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三节 成立“二十八团”
第三节 成立“二十八团” 1968年12月24日,兵团三师“组建二十八团工作组”到场。“工作组”继续执行极“左”路线,对全场的斗批改形势进行了分析研究,对1968年“革命委员会”成立以来所做的大量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摘录如下: “……清理阶级队伍搞得比较深透,基本搞清了阶级阵线,在全场两千二百...
第四节 开发北部涝区
第四节 开发北部涝区 1969年以前,锦江农场与二九一农场之间,由于松花江和安邦河泛滥所致大片沼泽相隔,虽直线距离仅有30余公里,却要沿集富公路,转道别拉音山以东的花马公社,交通非常不便。锦江农场组建为二十八团一营后,为农场开发“北大坝”以北地区,实现全场南北连片,提出了必要性和紧迫性;1967年...
第五节 “农业学大寨”运动
第五节 “农业学大寨”运动 农场的“农业学大寨”运动,是1972年在批判“陈林反党集团”的高潮中,全团干部听取了集贤县沙岗公社农丰大队党支部书记王江,富锦县花马公社金山大队党支部副书记王凤儒介绍农业学大寨的典型经验之后,逐渐开展的。随着建设“大寨连”,“大寨团”的运动发展,1976年把这个运动推向...
第六节 北部发展阶段的经济建设
第六节 北部发展阶段的经济建设 1969年到1976全团广大职工在开发北部涝区的同时:发扬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自觉的抵制来自“左”的干扰,坚持抓经济建设。有时甚至是白天拼命的流汗,夜晚却要违心的批判“唯生产力论”,批判“资本主义的高速度”。 1971年全场遭受一场严重的洪涝灾害,从5月到8月,天...
第一节 复名“二九一农场”
第三章 农场在调整、改革中第一节 复名“二九一农场” 1976年2 月2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军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撤销,黑龙江省国营农场总局成立,原兵团三师改制为红兴隆国营农场管理局。 1977年3 月,经黑龙江省农场总局批准,“二十八团”更名为“宏图农场”。3 月11日,红兴隆农场管理局批...
第二节 调整改革时的政治、文化
第二节 调整改革时的政治、文化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全场各单位纷纷召开大会,热烈庆祝我党的这一伟大胜利。1977年7 月5 日,政治处下发《关于贯彻[ 中发(1976) 24]文件的通知》,在全场开始了揭批“江青反革命集团”的群众运动。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1979年3 月21日至23...
第三节 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始
第三节 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始 1978年,农场开始执行“基本工资加奖励”的经济管理办法,提出了“体现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关系”等问题。但由于人们的思想还没有从“左”的束缚中解脱出来。所以,又强调:“在执行中要坚持政治思想领先,把精神鼓励为主,物质鼓励...
第四节 调整改革中的经济发展
第四节 调整改革中的经济发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农场党组织工作重点的转移,行之有效的企业管理制度的恢复和健全,企业经营管理的不断加强,新的科学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农场在经济建设方面有了很大的发展。在农业生产建设方面,继续修筑了防洪治涝工程,营造了防风林带,修建了农用飞机场,采用了飞机喷药,...
第一节 经济形式
第四篇 经济第一章 概述第一节 经济形式 二九一农场是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农业建设二师六团转业官兵,利用国家投资,在国有荒原上创建的。农场经济是单一的全民所有制经济。 1958年秋,集贤县腰屯乡并入农场。农场对由腰屯乡23个村屯改编的三、四分场,实行集体所有制。1959年~1961年间,农场...
第二节 农场经济发展过程
第二节 农场经济发展过程 建场前,农场所在地区地势低洼,是松花江下游和安邦河入江汇融泛滥区,地表存有长年积水,杂草丛生,野兽栖居。 借于1954年大旱,场区土地裸露,农建二师六团到此开荒建场。1985年,二九一农场已成为初具现代化生产规模的大型国营农场。耕地面积达562,951 亩,农业机械总动...
第三节 产业结构
第三节 产业结构 从1955年建场到1985年,种植业始终是农场的主业。在种植业中,又以小麦、大豆等农作物为主,一般年份要占播种总面积的90%左右。畜牧业、场办工业,一般以满足本场生产或职工生活需要为目的,进行自给性生产。七十年代后期,连年的风旱,大面积农作物受灾减产,林业逐渐得到重视。 农场产...
第四节 职工生活
第四节 职工生活 建场初期,职工家庭生活比较艰苦。职工工资收入偏低,住房皆是草房,且面积较少,家俱陈设简单。 六十年代以后,农场开始建砖瓦结构的家属住宅,职工工资虽有所增加,但大多数职工家庭子女多,家庭经济负担较重。职工家庭中比较讲究的耐用消费品主要是:写字台、缝纫机、自行车、手表、收音机。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第二章 计划财务第一节 机构沿革 1955年农场创建,原农场六团财务股改建为二九一农场财务科,负责全场计划、统计、财务工作。 1969年农场改制,财务科改为二十八团后勤处供应股,负责全场财务工作(计划统计工作由团司令部计划室负责)。 1977年恢复农场建制,设农场计划财务科,负责全场计划统计、...
第二节 计划
第二节 计划 一、长期计划 1956年2 月“根据省委《1956年~1967年黑龙江农业发展纲要(草案初稿)》、《黑龙江省国营农牧场七年的发展规划草案及1963年到1967年的发展轮廓》的精神”。农场编制了《二九一农场1956年~1967年发展规划(草案)》,在1956年2 月召开的“中共二...
第三节 财务
第三节 财务 一、核算体制 1955年至1978年实行统收统支,上级按年初核定的财务计划,分期分批下拨固定资金(包括实物、限额)、流动资金及贷款指标,年终盈利全部上交,亏损弥补。 1956年农场投入生产。财会业务,由总场统一核算,农业生产计算各作物作业总成本、垧成本、主产品成本、斤成本;畜...
«
1
2
...
7025
7026
7027
7028
7029
7030
7031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