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一节 森林防火
第三章 森林保护第一节 森林防火 1952年至1958年,本区没有专门设置森林防火机构,森林防火工作由林政协理员兼管。1959年至1961年,防火工作由农林科负责。 1959年,组织基于防火队39个,防火队员9630人,并设护林岗哨14处。同年,打森林防火线21万平方米,国铁...
第二节 风景林保护
第二节 风景林保护 1981年,为加强对森林的保护,把伊春南北两山的森林划为风景林保护区。 风景林保护区为禁猎禁伐区,严禁一切单位、集体和个人私自入山进行狩猎、采伐、采石以及其它有损于森林资源的活动。同时,对风景林中的人工幼林和成林,坚持经...
第一节 土地开发利用
第四篇 农业第一章 农业发展综述第一节 土地开发利用 1951年前,只有零星小块土地为当地居民自行开垦耕种,大片可耕地没有得到开发和利用。 1952年,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的个体农户逐渐增多。由于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可耕土地开始得以大面积开发。1954年,已有400...
第二节 管理体制
第二节 管理体制 1949年至1953年,农业为个体经济,农业耕地由个体农业户经营,土地自行开发利用,经营自主,不受限制。 1954年春,部分个体农户组织起农业互助组,生产形式发生了变化,但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没有变。 1955年,东...
第三节 农业技术
第三节 农业技术 伊春区的土地耕种,沿用传统的轮作制度,避免重茬和迎茬。每年春、秋两手翻地,疏松土壤。伊春区农业用地黑土层较薄,土地翻耕较浅,以保护适应各种农作物生长的土壤结构。 作物栽培。大田作物采用直接播种的方法,一般进行两铲两趟,或...
第四节 生产工具
第四节 生产工具 伊春区的农业生产,在较长的时间内一直沿用旧式农具从事田间劳动。尤其是1958年前,土地分散,不宜使用农业机械,从翻地、播种、耙耢、产趟、直到收割,一律使用旧式农具。旧农具主要为铁锄、牛心镐、镰刀、点葫芦、畜力犁、畜力耙、木滚、耕...
第五节 农田水利
第五节 农田水利 70年代末,伊春区农业初步形成水利灌溉网络。全区农田有自流灌溉渠道3处,分布在对山农场、东升第一农业生产队等地,灌溉渠道长3700米,灌溉面积470亩;抽水站19处,水源引自山谷小河和泡塔,水渠长2500米,灌溉面积2540亩;机...
第六节 粪肥管理使用
第六节 粪肥管理使用 农家肥为伊春区农业使用的主要肥料。1974年以前,农业生产很少使用化肥。1975年后,使用化肥数量开始增多。 农家肥的积攒和使用,沿用旧有的方式方法。农业场社普遍设有积肥队,坚持常年积攒粪肥。对积攒的粪肥,要经过腐熟、晒干...
第一节 农业生产
第二章 农业经济第一节 农业生产 伊春区农业以生产蔬菜为主,为城市服务。大田农作物较少,主要用以生产牲畜饲料,共种植少量经济作物。大田农作物以小麦、大豆、谷子为主。1980年后,试种瓜类获得成功,但因气温和湿度的影响,种植面积不稳定。蔬菜分为春菜、夏菜、秋菜三大类。主要品种有春白菜、春菠菜...
第二节 多种经营
第二节 多种经营 伊春区农业多种经营以养殖业和种植业为主。“文化大革命”前,称多种经营为副业生产。 1954年农业合作化后,直至1966年“文化大革命”前,本区副业生产有猪禽饲养业、养蜂业和冬季农闲季节集体组织的运输业以及清林生产。1959年,本区首次人工养鱼试验成功,年养鱼86万尾。...
第三节 乡镇企业
第三节 乡镇企业 1978年,伊春区开始对农业场社以及街道农业生产队自办的企业,实行统一管理。统一管理初期,称为社队企业,由伊春区计划委员会设专人负责。 1980年,社队企业管理从计委分出,正式成立社队企业管理科。同年,全区社队企业共有5个行业,...
第一节 东升乡
第三章 蔬菜生产基地第一节 东升乡 东升乡总人口4800入,其中农业户214户,农业人口950人,农业劳力477人。 东升乡总耕地面积6915亩。农业机械61台,其中大、中型农机具8台,小型农机具42台,机引农机具11台。役畜中,耕牛41头,骡、马、驴36匹。 东升乡是伊春区重...
第二节 红光农场
第二节 红光农场 1972年,红光农场由乌敏河林业局移交给伊春区。红光农场位于乌马河区境内东部,移交给伊春区后,农业用地由伊春区管理。 红光农场是全民所有制农业企业。1985年,实有耕地面积2449亩,大中型农机具6台,小型农机具45台,机引机械30...
第三节 对山农场
第三节 对山农场 1977年1月,对山农场由友好林业局移交伊春区。 对山农场是全民所有制农业企业,有耕地面积3873亩。1985年,有职工和青年621人。全场有大、中型农机具7台,小型农机具40台,机引农机具36台。耕畜中役马27匹,役牛...
第一节 发展沿革
第五篇 工业第一章 工业管理第一节 发展沿革 1946年,本地只有两家个体手工业户,一家修理钟表,另一家为加工生产酱菜的宏大酱园。1947年,个体手工业户增加到6家。1948年,增加到9家。个体工业的生产方式,均为简单的手工操作,从业人员一般为1至2人。 1949年,本...
«
1
2
...
11715
11716
11717
11718
11719
11720
11721
...
17821
17822
»