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一节 提江河水灌溉
黑龙江省利用机电设备提取江河水进行灌溉,始于1932年。据《壬申哈尔滨水灾纪实》 记载:1932年哈尔滨市郊区稻农,租借哈埠日商“三省银行”的6至8英寸口径轴流泵5台和1 5英寸离心泵5台,以及10至15马力电动机10台,安装在顾乡屯附近江岸上,抽松花江水灌溉 水田。当年松花江发生大洪水时,在傅...
第二节 打井提水灌溉
打井提取地下水进行灌溉,在黑龙江省各地,经历了由浅井(土井)到深井(机电井) ,由人畜力提水到机电动力提水,由灌溉城镇郊区菜田到灌溉乡村农田的过程。60年代中期 开始发展机电井建设,灌溉效益由菜田、大田,发展到水田,并在解决缺乏水源地区的人、 畜饮水和防治地方病等方面发挥了作用。 一、土...
第三节 提水喷洒灌溉
喷洒灌溉(简称喷灌)是一项比较先进的省水型灌溉新技术。它不需要修田间工程,并 且可在有水源但不适宜搞地面灌溉,或进行地面灌溉难度较大的农田应用。进行喷灌,具有 省水、省工、适应性强等优点。1957年,国营友谊农场最先从苏联引进“KBY—41”型半固定 式短射程低压喷灌机,进行喷灌。接着,1962...
第四篇 区域水利建设
黑龙江省东部的“三江平原”,有大面积可垦荒原和众多的国营农场,粮食商品率达50 —60%,是国家重点商品粮基地之一。西部“松嫩平原”有著名的大庆油田,还有广阔的草原 和耕地,既是石油生产基地,又是发展农牧业的重要地区。两个地区都是黑龙江省近期水利 建设的重点。“三江平原”为实行农业综合开发,...
第一章 三江平原
“三江平原”位于黑龙江省的东部,因系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汇流的自然冲淤所 形成的广阔平原而得名。包括佳木斯、鹤岗、双鸭山、鸡西、七台河等5个省辖市及所属的富 锦、桦川、桦南、集贤、宝清、依兰、汤原、勃利、萝北、绥滨、同江、抚远、饶河、友谊 、鸡东和牡丹江市所属的穆棱、虎林、密山等18个县...
第一节 建设历程
“三江平原”的水利建设,于本世纪50年代,随着国营农场的垦荒建场而兴起。由筑堤 防洪、挖沟排水,各自围垦,逐渐走向全面规划,综合治理。 一、1955—1973年 1955年在集贤县境内(今友谊县境内)建立由苏联援助机械设备的国营“友谊农场”时 ,为保护开垦的耕地不受水害,兴修...
第二节 建设规划
“三江平原”的水利建设,在本世纪曾先后进行过两次规划,第一次是在60年代,称“ 60年代规划”,第二次是在70年代中期,称“70年代规划”。两次规划的规划范围、内容和 要求不尽相同。 一、60年代的规划 1960年到1962年,正当气候周期变化的丰水段,“三江平原”涝年多、涝...
第三节 实施工程
“三江平原”的水利建设,在70年代的规划和1981年水利部“三江平原”治理开发座谈 会纪要的基础上,分别编制堤防和河道工程设计,组织实施。到1985年为止,基本完成别拉 洪河、安邦河、蜿蜒河等3条河流治理的排水骨干和部分田间配套工程。 一、别拉洪河治理工程 别拉洪河位于“三江...
第二章 松嫩平原
松嫩平原是黑龙江省西部,松花江和嫩江干流左右岸的平原地区。总面积7.3万平方公 里。包括甘南、龙江、泰来、大庆、齐齐哈尔、北安、克山、克东、依安、拜泉、富裕、林 甸、杜尔伯特、安达、肇源、肇州、肇东、明水、青冈等19个县、市和19个国营农场,以及 讷河、兰西、哈尔滨、呼兰等4个县、市的一部分,共...
第一节 北部引嫩工程
北部引嫩是“三引”中最大的工程,始建于1972年。因其引水口处于北部,定名为北部 引嫩工程(以下简称“北引”)。“北引”从嫩江干流讷河县拉哈镇渡口上游无坝引水,进 入“松嫩平原”腹地,工程控制面积3750万亩,其中耕地1260万亩,草原1600万亩。涉及大 庆和齐齐哈尔市、绥化行署所属的讷河、富...
第二节 南部引嫩工程
南部引嫩工程(以下简称“南引”)位于嫩江下游左岸,“松嫩平原”的西南部,是引 嫩江水调蓄自然泡沼,用以灌溉农田、草原,养植芦苇和发展养鱼的综合利用工程。 “南引”工程控制范围,东起安肇新河,西至嫩江,南以肇古公路为界,北接杜蒙大草 原。包括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以下简称杜蒙自治县)的他拉...
第三节 中部引嫩工程
中部引嫩工程位于“松嫩平原”乌裕尔河、双阳河的尾部闭流区,最初称乌双引嫩工程 。后因其居于“北部引嫩工程”和“南部引嫩工程”之间,而改称“中部引嫩工程”(以下 简称“中引”)。工程控制范围,南北长150公里,东西宽50公里,总面积7500平方公里。包 括富裕、林甸、泰来、杜尔伯特和齐齐哈尔市郊等...
第四节 排水工程
松嫩平原的排水工程有肇兰新河、安肇新河和东吐莫泄洪道等3处,通称“三排”,是为 解决嫩江干流左岸闭流区的排水出路而兴建的。1965年由省水利勘测设计院和绥化、嫩江两 个专署水利局共同规划设计,1966—1970年由受益县(市)组织人力施工。1984—1985年结 合大庆乙烯厂外排水工程,对肇兰新...
第五篇 其他水利建设
黑龙江省山地和丘陵面积约3.5亿亩。由于地形、气候、水文、土壤等自然条件和森林 采伐、土地开发的不合理生产经营活动等原因,导致了水土流失现象的发生和发展。本世纪 50年代,黑龙江省开始了重点治理水土流失的水土保持工作。经历了从单一工程措施治理到 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治理,从按片治理到以小流域...
第一节 水土流失
第一章 水土保持 19世纪以前,黑龙江地区山地和丘陵区多为森林和草原所覆盖,未发现明显的水土流失 现象。1721年(清康熙六十年)成书的《宁古塔纪略》中称“树木参天,绵绵延延,横亘千 里,不知记极”,“松林千里,一望无际”。1858年(清咸丰八年)成书的《艮维窝集考》 称“东北曰艮维,吉林黑龙江二...
«
1
2
...
3524
3525
3526
3527
3528
3529
3530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