租赁形式,把国营拖拉机站 的农机具租给农业社使用。这种经营形式只在拜泉县兴业社试行了4个月,以后就把农机具卖 给了农业社。 在1962年春季,根据中共黑龙江省委决定,将人民公社的农机具上收,实行国家和人民 公社合营的形式,称为公社农...
第一节 农业社租用
1957年春季,中共黑龙江省委农工部和省农业厅拖拉机站管理局,组织联合工作组到拜 泉兴业社进行农业机械下放给农业社经营的试点,探索办农业机械化的新路子。试行农业机 械所有制不变,包租给农业社经营的形式。当年4月,兴业社从拖拉机站租了1台热特—25拖 拉机,附带播种机、脱谷机、圆盘耙、镇压器、拖车...
第二节 国社合营
1958—1961年,社队自营农业机械。由于采取“一刀切”的作法,放的太快,很多人民 公社的经济条件、技术力量和管理水平不适应。加之连续3年自然灾害和“左”的思想影响, 农业歉产歉收,许多地方出现了“买不起,使不了,管不好”的问题。 1961年,人民公社实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社队自营...
第三章 社有社营
黑龙江省农业机械从1957—1958年9月,全省有463个农业生产合作社,自有自营756台拖 拉机。农村人民公社化以后,从1958—1961年改由人民公社自有自营,共经营拖拉机4802标 准台。1962年以后又全部上收办国营农业机械站。
«
1
2
...
3397
3398
3399
3400
3401
3402
3403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