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五节 农机管理
第五节 农机管理 垦区的机务管理,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在每个阶段都相应的建立了一些管理制度,使管理工作逐步完善和走向正规。1950年3月省农管厅国营农场管理局作业处分设机务科,是第一个农业机械管理机构,并开始建立一些管理制度。宝泉岭管局几个建场早的国营农场成立了作业科,在科内配机务技术员,...
第六节 田间作业
第六节 田间作业 垦区的农业生产,开始建场田间作业就以机械为主。几个建场早的农场,初期,由于机械力量不足,曾用过畜力开荒、播种、中耕、收割、脱粒等作业,也曾用过人工点豆、除草、割地、脱粒等辅助作业,是机械、畜力、人工三力结合的田间作业。这种农业生产方式,一直沿用下来,到现在畜力、人工仍然是...
第七节 农机修理
第七节 农机修理 几个建场早的农场,在创建初,由于缺乏经验,技术水平低,对农业机械,只知使用不知维修。也没有一套保养维修预防故障的制度,只是机器出了故障时才去修理。当时所谓修理厂,设备极端简陋,多数修理厂还设有修理设备。伏尔基河农场1950年在鹤立镇(建场初期场部)利用破旧的小汽车库,建起...
第一节 概述
第三章 林业第一节 概述 垦区林业生产已有30多年的历史,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创建初期,各农场忙于开荒建点,林业处于盲目砍伐阶段。五十年代后期,虽然注意加强护林防火和植树造林工作,但人为毁林现象仍然比较严重,影响了次生林的利用和改造。加之,发生森林火灾,大片火烧林砍伐后,被开垦为...
第二节 机构沿革
第二节 机构沿革 1968年以前,各农场无专门林业机构,由农场生产科或农业科负责林业。兵团时期,由师生产科和团生产股管林业,师生产科设专人管理林业,各团生产股多数是兼管,少数设专职。1978年,管局由生产处负责林业,多数农场仍由生产科或农业科兼管,少数农场由基建科或水利科兼管。 1981...
第三节 林业资源
第三节 林业资源 垦区林业资源比较丰富,五十年代初期有天然原始林300多万亩,森林覆被率达34%。全局现有林地面积69万亩,森林活立木总蓄积量达56.9万立方米,其中天然次生林活立木蓄积量为6.9万立方米,占总蓄积量的12.1%,人工林活立本蓄积量为50万立方米,占总蓄积量的87.9%。 ...
第四节 植树造林
第四节 植树造林 垦区早期创建的农场,从五十年代中间即开始植树造林,主要是场部和生产队营区绿化及营造一部分农田防护林。1958年,王震部长在宝泉岭农场召开现场会,合江农垦局所属各农场先后掀起了造林高潮。1959年垦区造林面积达14688亩,其中宝泉岭和新华农场造林成绩突出,分别达到5585...
第五节 育苗
第五节 育苗 垦区林业育苗是逐渐完善和建立起来的。五十年代初期,宝泉岭农场就建起12人的苗圃。1954年,伏尔基河农场也建起一小型苗圃,1958年后,二九○、绥滨、延军、共青等场,先后建立了苗圃。1960年,由于农业遭受严重自然灾害,苗圃受到影响。1963年东北农垦总局组建后又重新兴建苗圃...
第六节 林业管理
第六节 林业管理 为加强林业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根据上级有关规定,制定了如下林业管理制度: 一、造林验收制度 为提高造林质量和造林保存率,巩固造林成果,自1979年开始认真贯彻执行总局制定的造林验收10条标准,在农场全面验收的基础上,管局和总局进行抽查,然后确定是否拨给造林投资。这一制...
第一节 概述
第四章 畜牧业第一节 概述 垦区畜牧业的发展经历了一个由单纯自食型向商品型转化的过程,即由开始养马、养猪逐渐向养牛、羊、鸡、兔、鹿和野生毛皮动物等综合养殖业发展。与此同时形成一整套畜牧生产管理体系和疫病防治体系。但在畜牧业发展中出现过坎坷和挫折。即随着粮食生产的丰歉和对畜牧业政策的变化而波...
第二节 机构沿革
第二节 机构沿革 农场创立开始就有畜牧管理机构和技术人员。多数农场配兼职畜牧副场长,设畜牧科和兽医站,生产队设畜牧技术员或防疫员。 1968年,兵团二师成立后,师司令部生产科,各团(农场)生产股配畜牧管理人员,后增设工业、畜牧业办公室。各团(农场)继续设兽医站(院)。连队仍有畜牧技术员。...
第三节 饲养管理
第三节 饲养管理 六十年代畜牧业由于畜(禽)舍简陋,气候寒冷,饲养管理比较粗放,经济效益较低。后来经过不断地摸索和积累经验,引入新技术,改善饲养条件,终于在八十年代部分单位实现了标准化饲养。 一、马 六十年代马的饲养管理比较落后,沿用民间喂水草、水料的老方法,尽管又引进了苏联的饲养标准...
第四节 繁殖与改良
第四节 繁殖与改良 建场初期,家畜家禽的繁殖多为杂交乱配逐步发展为人工辅助配种。五十年代开始猪、羊人工授精,六十年代开始马和奶牛的人工授精,七十年代开展牛直肠把握冻精配种。 一、马 建场初期,第一批役马来源是部队集体转业和解放团转场带来的。如二九○农场有一运输连随部队转业,带来105匹...
第五节 防疫
第五节 防疫 一、兽医卫生防疫机构 管局设畜牧兽医指导站,场设兽医站,队设兽医技术员。 其主要职责是:1、负责家畜家禽的防疫、检疫、肉品检验及兽医卫生制度的贯彻、落实。2、负责疑难病例确诊,组织兽医力量及时扑灭传染病。3、负责家畜改良工作,重点抓好黄牛改良,运送液氮、冻精及人工授精及药...
第六节 技术培训
第六节 技术培训 农场初期的畜牧技术人员多是从职工中挑选送往东北农学院、王岗和佳木斯农校经半年至一年的培训后担任。后来有少数从全国各大中专院校毕业分配来的学生。到六十年代各农场畜牧科和兽医站都配有多名大中专毕业的学生。同时各农场抓了技术培训,使各生产队都配上了畜牧兽医人员。1968年后大批...
«
1
2
...
6801
6802
6803
6804
6805
6806
6807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