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四节 径流实验
为研究人类活动对水文效应的影响,于50年代中期,设立径流实验站,开始径流实验工 作。先后在宾县、伊春、克山等地进行小流域面积雨洪最大流量计算;森林区降雨径流关系 和森林水文效应;丘陵区暴雨径流和山区暴雨径流关系的实验。 一、宾县径流实验站 黑龙江省最先建立的径流实验站位于宾县西部...
第五节 资料整编汇编
黑龙江地区,虽然早在1898年就开始有水文观测记录,但都是铁路、航运部门和交通部 ,根据各自需要,分别设站测取的。当时由于没有总体的站网规划和统一的技术标准,因而 也没有统一的整编资料。抗日战争胜利后搜集到的只是一部分观测记录和月、年报表等原始 数据,或经过初步整理的资料。建国后,从50年代开始...
第六节 中苏水文往来
我国与苏联在水文工作上的往来是从50年代初开始的。两国曾就调查黑龙江流域自然资 源和生产力发展远景的科学研究工作进行过会谈,并先后召开三次水文联合工作组协调会议 。为履行会谈、会议的决议,双方进行了黑龙江流域的综合考察,互派人员访问、学习,以 及多次交换水文资料和多年的定期、定站、定时水文情报、...
第二章 勘测设计
黑龙江省在历史上由于没有兴建大的水利工程,勘测设计的记载寥寥无几,对历代水利 勘测设计的手段和技术水平,均无法考证。本世纪30年代,黑龙江地区随着日伪政府为“开 拓团”修水利工程,勘测设计工作有所发展,但手段比较落后,技术水平偏低。新中国成立 后,随着水利事业的大发展,水利工程的大批兴建,勘测设...
第一节 勘 察
东北沦陷时期,伪满政府为日本“开拓团”修水库和抽水站等工程,曾进行过简单的工 程地质、水文地质和水利工程土壤等勘察。“九·三”抗日战争胜利后,黑龙江地区在恢复 续建原有水利工程和建设新的水利工程时,也进行过水利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和水利工程土 壤的勘察。但都没有地质和土壤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相应的...
第二节 测 量
据有关资料记载,黑龙江地区水利工程测量从本世纪30年代,日伪统治时期开始。当时 是为修堤防和灌区工程,进行小范围、局部的地形和高程测量。使用的测量仪器都是低精度 的普通水准仪、经纬仪和平板仪。“九·三”抗日战争胜利后和新中国成立初期,仍然是根 据兴建水利工程的需要,进行小范围、局部地区的地形和高...
第三节 规 划
黑龙江省从1956年开始进行水利规划工作,主要有水利区划,流域规划和灌区、涝区工 程规划等。 一、水利区划 黑龙江省根据全省农业区划的需要和全国水利化区划的要求,于1981年编制出《黑龙江 省简明水利化区划报告》。根据地貌和土壤特征,水资源分布情况,自然灾害,以及水利措 施等的一...
第四节 设 计
黑龙江地区见于记载最早的水利工程设计,是1916年(民国5年)由当时的黑龙江省水利 委员会,为疏浚乌裕尔河导入嫩江的工程设计。此后有修筑江河堤防工程的设计,多为土方 工程,设计简单。东北沦陷后,除有堤防、渠道的土方工程设计外,已有水库、抽水站、灌 区水工建筑物的设计。但除少数钢筋混凝土和砌石工程...
第三章 施 工
黑龙江地区的水利工程施工,清朝乾隆末年始有记载。此后,直到民国时期,多为修筑 江河堤防和挖排水沟的土方施工,主要靠人力用简陋的工具进行,技术简单,手段落后。东 北沦陷时期,除土方工程外,已有水工建筑物工程,施工技术和手段虽有所提高和改善,但 仍主要靠手工操作。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大量水利工程的兴建...
第一节 土方工程
土方工程,量大、线长,是水利施工中最广泛的一项,多少年来均靠人力挖、装、运和 夯实。使用的工具是铁锹、土篮子、扁担、木夯、石夯等,劳动强度大,作业效率低,直到 40年代初伪政府为日本“开拓团”修筑水库时,才有轻轨矿车运土。新中国成立后,土方施 工,除主要靠人力和半机械化外,已出现利用推土机、拖拉...
第二节 石方工程
黑龙江省的石方施工,包括开挖和砌石两种。新中国成立前石方施工不多,主要靠人力 进行。新中国建立后随着大中型水库和一些永久性水工建筑物兴建的逐渐增多,施工手段逐 步改进。 一、开挖 石方开挖包括基础开挖、洞体开挖和石料开采等。新中国成立前主要靠人工打眼、放炮 ,以手推车、轻轨矿斗车...
第三节 钢筋混凝土工程
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60年代以前靠人力进行,60年代逐步发展到半机械化和机械化作 业。70年代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有了先进的机具设备,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手段和工 艺都有很大提高。1985年省水利专业施工队伍已有混凝土拌合机、输送泵、皮带输送机、起 重机械、动力机械等施工机械163台。 ...
第四节 基础工程
黑龙江省已建的水利枢纽和水工建筑物的基础处理,根据不同的天然地基工程地质和水 文地质条件,分别采取基坑降水、震动密实、沉井、灌注桩和灌浆等不同措施。 一、基坑降水 水工建筑物施工中,对基坑积水和渗水的排除,通常采取两种办法。一种是明排,先在 开挖轮廓外围挖沟,将地表水引走,再在基...
第四章 科学研究
黑龙江省的水利科学研究工作,始于本世纪50年代初。最先是在查哈阳灌区进行水稻需 水量观测,以后建立查哈阳水利灌溉试验站,进行灌溉、排水试验和地下水动态观测。50年 代中期在桦川、龙江建立试验站,进行水、旱田灌溉试验;在宾县、克山建立试验站,进行 水土流失的观测。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先后建立省...
第一节 农田灌溉与排水
农田灌溉与排水是最早的试验研究课题,50年代初即进行了观测试验。以后随着农业生 产发展的需要,试验研究内容逐渐扩大为水田灌溉、旱田灌溉、排水治涝、盐碱土改良和喷 滴灌技术等方面。 一、水田灌溉试验研究 1950年为在查哈阳灌区发展水稻生产,建立第一个试验站进行水稻需水量观测试验。...
«
1
2
...
3526
3527
3528
3529
3530
3531
3532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