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二章 森林防火
第二章 森林防火 伊春林区开发初期,在林务分局(所)内设立专职人员,负责管理林政与森林防火工作。1949年,松江省人民政府发布的《松江省防火护林暂行办法》规定,在林区县设立县防火委员会,县长为主任委员,公安局长、林务局长及其他有关部门负责人任委员。在林区各区设立防火委员会,设委员3~4名,区长为主...
第一节 防火经费与设施
第一节 防火经费与设施 50年代初,林区森林防火经费根据松江省政府《防火护林暂行办法》第25条关于“各级防火组织之经费,由当地林务局之经费内拨出之”的规定,由南岔林务分局负责支拨。伊春县成立后,先由政府林业科,后由森林经营局或林业管理局在森林保护经费内列项拨给。1964年政企合一后,所需费用按全年...
第二节 防扑设备与队伍
第二节 防扑设备与队伍 1979年前,伊春市森林扑火工具主要是桦树条子加镰刀。通讯设备相当落后,为数不多的运输车辆无力更新,不能保证使用。森林防火工作一直处于“耳聋、眼花、腿短”的落后状况,往往有火即成灾。 1981年,“四网、三化”建设在全林区开始后,各单位购置了现代化防火机具设备。伊春市还研...
第三节 防火经验
第三节 防火经验 80年代前,伊春林区一旦发生较大森林火灾,常常是临时动员上千群众和当地驻军上山扑救,由于缺乏扑火经验和必要的训练,扑火效果往往事倍功半,不但森林资源遭到了破坏,也使国家耗费了大量的资财和人力。1972年5月丰林林业局丽林沟和1976年10月友好林业局团结林场经营施业区的两起森林大...
第四节 森林火灾纪略
第四节 森林火灾纪略 1953年前,伊春市对森林火灾情况没有记载。1953~1959年,全市共发生森林火灾43起。其中,重大火灾21起,烧毁森林7597.5公顷。1960~1969年,共发生森林火灾163起。其中重大火灾66起,特大森林火灾10起,烧毁森林269176.9公顷。1970~1979年...
第一章 发展沿革
第十七篇 地方工业第一章 发展沿革 伊春的地方工业始于采金业。伪康德3年(1936)春天,乌云只(嘉荫县乌云乡)商会会长张景臣,组织人到乌拉嘎河上游寻找金矿,在小靰鞡岛(时称小鹿岛)探矿,发现了丰富矿体。因日本关东军封山运不进口粮,采掘不久就放弃了。伪康德6年(1939年)4月,大把头孙成吉(绰号...
第一节 管理体制
第二章 管理第一节 管理体制 1952年前,伊春手工业由汤原县管理,以后,划归伊春县工商业联合会县企业公司管理。1954年,县企业公司改称地方工业科,管理伊春地方工业。1956年后,划归手工业生产合作社联社管理。1958年,相继成立了市第一工业局、第二工业局、冶金机械局、手工业管理局和公社工业管理...
第二节 产业与所有制结构
第二节 产业与所有制结构 50年代,地方工业以食品、酱菜、印刷等轻工业为主;占84.38%。其次是砖、瓦、砂石、机械修配、采金等重工业,占15.62%。 60年代,经过地方工业企业整顿,全市工业企业由原来的290户,关停并转成247户,从业人员为10973人,固定资产5941.1万元,总产值28...
第三节 生产规模与布局
第三节 生产规模与布局 开发初期,伊春的地方工业多为简陋的加工作坊,生产能力低下,较好的产品是菜刀和镰刀。1949年,地方工业总产值仅有228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3.6%。此后,伊春的地方工业随着林区的逐步发展壮大,到1985年,地方工业企业已达140户,实现工业总产值35860.7万元。产品结...
第四节 企业管理
第四节 企业管理 1951年前,本市地方工业因多是个体、手工作坊,完全由业主自行管理与自发的市场调节。1951年后,出现了个体、集体和国营多种形式的地方工业。建筑、饮食、服装、酿造、采掘、木制品等工业最先发展起来。此间,基本是按地方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指令性计划进行生产管理。1977年后,上级指令...
第五节 经济效益
第五节 经济效益 1949年初期,全市地方工业经济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工业基础十分薄弱,设备和厂房简陋,企业规模甚小,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228万元,总效益为亏损。在“一五”期间,经过国民经济恢复和建设,全市地方工业经济开始逐年上升。1955年,完成工业总产值865.6万元,经济效益仍处于低谷。实行“...
第一节 采掘工业
第三章 工业门类第一节 采掘工业 一、铅锌 由西林铅锌矿独家生产。1959年2月成立采选筹备处,7月,省机械冶金厅接管,改名“黑龙江省小西林铅锌矿”。1964年移交有色金属公司。1966年4月,隶属东北有色金属工业管理局,改名为“小西林铅锌矿”。1970年下放到黑龙江省第一工业局。1972年归省...
第二节 钢铁工业
第二节 钢铁工业 一、采矿 1957年9月南岔林业局十四林场的技术员金光珠等5人踏查营林地段。在1号山头(即今415采场),发现有裸露矿石,经专家们复验证实,定为可开采磁铁矿。同年,在五星地区也发现磁铁矿石。1958年,成立了南岔钢铁厂卫星铁矿五星铁矿和翠北铁矿。各炼铁厂采取露天采矿土法炼铁。到...
第三节 农机、锅炉工业
第三节 农机、锅炉工业 一、农机 1960年,市农机厂成立。1961年,市委投资3万元资金在南岔铁路下坡处的塔头地上建伊春市农机厂,因投资少,没全部完工就停建了。1963年,市农机修造厂搬迁到伊春市伊东林业局中修厂,该厂下设两个车间。即机加车间,主要为修理服务;铸造车间,除制造检修用的零配件外...
第四节 化学工业
第四节 化学工业 伊春市化学工业始于1958年。到1985年,全市有铁力县化工厂、浩良河化肥厂、上甘岭活性炭厂、·双子河塑料厂、伊春市橡胶厂、西林化工总厂、友好加工厂等13户化工企业。主要产品有工业酒精、活性炭、尿素、橡胶、硫酸、磷肥等。固定资产原值1111.6万元,定额流动资金为3915.9万元...
«
1
2
...
8953
8954
8955
8956
8957
8958
8959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