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五节 江河鱼区水域之划分
第五节 江河鱼区水域之划分 第五节 江河鱼区水域之划分 本县江河湖沼,原无主属,任所捕捞。唯挠力河各道定置渔梁子,略有划分,规定梁箔以上水面及梁箔以下二华里以内,属于该梁区所有。二里以下,归属下一道梁子所管,不准越界捕捞。乌苏里江捕捞大吗哈鱼,建县初期,船只较少,...
章下序
卷十 产业(下)第一章 粮食章下序 本县建县之初,以种植鸦片为主要,地产粮谷不敷县内之需。自清以迄民国时期,无粮谷管理机构,县内所产粮米、豆油,均由商号经营,玉米等粗粮,农民多自相互市。每年自富锦等县运入之面粉,亦经商号买卖。伪满洲国初期, 粮谷仍归商号经营。 至伪康德六年四月颁《粮谷管理法》,...
第一节 仓储
第一节 仓储 第一节 仓 储 兹将本县粮食仓储机构建始及规模储量摘记如下: 一、饶河粮库,初建于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土改后,当时为县财粮科所属之简易仓库。1956年正式建立粮库,机构范围扩大, 1971年迁至现址。计有面积五万平方米,仓储量8 50...
第二节 粮食加工
第二节 粮食加工 第二节 粮食加工 本县建县之初,粮食大部靠外进,主要为面粉。本县加工者,唯稻米、玉米、豆油等,水稻加工,农村靠石碾磨制,日产量为200~300斤,少数靠木碓臼舂米,玉米靠石磨磨制面粉或碴子,日加工能量为 150斤。麦粉加工,农村亦赖石磨磨制。官吏...
第三节 粮食收购
第三节 粮食收购 第三节 粮食收购 本县粮食征购工作,自土地改革后始,以征粮为主,年征粮总数为600~800吨,因丰歉减免无定,年各不一。于征粮之外,以市价收购水稻500~600吨,大豆100~200吨。水稻主要用于磨米外销,大豆加工豆油,除自用外,亦向外地运销。...
第四节 县粮食局及所属机构
第四节 县粮食局及所属机构 第四节 县粮食局及所属机构 县内粮食局机构,为县人民政府粮食收购销售调运及执行国家粮食政策之职能部门,又是经营粮食之企业,其所属组织机构如下。 附属单位计有: 一、运输股下之汽车队,共有汽车14台,年运输量2~2.3万吨,利润7~8万元...
章下序
第二章 工业章下序 自清宣统元年建县始,下迄民国三十七年(1948)土地改革时,共四十年间,全县工业,仅有五家铁匠炉(县城三处,小佳河、东安镇各一处),二处砖窑,三小炉匠,一户银匠,一印刷厂,二处烧锅(县城、东安各一处),三处自铁铺,一皮铺,二处爬犁铺,一家酱醋铺,八家油坊(县城一处机器油坊,余均...
第一节 工业系统
第一节 工业系统 第一节 工业系统 兹将县内工业系统所属工厂发展始末、生产规模、产品数量、经济效益等,分别列述如下: 一、机械厂 1966年,由电厂副场长包云德协同集贤县调入之吕子臣、杨秀君三人共同负责,吸收本地原铁木厂工人共10余人组合成立县机械厂,初以修...
第二节 二轻(手工业)系统
第二节 二轻(手工业)系统 第二节 二轻(手工业)系统 一、被服加工 本县被服制做加工始自民国十年(1921年),先后于县城挠力口(今东安)及团山子(今饶河)。小佳气河等地建有三户私人成衣铺。至民国二十年增加至五处,伪满康德七年(1940年),全县私人开办之成衣局...
第一节 简述
第三章 交通第一节 简述 第一节 简 述 本县交通向以乌苏里江及挠力河水道舟船联通各地。冬则以雪撬出入,清季以前,靠木舟或帆船往来,上溯达兴凯湖、密山,麦伦河(穆棱河)等地。跨江东至毕歆(今毕金河口)越锡赫特山可达海滨,北去可至伯力,下至特林(今苏联蒂尔...
第二节 公路建始年月及里程
第二节 公路建始年月及里程 第二节 公路建始年月及里程 本县公路,分国路、地方公路、乡间公路、林区公路、农场公路五种,总计长度为1 567.5公里。其中国路252公里,地方公路144公里,乡间公路188.5公里,林区公路 262.4公里。(不包括采运岔线),农场公路7...
第三节 公路养护
第三节 公路养护 第三节 公路养护 为保持公路畅通,稳定持续使用,自1965年始,县交通科属下建养路段,为护路养路、维修桥梁等交通事宜之事业单位。按各路线长短,分设若干道班,各分管若干里程,终年负责铺路垫路,修补桥涵等业务。林区公路,由东方红林业局系统设置养路道班。农...
第四节 道里记
第四节 道里记 第四节 道里记 查地域相连之遐迩,来去里程之远近,尤为世所必知,商旅之所必晓。仅依考据,对本县县城至京师,省城,专署所在地(市)、相临备县及县内主要乡镇之里程著录如下。主干线以外村屯之间距离,卷二已有记述,国营农场村屯相距,各农场志均有志记,本章即...
第五节 津梁
第五节 津梁 第五节 津 梁 清末民国以还,本县始有津梁,然其构也简,横木为桥,刳木为舟,以引行渡。艄渡者,唯西风嘴子、挠力河口、大带河口处有之。自架桥之后,艄渡乃废。伪康德五年(1938)首筑大带河桥,随着公路之连通,沟洫之上,多架木桥,经三五年则朽,不耐久...
第六节 车辆运输
第六节 车辆运输 第六节 车辆运输 本世纪初,县内无公路建设,唯冬季通行越野雪橇,以牛马引或犬引。用以载人载物。随着居民村落之布设,人畜往来,践久成蹊,渐成荒道(较宽的道,无路边沟)。旱季往来可通行二轮或四轮马铁车(见卷三。器用)。至民国十五年以降,人口较集中之...
«
1
2
...
8570
8571
8572
8573
8574
8575
8576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