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二节 国民党及其他党派
第二节 国民党及其他党派 第二节 国民党及其他党派 “九·一八”事变前, 本县尚未正式建立国民党组织。东北光复后,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二·二二”西风沟叛乱事件发生后, 曾与国民党新编陆军第二十七军军长姜鹏飞及陆军新编第八十五师师长谢文东(后被任命为国民党...
第一节 工会
第二章 社会团体第一节 工会 第一节 工 会 工会乃工人阶级在与资产阶级斗争中建立之群众性组织,最早出现于(十八世纪)英国,其后世界各国均建有职业工会与产业工会。工会在不同政党领属之下,其代表阶层及利益自然不同。 我国工会组织,系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所建立...
第二节 青年组织
第二节 青年组织 第二节 青年组织 民国二十年(1931年),“九一八”事变前,东北三省统一于国民政府未久,本县三民主义青年团组织迄未建立。迨至伪满洲国时期,日本帝国主义为控制与奴役东北青年,于伪康德三年(1936年)七月,成立所谓“思想教育”奴化组织——协和...
第三节 妇女组织
第三节 妇女组织 第三节 妇女组织 民国年间,即有妇女组织。伪满洲国时期,建有国防妇人会。参加妇人会组织,皆穿有防空服,即衣袂及袖均抽紧。节日集会,有纸制《满洲帝国国防妇人会》徽标,斜背于身。参与该会妇女,多为在籍公务人员及日籍家属或伪官吏家属。一般平民未有...
第四节 贫协
第四节 贫协 第四节 贫 协 贫协组织,是“文化大革命”中,根据毛泽东主席提出“工人阶级领导一切”的指示,在机关和学校中,派驻工人宣传队或贫下中农代表,轮流换班,管理并监督机关及学校工作。其后,至1974年,贫宣队己演化为固定之群众团体。其职责是,代表贫下中...
第五节 科协组织及各学会
第五节 科协组织及各学会 第五节 科协组织及各学会 随着科学事业之发展,科学研究机关之建立,科技人员,为研讨事业而建立之学术组织相继诞生。 我国最早建立之科学学术团体为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谭嗣同组织之“中国算学会”,是我国第一个科学界学术组织。其后,光绪...
第一节 清代及民国时期
卷八 科文及其他第一章 教育第一节 清代及民国时期 第一节 清代及民国时期 本县清代以前,住民多以狩猎捕鱼为业,民风古朴粗俗,教育无从谈起。至光绪末年,汉民渐次增多,教育事业随兹肇始。其时主要为私塾,在县城(今小佳河)及挠力口(今东安镇)各办塾学一所。无固定教...
第二节 伪满洲国时期
第二节 伪满洲国时期 第二节 伪满洲国时期 民国二十年“九一八”事变,日本帝国主义之入侵,烽火战乱,本县开设之学校大都停办。至伪大同二年(1933),据伪《满洲国年报》统计,本县小学只有二所,即饶河县立城区第一小学,饶河县立东安镇初级小学。共有学生 147人,教师...
第三节 东北光复迄今
第三节 东北光复迄今 第三节 东北光复迄今 一、县内教育沿革 民国三十四年(1945)东北光复,其时县内各小学俱已停办,至九月初,县城前和平实验国民优级学校开始复课,改名为饶河县公立两级小学校。在县地方临时治安维持委员会领导之下,原有教师,仍旧照常上班。伪满...
第一节 简述
第二章 文化第一节 简述 第一节 简 述 本县土著文化,有赫哲族人之说唱“伊玛堪”、“加林阔”及民间故事“苏合罗”等。瓦尔喀及赫哲居民中,并有吹芦笛跳猎舞等艺术形式。至本世纪五十年代以还,渐断绪。汉文化,自清季即已传入。因土地之开发,鸦片烟之种植,人口不...
第二节 东北光复迄今文化生活之发展
第二节 东北光复迄今文化生活之发展 第二节 东北光复迄今文化生活之发展 民国三十四年(1945)东北光复后,九、十月间,在东北人民民主大同盟驻饶河分遣部倡导下,组成饶河同乐处,每夜,聚集京戏爱好者在学校游艺演唱。后因时局动乱,乃告停止。此后至民国三十五年(1946)...
第三节 电影放映
第三节 电影放映 第三节 电影放映 1956年,县电影院建成(工人俱乐部),为16毫米放映机,效果较差。1959年,安大型坐机。1962年场社分开,电影院划归饶河区所有。农场另设有电影放映队。1964年一月,撤销八五九大农场,分别成立饶河、胜利、八五九三国营农...
第四节 书店及图书馆
第四节 书店及图书馆 第四节 书店及图书馆 民国十九年,本县开办有“德盛厚”书局一处,经销上海商务印书馆与锦章图书局发行之《四书》、《五经》及其他古典著作和文艺书籍,兼有小型石印,印刷名片、贺年片或学生毕生证书、奖状等。伪康德八年,该书局关闭,图书行业由“东生...
第五节 文化馆与文艺团体建设
第五节 文化馆与文艺团体建设 第五节 文化馆与文艺团体建设 本县文化馆成立于1951年末,有馆长一人,馆员二名。指导与开展农村业余文化活动,开办夜校,扫除文盲,办黑板报,进行时事政治宣传,倡新风,立新俗等。兼以组织县城文艺演出活动。1952年,组建20余人之业余京剧团...
第六节 古迹(古居民遗址与出土文物)
第六节 古迹(古居民遗址与出土文物) 第六节 古迹(古居民遗址与出土文物) 本县地域自有人类居住以迄于今,所留痕迹非少,唯砖石建筑率无。兹据多年考查之情况,书录如后: 一、大南山前,1980年出掘之猛犸象臼齿、门齿及凝灰岩打砸器,经古生物研究所鉴定,为13 000年...
«
1
2
...
8565
8566
8567
8568
8569
8570
8571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