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五节 医疗
第五节 医疗 医疗任务的实施,主要是通过各医疗单位出望诊、门诊、住院与健康检查等方式来促进人民的健康与疾病的康复。全局每年平均完成医疗任务达百万人次以上,并为地方乡镇居民治疗了大量的病人。 各项医疗任务完成情况,见附表1、2。 1976—1985年医疗任务完成情...
第六节 医疗队伍
第六节 医疗队伍 全局医疗卫生队伍的构成,除管局中心医院与二九○农场医院主要是部队集体转业的医疗卫生人员之外,其它各医疗单位人员的构成,主要是转业复员军人、大中专毕业生、城市知识青年与农场培养的人员。1985年,全局卫生系统中,有转业复员军人医务工作者369人,高等院校毕业的医务工作者58名...
第七节 医务人员培训
第七节 医务人员培训 为提高医务人员技术水平,各单位坚持以自培为主,选送代培为辅,主要采取三种形式进行培训。一是各农场培训初级卫生技术人员;二是管局培训中级卫生技术人员;三是选送到省级以上医院或高等院校培养高级卫生技术人员。 1958年,合江农垦局总医院时期就开办过卫校。七十年代中期到八...
第八节 药品与制剂
第八节 药品与制剂 五十年代,按195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管理药品。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中期,按1963年《药典》与卫生部《关于医院制剂工作若干规定》执行。七十年代后期到八十年代,按1977年《药典》与《药政管理条例》执行。1979年,国务院颁布《麻醉药品管理条例》,对麻醉药品实行特殊管...
第九节 医疗经费
第九节 医疗经费 医疗经费有两个来源:一是企业按工资总额6.5%拨出的经费,二是医疗卫生单位的少量收入。在按工资总额6.5%拨出的经费中,农场医院每年使用约占3%,基层卫生经费约占3—3.5%,卫生防疫、计划生育与卫生科使用约占0.5%。各医疗单位购置大型或贵重医疗器械,一般由企业专项拨款。...
第十节 防疫
第十节 防疫 1968年以前,卫生防疫工作由各农场医院代管,以医疗为主,扩大预防。1969年,二师各团卫生队设专职防疫人员。1973年二师卫生科设专人负责卫生防疫工作。1978年,管局正式成立卫生防疫站,与卫生处合署办公。1983年,防疫站与卫生处分开,编制9人。而后,各场防疫站相继成立,...
第十一节 计划生育
第三章 卫生第十一节 计划生育 1965年东北农垦总局召开计划生育工作会议,开始节制生育。“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在生育问题上处于无政府状态,各农场人口自然增长率回升到30‰,有时高达40‰以上。从七十年代初,国家把计划生育工作纳入第四个五年计划,全局开始重视此项工作。1972年,各...
第十二节 妇幼保健
第十二节 妇幼保健 五十年代初,没有开展妇幼保健工作。新生儿疾病、儿童疾病、孕产妇疾病发病率较高。绥滨农场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率高达70%以上。群众中流传着“三天风、四天惊、七天不扔八天扔”。1959年,对女职工开始实行“三调三不调”,即经期调干不调湿,孕期调轻不调重,哺乳期调近不调远。开展...
第十三节 爱国卫生运动
第十三节 爱国卫生运动 五十年代初,各场普遍建立了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对讲卫生,除“四害”,减少疾病都提出了明确要求,多次掀起爱国卫生运动高潮。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爱国卫生运动基本无人过问。七十年代初,兵团二师成立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以“两管”(水、粪),“五改”(水井、厕所、...
第一节 电影
第四章 文化第一节 电影 早期创建的农场没有电影。1955年起,各场陆续购进16毫米放映机,开始有了电影组,主要在场部放映。五十年代末,各场逐渐增添35毫米放映机,农场成立电影队,巡回到生产队放映电影。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文化大革命”以前。“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电影被迫停止了活动。 19...
第二节 新华书店
第二节 新华书店 1972年以前,各场都没有单独的书店。购买图书,主要到附近市、县书店,或在农场的书店代销点购买。1972年12月,兵团二师商业批发站设书店组,后改为专门书店。负责全师中小学课本供应及批发各类图书。1975年秋,书店与商业批发站分开,先后隶属于师文教科与宣传科领导,有职工8...
第三节 广播电视
第三节 广播电视 农场创建初期就已办起了有线广播,在开荒建场中发挥了广播宣传的作用。1958年,一大批转业复员军人进入农场,把军队的政治工作好传统带到农场,使广播宣传工作进一步活跃。1963年东北农垦总局成立后,有线广播进一步走上正轨,机构健全,加强了编播骨干力量。1968年组建兵团后,大...
第四节 文化
第四节 文化 早在农场创建初期,就开展了群众性的业余文化活动,由各级工会负责组织领导。1979年各级工会组织恢复之后,各场工会设文体干事,管局工会设组宣部,负责组织指导各项群众文化活动。 1980年,二九○农场成立吕剧团,共青农场成立了业余演出队。1981—1984年,绥滨、宝泉岭、新华、...
第五节 体育
第五节 体育 宝泉岭垦区的体育活动,除1968—1975年兵团时期由师作训科与文教办负责之外,其余各历史时期,均由各级工会负责组织领导。到1984年5月,管局成立体育运动委员会,设专职工作人员1人,与工会宣传部合署办公,并制定了体育工作的长远规划。1985年成立老年人体育协会。与此同时,各...
第一节 人口
第六编 社会第一章 人口与民族第一节 人口 垦区人口,随着农垦事业的发展变化而增减。1957年底,即创建末期,人口总数只有46143人。从1958年到1967年的农垦局时期,由于大批转业官兵、山东支边青年与移民的到来,总人口达到了161430人。1968年组建兵团以后,吸收了大量的城市知识...
«
1
2
...
6809
6810
6811
6812
6813
6814
6815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