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五节 建材工业
第五节 建材工业 1950年,在伊春、五星、南岔、带岭、翠峦等地建有水泥厂、砖厂、瓦厂、白灰厂。1959年,开始生产水泥,使建材产品从低档向高档过渡。1976年,建材工业打破传统生产格局,向新型建材方向发展,出现了林业、交通、乡镇、建设等部门一起上建材的生产形势。到1985年,全市有建材企业183...
第六节 纺织工业
第六节 纺织工业 1976年,伊春市的纺织工业开始起步,到1985年,初步形成独立的工业体系。从最初单一生产纯棉产品结构发展到能生产纯棉、混纺、中长、羊毛衫等4类系列产品,70余个品种。全市共有5户纺织企业。其中全民所有制企业有纺纱厂、棉织厂;集体所有制企业有织布厂、色织厂和针织厂。 纺纱 19...
第七节 医药工业
第七节 医药工业 1972年,伊春林业制药厂建立。到1985年,全市有2个制药厂、1个饮片加工厂和4个人参加工厂。 伊春林业制药厂厂房面积1843平方米,设有提取、前处理、蜜丸、制剂、动力等5个车间,机械设备100台(套),生产药品有芩暴红、脑灵片、刺五加胶囊和五加参茶等。芩暴红片为伊春林业制药...
第八节 食品工业
第八节 食品工业 1952年前,伊春仅有13户个体食品手工业作坊。1952年,成立了伊春食品厂,产品有麻花、烧饼、大果子、糕点、豆腐和酱菜等55个品种。1956年,带岭、友好、美溪、南岔、伊春等地均建立了食品社和酱菜社。1978年以后,市食品工业有了较大的发展,从原来的手工作业发展为半机械化、机械...
第九节 木制品工业
第九节 木制品工业 1949年,伊春只有12户个体木制品手工作坊,流动在各地的木匠57人,产品有斧把、镐把、扳钩把、压角把、锄杠、磨骨头杠、扁担及箱、柜、桌、凳等11个品种。1966年,伊春手工业生产合作社联合社成立,出现了一些木匠铺等手工业合作组织,开始进行有计划生产,产品品种达58种主要产品有...
第十节 印刷工业
第十节 印刷工业 1952年,绥化私营新明印刷社在伊春设立分社,当时只有2台印刷机,从业人员15人;还有1户私营印刷社(东林印刷社),从业人员7人。1953年,成立伊春县印刷厂。1958年,改称伊春市印刷厂。职工由32人增至305人,机器设备由原来的5台增到78台,生产作业机构由3个组(排版组、印...
第十一节 服装鞋帽工业
第十一节 服装鞋帽工业 1949年,伊春有服装鞋帽个体生产者9户,1952年发展为52户。1954年,组成服装生产合作小组1个,1956年,组成服装鞋帽生产合作社15个,1972年,全市有企业24户,年产值786.8万元。1982年,全市有企业27户,年产值1160万元。 1985年,服装鞋帽生...
第十二节 日用杂品工业
第十二节 日用杂品工业 一、火柴 伊春市火柴生产始于1960年,由铁力火柴厂独家生产,主要生产普通火柴。70年代后,增加了高档、中档和亚中档火柴。 普通火柴,分为QB25—60型普通火柴和GB393—80型标准火柴,由制梗、沾药、制盒、装盒等工序组成,主要原料为地产椴木、白杨、青杨和各种化工原...
第一节 厂家
第四章 企业及优质产品第一节 厂家 一、西林铅锌矿 西林铅锌矿位于市区东南41公里处的西林区境内,矿部设在火车站西侧,自零公里(西林)始,至十八公里(坑口)的狭长地带为本矿区域。 铅锌矿矿址是一座中型有色金属矿山,主要产品有铅、锌、银、硫等,其中铅、锌供给沈阳冶炼厂、葫芦岛锌厂;硫产品销往省内...
第二节 优质产品
第二节 优质产品 一、省优质产品 1982年,被评为省优质产品的是铁力制药厂生产的红叶牌刺五加糖衣片。1983年,被评为省优质产品的有铁力制药厂生产的红叶牌北豆根片,西林磷肥厂生产的丰丰牌工业硫酸,南岔缝纫机零件厂生产的双固牌针杆、压紧杆,伊春区旭日电影器材木制品厂生产的丽牌VZ40—3型助音器...
第一节 管理体制
第十八篇 电业第一章 电力管理第一节 管理体制 1950年,伊春电力工业由伊春森林工业管理局经营。1951年12月31日,伊春森管局成立伊春发电所。1955年,发电所合并于伊春林业机械修配厂,为该厂动力车间。1957年7月,伊春发电所合并于翠峦局发电厂。8月1日,森管局决定翠峦森工局发电厂(含伊春...
第二节 职工队伍
第二节 职工队伍 伊春开发初期,伊春县电工大队仅有电工5人。1950~1953年,伊春发电所有职工52名。1957~1960年,伊春林区开始大规模的电力建设,国家每年分配一部分大中专毕业生到电业部门。此外,由国网发电厂请调一部分老技术工人到新建的发电厂。这两部分技术人员约占全市电业职工总数的10%...
第三节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第三节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964年,伊春市电业局成立后,围绕提高林业电网经济效益采取了一些相应的措施。在发电方面充分发挥能源利用率,在发电厂进行设备挖潜改造,将排炉改为煤粉锅炉,改变燃烧方式,降低了煤耗率。同时充分利用大容量机组耗能低的优势,逐渐淘汰、关闭耗能高的小发电厂,林业电网的标准煤耗率由...
第二章 电力建设与发电
第二章 电力建设与发电 伊春的电力工业始于解放前,发展于建国后。国家、省、市通过多种渠道筹集资金,使伊春林业系统的电力工业迅速发展。1985年,全市有发电厂(站)16座,其中火电厂12座、小水电站4座。总装机容量129800千瓦,供电区域面积3500平方公里。伊春林业电力系统电力来源主要靠伊春林业...
第一节 电力建设与生产
第一节 电力建设与生产 1939年,日本侵略者为掠夺木材,在带岭木材加工厂安装1台37.5千瓦发电机,输出电压为110伏,用于小型动力和厂内照明用电。为伊春最早出现的电力工业。1945年,南岔木材厂先后安装2台75千瓦锅驼发电机。1949年,在伊春森林工业管理局锅炉房内安装1台75千瓦锅驼发电机,...
«
1
2
...
8954
8955
8956
8957
8958
8959
8960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