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三章 动力机械
黑龙江省的动力机械,有拖拉机、农用汽车、座机和其他动力。20世纪初开始有了拖拉 机,30年代有了内燃机动力,50年代有农用汽车和风动力机械,80年代有农用飞机。拖拉机 主要用于田间耕作和农田基本建设作业以及部分农业运输;内燃机动力主要用于农产品加工 和场上作业;风动力用于小型发电;农用飞机主要在...
第一节 拖拉机
黑龙江省从1908年有拖拉机以来到1985年,除有两台蒸汽拖拉机外,均为内燃拖拉机。 这些拖拉机出产于13个国家,共102种机型。其中:大、中型拖拉机有99种机型,小型拖拉机 有3种机型。 一、链轨拖拉机 黑龙江省于20世纪30年代...
第二节 座 机
解放后随着农业排灌机械的发展和非田间作业项目的增多,农村内燃机动力有了新的发 展,特别是70年代以后发展较快。 全省内燃机动力机械,分为汽油和柴油机两大类。共88种机型。 一、柴油机 黑龙江省的固定动力,有95%以上是柴油机。全省共有15个系列76种机型。功率最大的为 1...
第三节 其他农用动力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个别群众曾捡用过日伪时期遗留下来的蒸汽机(锅驼机),作 为农用动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引进新式马拉农具同时,曾引进少量畜力原动机作为简易脱 谷机动力。50年代曾试用过风动力机,但由于黑龙江省季节性气候变化无常,风动机也没能 很好推广应用。以后随着电力增长...
第四节 拖拉机更新
黑龙江省的拖拉机进行过两次更新换代。 第一次是50年代,用柴油拖拉机更换汽油、煤油拖拉机和低速柴油发动机的拖拉机。这 些拖拉机更新的原因是:(1)使用年久,技术状态不佳。在50年代试办农业机械化初期,使 用的拖拉机大部分是东北沦陷时期遗留和接收国民党时期联合善后救济总署援助的旧拖拉机 ,...
第二篇 农业生产机械化
黑龙江地区是国家发展农业机械化较早的重点地区之一。1947年建立国营农场,就用农 业机械装备。1949年开始在农村推广半机械化,1952年搞机械化。1985年,全省农业机械总 动力达到1305万马力,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3%。农业机械化改革了传统的农业耕种方式,建 立起新的耕作栽培制度,提高了劳...
第一章 历 程
黑龙江地区农业机械化是分两大块进行的。一块是在广大农村有计划、有领导、有组织 地推行农业生产机械化。农村机械化经过试办、普及、全面发展3个阶段。从1949年开始到1 985年,农业机械在农村已成为生产力的主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农、林、牧、副、渔各业 生产和农村建设等方面。一块是在松嫩平原、三江...
第一节 农村机械化
农村机械化历经试办、普及、全面发展3个阶段。 一、试办阶段 试办包括半机械化和机械化两个方面。半机械化从1949年试用新式马拉农具开始。1950 年在双城、集贤、呼兰、宁安、克山、讷河等县进行了多点试用。为了更好地推广使用新式 马拉农具,1951年,东北人民政府农业部在海伦县十七...
第二节 国营农场机械化
1947年黑龙江地区开始创建国营农场,并且全部配备农业机械,实行机械化生产。创建 初期,机械装备是日伪遗弃的旧机具和从苏联、东欧等国引进的机具,型号杂、机型落后、 不配套、作业质量差。运输等作业项目还依靠畜力。60年代,使用国产农业机械,淘汰旧机 具。各种农业机械逐渐配套,充分发挥作用,机械耕作...
第二章 机械化发展规划
1958—1985年,黑龙江省共编制5次农业机械化发展规划。第一次是1958年制定的7年发 展规划。第二次是1964—1970年的7年发展规划。第三次是1971—1980年的10年发展规划。第 四次是1978—1980年,决战3年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的规划。第五次为1981—1985年发展规划 。...
第一节 1958—1964年农业机械化7年发展规划
1958年,中共黑龙江省委根据中共中央成都会议《关于农业机械化问题的意见》,提出 一整套“两条腿走路”的发展方针,并提出“七年内实现农业机械化,争取五年基本完成” 的目标。 机械化规划内容: 1.田间作业机械化。到1962年,拖拉机要增加到6万标准台,机耕面积达到75%左右。1 ...
第二节 1964—1970年农村人民公社农业机械化规划
这次规划是1963年编制的。规划是根据前7年的发展基础,垅作农具正在解决,群众欢迎 ,领导有经验等情况,又加上国家把黑龙江省作为发展农业机械化的重点地区和“以粮为纲 ”等实际情况需要制定的。规划将双城、海伦、拜泉、五常、巴彦、讷河、绥化、肇东、密 山、富锦等10个重点产粮县列为机械化重点县。10...
第三节 1971—1980年农业机械化10年规划
10年规划是根据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召开的北方农业会议上提出的要求制定的。毛泽东提 出各省、市、区应当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做出一个5年、7年、10年的发展农业机械化规划 。黑龙江省规划到1980年农、林、牧、副、渔主要作业的机械化水平要达到75%左右,配备拖 拉机5.8万台,基本上实现农业机械化。 ...
第四节 1978—1980年决战3年基本上实现农业机械化规划
决战3年规划是10年规划的后3年。1978年1月,国务院第3次全国农业机械化会议,根据 毛泽东《关于农业机械化问题的一封信》的指示精神,提出决战3年,基本上实现农业机械化 的目标。中共黑龙江省委根据会议精神,在10年规划的基础上,修改制定了1978—1980年决 战3年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的规划,...
第五节 1981—1985年农业机械化规划
规划方针是集中力量打歼灭战,集中使用农业机械,先“化”边境地区、先“化”麦豆 地区、先“化”容易化的项目。以生产大队为单位,一批一批地“化”。 规划指标重点是解决田间作业从种到收的机械化。麦豆产区达到耕地、耙地、镇压、播 种、中耕、深松、除草、追肥、植保以及收割、脱粒、扬场等主要环节基本...
«
1
2
...
3395
3396
3397
3398
3399
3400
3401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