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计量(度、量、衡)
第七章 计量(度、量、衡)计量(度、量、衡) 第七章 计量(度、量、衡) 本县建治较晚,加以民国十八年前,与江东岸苏俄往来无阻,人口来路复杂,故度量衡极不一致。沿用俄制者有之,具东北地方特点者有之,依据地方自然特点所定本县独有之量制有之。然大部分与我国内地相同一...
第一节 度制
第一节 度制 第一节 度 制 本县计算长短之单位为尺、为寸、为分、为厘。十尺为一丈,一百五十丈为一里。此乃承袭我国内地度制,亦即当今所说之市制,或称华制,诸如市尺、市寸、华里等。至伪满洲国时期(1931至1945),日本官方制度,常用(称米千,即今之公里),...
第二节 量制
第二节 量制 第二节 量 制 本县计算重量向以斤为单位。民国二十年前,使用老秤,一斤相当于市斤十一两五钱。至伪满洲国时期,改为市制,即今通用市斤或华斤。民国二十年前,一律使用16进位,即一斤分为16两,相当于11.5市两,一两又分为16钱。自伪满洲国迄今,...
第三节 衡器
第三节 衡器 第三节 衡 器 本地应用之衡器,民国二十年前,一律沿用杆秤,分30斤、50斤小秤,100斤中秤,200至300斤大秤。 盖使用大秤,必须二人至四人抬之。一人标码秤锤。五斤以下秤为戥子,盖戥子所用,多为商店秤量药材、鸦片,银行、钱庄衡定金银时用之...
第四节 计量机构设置与组织领导
第四节 计量机构设置与组织领导 第四节 计量机构设置与组织领导 本县计量工作,自建治以降(1909),无专设机构,盖由警察局稽察监理之,对私制小秤、剋扣顾主,少斤缺两或大秤买进,小秤卖出者,一经查出,即予罚款或制裁。伪满洲国时期,曾设置计量检查部门,因本县人口较少,未...
第一节 农业发展沿革
卷九 产业(上)第一章 农业第一节 农业发展沿革 第一节 农业发展沿革 一、清及民国时期农业之开发 三百多年以来,我国东北之广大地域,为关内人口过剩之流徙地,自是无疑。虽流量时有多寡,但从未休止。这对于东北地区的农业开发与发展有着直接的关系。明末清初“不仅无...
第二节 耕作技术
第二节 耕作技术 第二节 耕作技术 本县耕作,其始由人力刨垦耕耰,渐次赖畜力,至本世纪五十年代末,始有机械之应用。兹就其进化过程分以作物,具列如下。 一、开垦技术 清代以前,本地垦荒,多以镢垦刨。先伐林木,次除榛莽,积堆纵火焚之,而后以镢刨垦。初耕大豆、马铃薯...
第三节 农作物及产量
第三节 农作物及产量 第三节 农作物及产量 本县农作物,以玉米、大豆为大宗,小麦次之,谷子、黍、稗、大麦均有种植。唯谷子间苗费工,比例较少。稻田始于大和镇(1938年划归宝清县),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即开始种植(见卷三,民族)。至民国及伪满初期,小佳河成为...
第四节 农业机械化
第四节 农业机械化 第四节 农业机械化 本县机械使用,最早为民国六年(1917年),小佳河警官兼地主苑福堂,自俄国购进履带式拖拉机一台(当时称火犁),后部牵引(畜拉)大公鸡开荒犁三台,每台后跟一人扶犁,开始使用机械垦荒。其后,伪满洲国康德六年(1939),日本开拓团...
第五节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
第五节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 第五节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 本县农作物病虫害主要有小麦赤霉病(即锈病,俗称黑、黄疸)、腥黑穗病、根腐病等,1959年自苏联引进之麦种,传入大量毒麦等。 腥黑穗病(即乌麦),经过施用赛力散拌种,1953年已根除。赤霉病,主要为麦熟期连绵淫...
第六节 自然灾害
第六节 自然灾害 第六节 自然灾害 危及本县农作物丰收,除病虫害之外,尚有来自自然界之水、涝、旱、风、雹、霜、雪、冻等灾害,凡八种。因往古无册籍记录,仅据近五十年之可以考据者,分别著录如后。 一、涝灾、水灾 民国四年 (1915年),乌苏里江泛滥成灾,加以...
第七节 农业组织机构
第七节 农业组织机构 第七节 农业组织机构 中华民国时期为建设科。县公署下设群众团体——农务会。 伪满洲国时期,县公署下设开拓科。科下设开拓股、秘书股、庶务股。另有农业事业与企业性质合一组织——兴农合作社,下分农业组合、渔业组合。具体掌管农渔业贷款及农渔产品收...
第一节 县内森林发展概况
第二章 林业第一节 县内森林发展概况 第一节 县内森林发展概况 本县清季以前,森林面积占百分之八十五以上。以现有总面积 6 765平方公里(676 500公顷)范围计算, 其中红松、云、冷杉、杨、柞、椴、水曲柳、胡桃楸等乔木,占百分之九十一。柳丛、榛丛、胡枝子、...
第二节 森林经营
第二节 森林经营 第二节 森林经营 为经营与开发完达山东北支脉那丹哈达拉岭林区森林资源,早在1956年,由牡丹江森林经营局派以赫江海为领队,前来本县建立石场、永幸二森林经营所。石场经营所由赫江海任所长,永幸经营所由吕歧山任所长。每所干部、工人十余名。以管护南...
第三节 采运方法
第三节 采运方法 第三节 采运方法 五十年代以前,本县采伐方式,除同龄山杨林采取块状皆伐外,余一律实行间伐。即所谓“拔大毛”。1956年以还,黑龙江省颁布之《抚育伐规程》,规定抚育伐,块状皆伐不得超过兰公顷,中间保留防风蔽光林带10~15米,或作母树用,带状皆伐...
«
1
2
...
8567
8568
8569
8570
8571
8572
8573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