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序言
序言序言序言 《宁安农场志》(1996~2000),在总局、分局史志部门的正确指导和积极关注下,在农场史志办人员及全体编委的共同努力下,终于和广大读者见面了,它的问世是宁安农场历史上一件意义深远而又可喜可贺的大事。 编史修志是我国历史文化的优势,“资治、教化、存史”是古人对其作用的准确概括,而今...
凡例
凡例凡例凡例 一、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实事求是,尊重历史,力求客观准确,如实记述农场5年来自然和社会发展面貌,达到思想性、科学性、资料性的统一。 二、本志书是农场前两次出版志书的续志。上限起自1996年,下限截止2000年。 三、本志采用叙...
概述
概述概述概述 自然概况 宁安农场位于黑龙江省宁安市境内。地理坐标:北纬43°56′~44°14′,东经129°18′~129°26′。场部位于牡图线石头站东1公里处,北距宁安市城区23公里,距牡丹江市区55公里,距民航机场50公里。地处铁路沿线,并有201国道(...
1996年
大事记(1996~2000年)大事记(1996~2000年)1996年 1月18~22日 农场召开七届一次职工代表大会暨第十二届工会会员代表大会,大会通过了《农场改革方案》《卫生改革方案》《转换经营机制条例》《科教兴场方案》《非国有经济发展规划》等文件。 3月2日 中央电视台《半边天》栏目工作人...
1997年
1997年 1月18~19日 中央电视台第八套节目播出农场拍摄的5集电视连续剧《北大荒有座青山》。 1月27日 总局党委书记申立国、分局党委书记杨喻晓、总局林业局长王景权、分局林业处长陈士平、牡丹江市副书记李春一来农场慰问孙俊福。 1月 农场啤酒厂新开发“绿旺”品牌啤酒。 2月27日 农场被...
1998年
1998年 2月25日 农场加工厂发生一起领导违章指挥,工人违章作业的火灾事故,损失约26万元。 4月26日 为防止安全事故发生,农场对煤矿实行强制封井。 7月1日 农场锅炉厂实行民营化管理。 7月17日 农场开展为抗洪救灾捐款、捐物活动。 11月29日 农场召开七届四次职工代表大会。 ...
1999年
1999年 1月7日 农场召开中共宁安农场第十三次代表大会,审议通过了中共宁安农场第十二届委员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工作报告,选举了第十三届党委委员,并做出了相应的决议。 3月25日 农场一队职工刘某携带承包组承包土地款26万余元出逃,经农场公安分局追查,追回赃款14万余元。 4月27日 为迎接...
2000年
2000年 1月21日 农场公开招聘工业副场长,吴中华通过竞标,被聘任为工业副场长。 2月29日 农场开发风水山火山灰矿,获国家采矿许可证书。 6月6日 农场交通分局投资32万元修建的锅炉厂至种子公司600米白色路面破土动工。(同年10月竣工) 7月18日 牡丹江农垦分局农业产业化和麦收工作...
编下序
第一编 改革编下序编下序农场改革始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后。改革的初始阶段是以实行生产队承包、班组承包、分业承包、划小核算单位,实行劳动报酬同劳动成果挂钩,超计划利润分成,打破分配上的大锅饭为中心内容,以适应国家对农垦企业实行拨改贷、利改税、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财务包干的新管理体制的需要。198...
第一节 农业经济体制改革
第一章 经济体制改革第一节 农业经济体制改革农场改革以农业改革为突破口,农业改革以兴办职工家庭农场为突破口。兴办职工家庭农场是农业改革的中心任务。从1984年到2000年的17年间,兴办职工家庭农场经历了试办、反复、再次兴办等曲折历程。1984年,农场首先在五队进行了兴办职工家庭农场的试点,组建了7...
第二节 工业经济体制改革
第二节 工业经济体制改革农场的工业改革是同其它行业的改革同步进行的。工业改革大体上可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1985~1994年。这一阶段改革的重点是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实行放开经营,同时引进风险机制,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1986年,农场在各工业企业中全面推行了“定利上交...
第三节 商运建服业改革
第三节 商运建服业改革商运建服业改革在1995年以后明显加大了力度,改革的主要方向是民营化。首先,农场针对场部商店和二商店长期亏损,资不抵债的实际,对两个商店实施了破产清算,破产后又对商店积压商品进行销售处理,同时撤销了经营亏损的外贸公司,结束了农场商业公营的历史;其次是对运输业进行改革,采取租卖结...
第一节 机关管理体制改革
第二章 管理体制改革第一节 机关管理体制改革为使农场管理体制同改革后的经济体制相适应,在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同时,农场管理体制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革,改革的重点是精简机构和管理人员,强化管理和服务职能。1985年以来,农场机关经过多次精简和调整,使之日趋精干和完善,与此同时,农场又以强化管理和服务为目标,多...
第二节 基层体制改革
第二节 基层体制改革在工商运建服企业普遍实行民营化之后,基层单位体制改革的主要对象是农业生产队。生产队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是压缩后勤管理人员和转变职能。1994年以前,生产队后勤人员编制一般为5~7人,1995年压缩为4~5人,其中大生产队为5人,小生产队为4人,1999年调整为每个生产队(十队除外)...
第一节 劳动制度改革
第三章 三项制度改革第一节 劳动制度改革农场劳动制度改革的重点是改革劳动用工制度。此项改革始于1991年,农场是分局首批推行全员劳动合同制的单位之一。1993年,全场新老职工与农场签订了劳动合同,从此变为合同制职工。1994年后,农场又招收一批合同制职工,这些新职工与农场签订了为期十年的劳动合同,而...
«
1
2
...
7505
7506
7507
7508
7509
7510
7511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